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肿块型乳腺病变超声诊断新进展
摘要
关键词
非肿块型乳腺病变;超声;新进展
正文
引言
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是除肿块以外的其他形式乳腺异常,主要有结节、囊肿、乳腺增生、炎症性病变等,其中很多病灶不容易自行触摸发现,因此超声诊断对其发现和评估意义非常明确[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在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方面取得新进展,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依据。通过超声可以观察到病变的形态特征、边界清晰度、内部回声等,获取到相关信息,对病变进行相应的判断,为医师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一、非肿块型乳腺病变的主要超声表现
(一)低回声区
低回声区在乳腺超声的表现上有参考价值,低回声区表现为区域内回声明显低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主要原因是囊实性肿块、实性肿块、乳腺炎等。对低回声区超声表现来说,多存在血流信号,所以在发现低回声区时,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影像学检查,对其做出进一步的判断[2]。
(二)钙化
乳腺钙化是乳腺组织内钙盐的沉积,在图像的表现上多为点状、线状或斑块状强回声,特征比较明显,在超声图像分析发现钙化表现,则需要结合临床资料和其他影像学检查做出综合分析,明确病变的性质。
(三)结构紊乱
结构紊乱的超声图像表现为乳腺组织内结构紊乱、不规则、破坏或错位,对结构紊乱超声表现来说,是乳腺病变的常见表现形式,多出现在乳腺纤维腺瘤中,尤其是恶性肿瘤。超声图像分析,结构紊乱呈现出不规则形状、毛刺状轮廓、内部回声不均匀等特征[3]。所以在乳腺超声图上发现结构紊乱表现,需要高度警惕,可能存在恶性病变,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和判断。
二、超声诊断新进展
(一)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是无创、无放射线的成像技术,诊断和鉴别乳腺病变中有优势,超声造影检查后,可以获取到病灶的血流动态等相关信息,对非肿块型乳腺病变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在近些年我国超声造影剂在改进,成像设备也在升级,所以在乳腺病变等很多疾病诊断中,得到关注[4]。在诊断中,超声造影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都为临床诊断提供支持,成为非肿块型乳腺病变诊断的重要辅助方法。
(二)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是超声检查的进步,常规乳腺超声成像会受到医师经验以及乳腺组织均匀程度的影响,这也是导致误判的主要原因。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的应用,可以扩大乳腺组织的扫描范围,获取到高分辨率的三维图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并且通过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可以对操作流程进行完善和优化,规避操作者技术水平对诊断结果的影响,让医生对乳腺异常情况的分析更为全面、准确。
(三)光声成像技术
光声成像技术是利用激光光源激发组织产生光声效应,检测组织对光声信号会产生不同的响应,结合其差异实现成像。该技术比较常规超声技术来说,分辨率更高,并且可以多模态成像,对病灶可以进行更为准确的判断。光声成像技术可以获取到血管和微血管分布情况,对非肿块型病变进行分析,为乳腺超声的诊断提供更多选择。并且可以给医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提升诊断准确性。
(四)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是建立在超声技术基础上的新型成像技术,测量组织的剪切波速度和组织的弹性模量,获取到组织的硬度和变形情况。在诊断乳腺病变中,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以提供组织的硬度和异常情况相关信息,医生将其作为依据进行判断,在诊断非肿块型病变中意义更明确[6]。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比较常规超声技术,可以更为客观对组织的硬度进行评价和分析,从而获取到更为直观、准确的诊断信息和依据。目前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辅助判断非肿块型乳腺病变中得到关注,为医生提供更多的诊断参考,减少误诊等不良情况的出现。
(五)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活检
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活检属于微创乳腺活检检查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病灶组织进行真空抽吸,获取到组织标本,为病理学检查提供依据。目前该方法在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病变中意义非常明确,在检查后,可以获取到更加准确的病理组织学信息,对病变性质和良恶性做出相应的分析和判断,从而为临床医生的判断提供参考。该方法和常规超声诊断方法比较,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更为突出,所以在临床中应用范围很广,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六)人工智能成像
人工智能在医疗成像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成像在乳腺疾病超声诊断中的应用取得一系列进展。借助一系列智能识别算法,可以对乳腺超声图像的非肿块型病变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钙化灶、囊肿、结节等,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人工智能成像对异常特征可以及时进行识别,辅助医生做出准确判断,并且可以对乳腺超声图像进行智能化分析,生成诊断报告,为医生提供诊断服务。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医学科技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乳腺超声诊断领域也取得突破进展,新技术手段越来越多,获取到更为清晰、全面的组织图像,为医生的临床判断提供依据。本文主要对超声诊断的新技术方法进行简要综述,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相应的资料,为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做出贡献。当然,我们相信,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乳腺病变的诊断将迎来更大的突破,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金堂,陈燕.超声BI-RADS分类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对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J].浙江实用医学, 2023, 28(1):57-60.
[2] 和秋艳,栗玉姣.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乳腺癌与非哺乳期乳腺炎性肿块的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7(23):126-130.
[3] Zhang J , Cai L , Pan X ,et al.Comparison and risk factors analysis of multiple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methods in the evaluation of breast non-mass-like lesions[J].BMC Medical Imaging, 2022, 22(1):11-11.
[4] 冯友红.DWI,ADC联合增强对非肿块型乳腺癌与炎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J].世界复合医学, 2023, 9(6):38-41.
[5] 孙艺宁,陈兰.非肿块型乳腺病变超声诊断新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 2023, 61(1):134-137.
[6] Ying-Yu C , Yi-Chao D , Lei Z ,et al.The kinetic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non-mass breast lesions with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a prospective study[J].The British Journal of Radiology, 2023(1152):1152-1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