南充市民俗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南充市;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正文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并传承至今的文化形态。它不仅记录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无论是在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方面,民俗文化都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俗文化是民族传统和历史的传承,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基所在。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于民俗文化的研究成果,大多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民俗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民俗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民俗文化等方面。其中关于民俗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研究较多,但大多都是以高校为切入点来研究;关于如何利用民俗资源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也不少,但大多都是以高校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关于如何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方面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将南充市民俗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南充市这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城市,而且也能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作为培养社会需要人才、促进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重要力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在新形势下如何应对新问题、新挑战、新考验成为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将以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例来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
一、南充市民俗文化的概述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的中部,地处四川盆地东北边缘,是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南充市自古以来就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南充市民俗文化逐渐形成并发展至今。南充市民俗文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民俗文化,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二是精神民俗文化,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从南充市民俗文化的内涵来看,其主要包括了物质民俗文化、精神民俗文化两个方面。
物质民俗文化。从物质层面来看,南充市民俗文化主要包括了饮食、服饰、居住、建筑、交通工具等方面。如在饮食方面,南充市有着丰富的饮食传统,其主要包括了火锅、抄手等;在服饰方面,南充市的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建筑方面,南充市有着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建筑——西充文庙。从精神层面来看,南充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其以悠久历史和独特地理位置著称于世。如在交通工具方面,南充市是四川境内唯一一个拥有四大交通工具——火车、汽车、轮船和飞机的城市。在南充市地区生活着近百万人民群众,他们创造了独具魅力的文化特色。
从精神层面来看,南充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优势。如在历史上是政权中心之一;又如在地理位置上,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中心地带与青藏高原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这些优势使得南充市人能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来接纳外来文化;又如在生产生活方面,南充市拥有着大量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如在风俗习惯方面有竹帘画、川北灯戏等;在生活方面有民间舞蹈和民间音乐;在发祥地方面有三国文化和春节文化等。
二、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往往只重视课堂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情感共鸣。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而不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活动主体地位难以凸显,导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少之又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适当地融入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
南充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如果将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时,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向学生传递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的内涵和价值。
(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往往采用灌输式教育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内涵深刻。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将南充市民俗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将南充市民俗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相结合,能够使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汲取南充市民俗文化中的精华,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大学生能够深刻领悟南充市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提升其实效性,必须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实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体验和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有助于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生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蕴藏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精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融入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能够有效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民俗文化资源是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内涵,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当前南充市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南充市高校缺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致使部分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从目前南充市高校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但是并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整个课程体系当中,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另外,当前南充市高校虽然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课,但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本身不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同时还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
南充市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由于南充市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尤其是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的背景下,使得当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这就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对南充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部分南充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往往是“一哄而上”、“一刀切”,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收到预期效果,还会导致大学生对高校产生抵触情绪。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在面对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时缺乏理性思考。由于部分大学生存在价值取向多元化、功利化、实用化等错误价值观,因此他们在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时往往缺乏理性思考和分析能力,很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比如在面对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不公平现象时,部分大学生就会产生质疑社会公正、心理失衡等问题。因此,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应该承担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任。
四、利用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决定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和实效性。它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充分挖掘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积极探索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是新形势下南充市高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根本遵循,充分利用好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育人等原则,探索将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和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将南充市民俗文化融入课堂教学
在高校课堂教学中融入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的讲授、讲解、示范等,让学生了解南充市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使学生加深对南充市民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将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可以融入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的相关内容,如南充市地方戏曲、川北评书、川北灯戏、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等;在专业课中可以利用地方课程的优势,将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在实践课上也可以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如以川北评书为主题的学生社团活动、以川北灯戏为主题的戏剧表演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学校广播、校园网开辟专栏等形式进行宣传,扩大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的影响力。
(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运用南充市民俗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途径。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运用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将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既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又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南充市高校可以利用当地民俗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如开展“弘扬民俗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主题系列活动、“传承中华文明、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主题实践活动等。同时,利用好地方传统节日开展“中国梦”“爱我中华”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民俗节庆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结语
民俗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于大学生这一主体,从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出发,将各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将文化育人作为重点。将民俗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且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一方面,通过民俗文化资源可以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通过民俗文化资源可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南充市高校应充分挖掘南充市民俗文化资源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去,提高大学生对南充市民俗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课题项目:
2023年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科研项目:南充市民俗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号:CSZ23134);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 2023 年度规划课题(学校发展类)科研项目:南充市民俗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号:CANFZG23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