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视角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3R”模式构建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云凤 董丽娟

成都市新都区汉城小学校

摘要

新课标对于,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相较过去更加细致和明确,对于综合素质的评价要求、评价标准、评价原则都有了纲领性的指导。综合素质评价也成了我国目前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综合素质评价出现了被简单化处理的现象,为了使评价更加完善,我校构建了班主任视角下小学生评价的“3R”模式,即“写实、交流、反思”三个核心要素。依据教学实践,融入到学生的日常中来,并且在实践中进行优化,实现常态化实施,融入班主任教学工作中,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班主任 3R模式 综合素质 评价

正文


我校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强调小学生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主体性,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班主任们在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认识到对学生的评价要关注全面,通过前期的访谈和问卷,发现在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3R”模式的建构依据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我校依据《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结合前期调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目的单一,以成绩作为素质评价的“指挥棒”;实施过程过于简单,将素质评价简单的分为评等级、写评语或者是简单的填表格;将素质评价等同于学生整理成长记录册等问题,在学校原有的综合素质评价方式的基础之上,通过大量的文献积累以及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构建了班主任视角下小学生评价的“3R”模式

“3R”即“写实(Record)、交流(Response)、反思(Reflect)”三个核心要素。操作的流程为:写实记录——展示交流——总结反思。“3R”综合素质评价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突出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多个评价主体的综合和协调。

“写实记录”即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大方面进行记录,是“3R”模式构建的基础。“展示交流”是“3R”模式过程性评价的关键性体现,展示交流一方面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和互相学习,另一方面又关注多个评价主体间的互相监督。“感悟反思”是“3R”模式中保障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核心,是指学生内在的自我反省,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

写实记录、展示交流、总结反思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存在着内在深化的联系,不能简单的割裂。写实记录、展示交流、总结反思都是“3R”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交流的内容源于写实,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思维上的碰撞就会引发学生的反思,当然,在写实的过程中,反思也无处不在,任何一个步骤的缺失都会导致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不完整,所以教师一定要将这三者融汇贯通于学生的发展中。

二、3R”模式的构建实施

3R”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梳理出了如下流程:写实记录——展示交流——总结反思,为了使操作更加具有指向性,设计了以下操作的步骤:

图片1.png 

(一)写实记录

“3R”模式中,写实记录是核心,“综合素质评价面向全体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和学习过程,必然尊重教育过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因而是真实的、过程性评价”,包括了事实记录和感悟记录两个方面。

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设计多种形式的班级活动来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他们积极地参与进班级的各项活动中来,详细记录活动的参与状况和自己的参与体验,在写实记录中,班主任要尽可能完善需要记载的内容:时间、地点、姓名、所承担的任务、本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同时学生可以自行附照片、文字等佐证材料,尤其在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设计了专门的表格,使学生的综合评价实现量化。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爱好等进行自主选择、自主规划、自我反思,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能力、反思能力的全面发展。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他们的成长记录册便形成了,在这个成长记录册中,就不仅仅包括学生的作业、成绩单,还包含了学生参与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的感悟、体验、收获,还有学生自身、同学、教师多方面的评价,学生不断充盈自身、丰富自身,在反思和评价中收获成长的喜悦。

综合素质评价与丰富的的课内外活动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的班级活动涉及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内容,以活动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最终综合形成“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素清单:

图片2.png 

(二)展示交流

在过去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过程中,总是忽略了展示交流这一环节,往往在活动中直指目标,忽略了学生是发展的人,很难发掘出孩子们的优势。

我们发现了这一问题,开始重视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对学生的展示交流,因为展示交流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获得自信,提高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够使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我们主要采取四种展示交流的方式:

1.电子版综合素质展示平台

在信息化的时代,充分借力信息技术的力量,在班级微信群中开设“综合素质展示平台”专栏,学生们可以自己拍照上传自己的成果,家长们也有了参与交流的机会,他们在小程序中可以对小朋友们的成果进行点评,互相交流教育心得,取长补短。

自从电子版“综合素质展示平台”在班级中出现,家长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尤其在社会实践活动板块中课外的社会实践活动量明显增加,表达能力和自信心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很多家长也转变了“唯分数至上”的教育观念,更加关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2.定期开展主题班会

每个月进行一次“综合素质展示”主题班会,学生将自己本月的活动记录整理成成长记录册,在这个过程,生生之间进行交流碰撞,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生生互评要在学生汇报之后,由同伴提出期望,比如:

XX同学,你学习很认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你的学科类知识在班级中总是那么丰富,遇到问题你还能够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这一点是需要我学习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学生们的评价总是关注同伴身上的闪光点,在开展主题班会交流之后,孩子们的成长记录手册更加有创造力,在平时的活动中也更愿意表达和分享

教师的点评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既要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又要能够为学生接下来的发展指明方向。比如:

XX同学,你总是那么善良,热爱劳动,有你做班级的劳动委员班级里每天都是窗明几净,对于班级的一切活动,你总是充满了集体荣誉感,是不折不扣的劳动模范,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如果你能够放开自己,再大胆一些,相信你会更加耀眼。

以上的范例是老师的阶段性评价,既肯定了学生的优点,又指出了这一阶段学生在某一方面的不足之处,这样,学生们吸取经验、吸取教训,学会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发的、自主的投入到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3.小组交流展示

在小组展示之前,我已经建立了适应本班的学习小组,小组内部也有各个小组的交流模式,这种方式扩大了交流的范围,每个孩子都有交流展示的机会,也有被点评和点评同伴的机会,小组内同学根据同伴的成果推选出本月表现最突出的孩子进行班级表彰。

4.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制

在我的班级中,班主任、副班主任以及各科教师都负责几个学生,这样就扩大了师生交流的面,解决了班主任一个人无法照顾到全班同学的问题。每位老师擅长的领域不同,学生和老师之间提前“互选”,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实现了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导师制”让我们班的孩子能够“各美其美”,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学生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特长充分发展,每个孩子都有“一技之长”。

(三)感悟反思

古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些警示名言都在告诫我们反思的重要性,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反思是重要的一环,使学生对阶段性的自我的一种内在的思考,是形成内驱力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能力的突破,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在过去,学生很多时候的想法和观念浮于表面,有时候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盲目自大或者过于谦虚的情况屡见不鲜,怎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呢?我们在写实记录表中加入了个人自评栏目,一开始学生的自评也是大而空的,比如:“我认为自己表现的很不错”或者“这次活动我还有很多问题”这样大而空、没有指向性的自我评价,于是我在小组交流、班级展示以及导师指导过程中逐渐引导,帮助学生内化过程,养成复盘的习惯,条分缕析的记录对自己真实的评价。

这个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需要老师付出极大的耐心来引导学生,但是最后,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学生的主动反思、主动思考。

 

三、“3R”模式的实施效果

“3R”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实施以来,学生们身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学生们学会了写实性记录方式,习惯进行日常的反思,对每一次活动都会有新的认识,同时学会了自我反思;

(二)在展示交流中,同学们勇敢的进行自我表达,既增进了同学之间彼此的了解,也促进了生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而老师也能通过成长记录册更加了解学生,从而进行因材施教;

(三)在感悟反思中,学生内心不断的得到丰富和成长,这种反思能力养成之后,会泛化到学生生活的角角落落,这种自省能力将会为他们的未来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力

(四)教师观念和家长的观念都得到了极大地改变,学生多方面的教育力量都意识到,唯分数至上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才能够培养出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先进的教育评价方式,“3R”模式是我们在探索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的一种尝试,以期这种评价方式更好地发挥育人的功能,从而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明,了念金.历史与擅变:普通鳥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十年[J].现代教育管理,2015,(11).

2]王允庆,孙宏安.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再审视[J].中国教育学刊,2013,(4)

3]王振亚.让综合素质评价擴动"唯分论才"困局口].湖南教育(上),2015,(1).

4]李树培.珍视不可测量么物一描述性学生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学位论文,2008.

5]李欣.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维比较硏究[D].上海:华东师范火学博±学位论文,2011.

6]刘伟.教学利益研究一基于主体性发展的追求[D].重庆:西南大学博±巧位论文,201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