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的破解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桢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中云镇龙山学校 江西上饶333209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解决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的有效策略。通过分析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本文提出了一些实用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帮助小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培养数学思维。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策略;技巧

正文


数学是一门既抽象又实用的学科,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小学数学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的数学应用题更是对学生要求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行综合运用。然而,许多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障碍,导致解题效果不佳,甚至出现解题错误。因此,探索有效的解题策略,帮助小学生克服解题障碍,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

(一)问题理解障碍

问题理解障碍是一种在解题过程中常见的困扰小学生的障碍。特别是在数学应用题解题中,问题理解障碍尤为突出。数学应用题作为数学学习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问题理解障碍的存在却使许多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犹如进入了一个迷宫,无法找到正确的出口。问题理解障碍的根源可以追溯到问题表达的不明确性和复杂性。数学应用题往往涉及实际生活中的情境,需要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现实问题相结合。然而,问题描述的不够清晰,有时甚至存在歧义,给学生带来了困惑[1]。比如,一道题目可能含糊地描述了某个问题背景,或者给出了不完整的信息,这就需要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和推理来填补这些空缺,而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项相当困难的任务。除了问题表达的不清晰性,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也是导致问题理解障碍的重要原因。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需要将多个数学概念和方法综合运用,进行推理和计算。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项较高的要求。例如,一道题目可能要求学生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来确定装修房间所需的地板数量,这需要学生不仅要理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而对于那些在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尚不牢固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道巨大的难题。

(二)运算技巧障碍

运算技巧障碍对于小学生解题能力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小学阶段,数学应用题是学生们首次接触到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然而,许多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常遇到运算技巧障碍,导致解题的困难和错误。

首先,运算技巧障碍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初期,对于基本的运算技巧掌握不够熟练,导致在解题过程中无法熟练运用。另一方面,一些小学生在解题时缺乏系统的分析思维能力,无法快速准确地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进而影响了运算技巧的应用。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小学生在解题时缺乏耐心和细心,造成了简单的运算错误,进一步增加了解题的困难度。

其次,运算技巧障碍对小学生解题能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运算技巧障碍使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产生困惑和焦虑的情绪。学生可能会感到挫败和无助,进而影响了解题的积极性和信心。其次,运算技巧的不熟练应用常常导致答案的错误。这不仅会给小学生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错误的解题方法可能会在日后的学习中形成不良习惯,进一步影响了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深度。

(三)策略选择障碍

数学应用题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常遇到的问题。然而,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说,解题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学生常常陷入解题策略选择的障碍中,不知道从何下手,不知道应该选择哪种解题方法。

首先,小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受到思维定势的限制。学生对于解题方法的选择往往停留在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中,习惯性地采用某种解题策略。这种思维定势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灵活性,导致学生无法找到更有效的解题方法。

其次,小学生在解题时缺乏解题策略的意识。学生常常盲目地进行试错,没有清晰的解题思路,也没有系统的解题方法。这导致学生解题效率低下,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外,小学生在解题时缺乏解题经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多种多样,需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然而,由于小学生的学习经验有限,学生对于各种解题方法的掌握程度不高。

最后,小学生在解题时缺乏解题的自信心。学生常常对自己的解题能力不自信,害怕犯错,害怕解题失败。这种消极心态会影响学生的解题表现,导致学生在解题策略选择上犹豫不决,缺乏决断力。

二、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的破解策略

(一)仔细阅读题目

仔细阅读题目,是破解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的关键一环。在解题过程中,不仅需要理解题目的要求,还需要从中抽取出关键信息,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求解。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仔细阅读题目的方法解决数学应用题:

面对一道数学应用题,需要耐心地读题。在阅读题目时,注意每个字、每个数字符号,不能急于下结论。有时候,题目中会设置一些条件、限制或者额外信息,这些都是学生解题的线索和依据。因此,学生要仔细辨析题目中的关键词汇,如共有每个剩余等等,这些都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2]。之后需要将题目从整体拆分成若干小问题,这样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题目的要求。在拆分题目时,可以把题目分成几个部分,然后逐一解决每个部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在解题过程中产生混淆和困惑。在解题过程中,还需要善于利用图表和图像等辅助信息。有时候,题目会附带一些图表或者图像,这些图表往往能直观地展示问题和解题思路。学生可以仔细观察这些图表,把握其中的信息,以便更好地解题。此外,学生在阅读题目时还需要注意题目的条件和限制。一些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可能会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比如只能使用某些数字有特定的规则等等。学生需要把这些限制纳入解题过程中,并据此调整解题思路。最后,做题时要切记核对答案。完成解题后,需要将得到的答案与题目给出的答案进行对比。只有核对答案,才能确保学生的解题过程正确无误。如果有差异,学生还需要仔细检查解题过程,找出并改正错误。通过仔细阅读题目的方法,能够更好地理解题目要求,提取关键信息,并应用合理的解题方法。这样,就能够顺利地破解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解题障碍。因此,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考试中,仔细阅读题目都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必备技巧。

(二)扎实计算基础

扎实计算基础是小学生解题的关键。在面对数学应用题时,许多学生常常陷入解题障碍,无法得出正确答案。然而,通过建立扎实的计算基础,学生们可以更加自信地应对这些挑战,轻松解决问题。要建立扎实的计算基础,首先需要掌握基本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是数学的基石,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这些运算是非常关键的。学生需要熟悉数字的相加、相减、相乘和相除的方式,并且能够在脑海中迅速进行计算。为了培养这种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对数字的探索来提高自己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其次,学生需要掌握适当的计算技巧。在解决应用题时,往往需要对问题进行逻辑思考并运用适当的计算方法[3]。例如,对于较长的运算式,学生可以通过分步计算或者合并同类项来简化问题,减少计算量。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会合理地估算结果,以便更好地判断答案的合理性。除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和计算技巧,学生还应该培养良好的数学直觉。通过刻意观察和练习,学生可以逐渐建立起对数字关系和算术规律的敏感性。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数字的规律,发现某些运算可以简化或者转化成其他形式,从而更快地得出答案。这种数学直觉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解题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除了理论知识,学生还应该通过实践来巩固计算基础。通过参与数学竞赛、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可以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这样的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与同学们进行合作,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进步。最后,培养扎实的计算基础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持不懈。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定期复习所学的知识,并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学生还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三)日常解题练习

首先,要了解日常解题练习的本质。它并不是简单地机械地解决题目,而是需要学生从题目中抽丝剥茧,寻找出不同解题方法的奥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观察和分析,将问题拆解成更小的部分,一步步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这样的练习,既是技能的训练,也是思维的锤炼。

其次,要掌握合适的练习方法。日常解题练习应当有计划、有目标,而不是随意而浮躁。在选择题目时,可以从易到难,逐渐增加难度,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不断解题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渐入佳境。同时,还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考点和典型的题型进行练习,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解题的技巧。而且,练习的题目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关联学生所学的知识点,这样才能够起到巩固和加深记忆的效果。此外,日常解题练习也需要注重方法的灵活运用。解决数学应用题的方法有很多,而且在不同的题型中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应当注意总结和归纳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深入理解每一种解题思路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只有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题目,解题时游刃有余。

最后,要养成日常解题练习的习惯。学习数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每天坚持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因此,家长和老师要共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毅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不怕出错,愿意尝试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勇气。

(四)提炼解题要点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应用题往往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雄关。面对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文字题,学生不禁感到手足无措。然而,当学生学会了如何提炼解题要点的方法,这些问题便不再让学生畏惧。要点的提炼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通常,数学应用题中的信息较为复杂,文章的描述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因此,需要对题目进行仔细分析,将其拆解成更小的部分,以便于抓住问题的核心。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题目中给出的条件、要求以及限制,挖掘出其中隐藏的关系。通过反复思考和总结,可以逐渐找到解题的关键要点。理清思路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在找到解题要点之后,要进行思路的规划与整理。这一步骤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清晰的解题思维框架,使得问题的解决过程更加有条不紊。学生可以尝试将问题归纳成一个个小问题,并思考如何通过已知条件推导出未知结果。之后要进行解题结果的检验与反思。解题不仅仅是一个得出答案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考和学习的过程。在得到答案之后,学生应该对答案进行检验,判断其是否合乎逻辑、符合题目要求。如果答案与预期结果相符,那么学生可以对自己的解题过程感到满意,并通过对题目的解读和总结,深化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相反,如果答案与预期结果不符,那么学生需要进一步检查解题过程中是否存在错误,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也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启示,降低解题的难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研究和分析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培养数学思维,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帮助。同时,我们也需要深入探索更多的解题策略和方法,推动数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促使学生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梁寒.浅析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J].读与写,202115:112-113.

[2]刘明.浅谈小学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J].好日子,202107:177-178.

[3]李青兰.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8:28-30.

[4]蒋黎丽.洞悉关键,剖析本质——分数应用题解题指导策略[J].亚太教育,2015(10)32.
[5]应斐斐.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04)2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