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护理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责任制护理;长期血液透析;临床效果
正文
随着慢性肾衰竭在我国患者人数的日益增多,维持性血液透析已经成为该病晚期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由于尿毒症期患者身体处于病理状态,需要长时间进行血透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是针对临床终末期肾脏患者主要采取的肾脏替代疗法,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延续其生命具有重要意义[1]。频繁透析过程中患者体营养物质大量丢失,再加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饮食行为不规范现象,容易引发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一旦发生,患者容易出现贫血、免疫能力低下、透析性耐受程度下降等情况,并增加机体感染风险,严重甚至引发重大心脑血管类疾病[2]。此外,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也容易发生衰弱,与患者并发症相关。同时,衰弱也易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为此,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责任制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从而保证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3]。为此,我院对40例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分别采用两种护理方案进行深入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40例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作本次研究对象,均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于本院进行护理,且入院时间均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之间。各项资料如表1所示,资料无差异P>0.05。
表1患者各项资料(n=20,例)
组别 | 性别(%) | 平均年龄(岁) | |
男 | 女 | ||
参照组 | 12(60.00) | 8(40.00) | 50.08±4.67 |
试验组 | 13(65.00) | 7(35.00) | 50.51±4.69 |
χ2/t值 | 0.107 | 0.291 | |
P值 | 0.744 | 0.773 |
纳入标准:(1)均符合《终末期糖尿病肾脏病肾替代治疗的中国指南》[4]中终末期肾病诊断标准;(2)均符合长期维持血液透析适应证;(3)均知情同意并签字;(4)年龄在35-65岁之间。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者;(2)凝血功能障碍;(4)配合度较差或中途离开研究者。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固定的透析排班、标准化的护理流程和常规的患者教育。
试验组采用责任制护理:
(1)成立责任制护理小组:指定1名责任护士负责床位患者,与床位上相对应的主治医生组成医护团队,共同合作。护士长根据患者病情、床位护士的职称及能力等,分出2~3个责任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均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各安排1名小组长,每组由1名小组长负责。组长负责5~6名病人,对组员负责的病床进行分配,在明确病人病情的同时,根据病人的症状进行有效的调度。
(2)个性化评估和护理计划:每位实验组患者在入组后都会接受个性化评估,以了解其身体状况、医疗历史、生活方式以及心理健康情况。基于评估结果,护理团队会制定出针对每位患者的个性化护理计划。这个计划涵盖了透析治疗方案、饮食指导、药物管理,以及心理支持方面的内容。
(3)沟通与协调:护理团队与患者之间建立密切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定期的沟通会议和个人会谈被安排,以便患者能够与护理团队交流治疗进展、需求和关注事项。护理团队根据患者的反馈和需求进行相应调整,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教育。
(4)保证护理质量:护士长负责对病人的工作情况进行观察监督,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病人提供更加专业全面的护理,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积极参加医生查房、病例讨论等活动。积极开展业务学习,积极完成病人的基础护理工作,在护士长和小组长的带领下,进一步完善当前护理方案。严格按护理核心制度实施护理,避免护理事故发生,自我理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5)确定护理成效:由护士长定期评估护理成效,利用科室自制的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在搜集到的资料基础上,对当前的护理质量进行了评估,使护士们的护理成果更加清晰,并分析了其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钙磷代谢水平(血磷、血钙和钙磷乘积)进行比较。
(2)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分值越大表示患者恢复情况越佳[5]。
(3)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评分(Newcastlesatisfactionwithnursingscales,NSNS),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6]。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表示计数资料,行х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有差异。
2结果
2.1钙磷代谢水平
试验组的血磷、血钙和钙磷乘积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钙磷代谢水平(±S)
组别 | n | 血磷(mmol/L) | 血钙(mmol/L) | 钙磷乘积(mmol/L) |
参照组 | 20 | 1.97±0.63 | 2.59±0.41 | 56.83±5.07 |
试验组 | 20 | 1.42±0.46 | 2.01±0.29 | 43.64±2.82 |
t值 | - | 3.153 | 5.165 | 10.168 |
P值 | - | 0.003 | <0.001 | <0.001 |
2.2生活自理能力
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自理能力比较,P>0.05,试验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生活自理能力(±S)
组别 | n | Barthel指数(分)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参照组 | 20 | 45.31±4.78 | 69.31±3.58 |
试验组 | 20 | 45.29±4.76 | 88.27±4.39 |
t值 | - | 0.013 | 14.969 |
P值 | - | 0.989 | <0.001 |
2.3满意度
试验组的总满意度占比为95.00%,较参照组70.00%明显更高,P<0.05,见表4:
表4 满意度[n(%)]
组别 | n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参照组 | 20 | 8 | 6 | 6 | 14(70.00) |
试验组 | 20 | 11 | 8 | 1 | 19(95.00) |
χ2值 | - | - | - | - | 4.329 |
P值 | - | - | - | - | 0.037 |
3讨论
终末期肾病以老年人居多,且多伴有各种慢性病,使其护理工作更加困难。在血透过程中,病人容易发生低血压、低血糖等并发症,对病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提高护理的质量,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从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护理。同时,病人的精神状况也和护理结果有着很大的关系,实行责任制的护理能使病人的心理状况得到很好的提高,从而提高了病人的治疗信心[7]。在发生并发症之前,责任护士就应该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弄清病人当前的心理问题,对病人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做好病人的家属的工作,保障了医患关系,确保护理顺利进行。责任制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转变传统观念,认真学习相关内容,有助于减少血液透析衰弱,提升患者生活能力[8]。
实行责任制护理,既能给病人带来更多的专业化、优质的服务,又要求护士具备较强的规划工作能力,能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并协助病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实行责任制护理可以促进护士的发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与护士的各种素质相结合,对其进行综合评价。采用责任制护理加强培训和考核,有利于护理人员强化自身,提升职业素质,为患者提供更安全、优质、规范、专业的护理服务,提升生活能力[9]。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血磷、血钙和钙磷乘积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分析原因是以下几个方面:①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血磷、血钙的危害及重要性,从而积极配合治疗。②护理人员可以密切观察患者饮食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摄入过多的磷,及时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从而有助于降低钙磷代谢紊乱的风险。③责任制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病情监测,包括生命体征、生化指标等,如有异常可以及时处理,有助于维持钙磷代谢的平衡。④责任制护理还可以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如透析护理、心理护理等,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0]。且试验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优于参照组,P<0.05,分析原因是①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病情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如营养不良、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从而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②责任制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训练指导,如肌肉锻炼、关节活动、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③责任制护理还可以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11]。还有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满意度高于参照,P<0.05,分析原因是责①责任制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根据患者的病情、需求和偏好,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从而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②责任制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如治疗过程、注意事项、饮食调理等,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认知和理解,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任和配合度。③责任制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克服治疗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和压力,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④责任制护理还可以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2]。
综上所述,责任制护理对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有着明显价值,不仅可以改善钙磷代谢水平,还可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采纳。
参考文献
[1] 包越琴,罗玲,雷延兰.责任制整体护理联合木瓜酒湿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32):3635-3639.
[2] 朱玉辉,秦喜,张小萍.责任制护理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4):144-146.
[3]阳美芬,朱惠,郭秀静,等.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饮食管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8,35(5):391-393.
[4]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终末期糖尿病肾脏病肾替代治疗的中国指南[J].中华肾脏病杂志,2022,38(1):62-75.
[5]任丽娟.责任制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1):4012-4013.
[6]胡月,肖晓琴,许虹.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9):32-35.
[7]姜凌燕,翁丽娜,蒋轶波.延续性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2(14):2025-2028.
[8]姚静,付媛媛.基于"陪伴者计划"的医院-家庭联动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护技能、心理应激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7):1333-1336.
[9]李玉平,孟欣,户俊凯,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筛查与评估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3,29(21):2879-2885.
[10]韦文颖,徐文珠,陈婷婷.医院-社区-家庭跟进式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2):360-364.
[11]夏青,杨俊雅,杨亮,等.延续护理服务对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效果[J].河北医药,2023,45(9):1427-1430.
[12]谢葵欢,赖小惠,张少君,等.血管通路专科护理团队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4):108-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