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护理中实施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对产房质量控制的影响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丁华

黄岛区人民医院 266400

摘要

目的:探析产房护理中实施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对产房质量控制的影响 。方法:2023年1月~2023年1月,取我院产科产妇146例,随机分组,对照组73例+常规产科管理,观察组73例+助产士分层管理,分析组间影响。结果:观察组各观察指标、护理质量、分娩不良结局、管理不良事件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应用在产科取得了确切效用,分娩不良结局减少,促进分娩,助产士能力提升、护理质量提高,管理不良事件减少。


关键词

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产房质量;护理质量;分娩结局

正文


分娩属生理过程的一种,具特殊性、复杂性,多类因素可对分娩结局、质量产生影响,如产妇精神、心理等[1]。助产士是医疗服务群体,即将助产服务提供给孕产妇的群体,不同于医师、护士等,其具护理产妇、独立接生能力,其技术水准、操作能力可对产妇构成直接影响,如心理、精神等,最终对分娩结局产生影响。于常规管理下,助产士可经接产准备、产程改变关注等手段对分娩做出干预,然常规管理多流于表面,于服务水平提高十分不利。助产士分层管理属管理高效性、科学性、层次性的一种模式,将该模式运用在产房管理中,利于助产士护理综合能力提升,产房质量改善,围产儿、产妇安全得到保证[2]。为了解其具体效用,本文将其给予我院产妇,对比探究了其具体作用,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23年1月~2023年1月,取我院产科产妇146例,随机分组,对照组73例,年龄25~40岁(28.44±1.27)岁,经产妇/初产妇=41/32,;观察组73例,年龄25~38岁(28.49±1.28)岁,经产妇/初产妇=40/33,组间一般资料(P>0.05)。

纳入标准:146例患者均顺产;未见合并症[3]

排除标准:并发症严重者;凝血异常者;患传染性病症者;多多胎妊娠者[4]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管理,围产期医护人员实施产前准备、宣教、产后干预等,结合待产需求等完成助产士分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助产士应掌握助产初级知识、技能、产后干预要点。

观察组-加助产士分层管理,含(1)强化培训助产士:内容涵盖了管理综合能力、抢救能力、应急处理、专科技能、专科知识等,结束培训后,通过考核够,可允其上岗,在沟通上,助产士技巧应强化,以沟通良好技巧缓解产妇负性情绪,强化其心理素质,强化演练助产实际操作,如训练镇痛呼吸、选择体位等。(2)助产管理小组创建:助产士划分小组,设定组长,组长应具较强责任心、丰富助产经验,分层管理中运用管理小组,组长管理助产士,护士长管理组长,分级管理形成。(3)助产士分级授权:于科室实际护理需求结合,以助产士工作的能力、年限、经验等结合,划分等级,各层级职责、内容明确。N1 级:助产工作<3年者。该级别主要职责、内容包含:入院手续办理,入院准备完成;入院宣教,对应标本采集;观察产程,提供对应正确干预;将顺产所需物品准备好,顺产接生时积极配合,记录相关护理。N2 级:有3~5年产房经验者。该级别负责孕期资料收集、记录护理文书;正确判断产程,明确其正常、异常;常用专科仪器使用应熟练,监护胎儿;将接生分娩不同方式所需用品准备好,行顺产接生、缝合会阴侧切。N3 级:工作过5~8年者。负责观察产程,对应人群为妊娠并发症、合并症者,缝合会阴侧切、顺产接生;于产程图结果结合,判断异常产程,确保其正确性,向医生及时报告,便于开展对应处理;对危重产妇实施产程监护,与医生配合治疗;与医生配合检查软产道、缝合阴道裂伤、宫颈裂伤;与医生配合,以复苏窒息新生儿流程行正压给氧、气管插管;产房内专科设备、器械(特殊的)使用应熟练;对各类安全隐患做出正确评估,并使之因素消除,并发症(分娩期)病因明确,并指出处理原则、相关表现。N4 级:工作超8年者。负责落实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监控和评价;对护理工作状况做出分析,并评价工作质量,将改进持续性意见提出;对下级助产士实施指导,包括护理记录书写等;高危妊娠表现、病因、处理原则明确;积极监护,便于及时察觉难产征象,与医生配合接生难产者,掌握缝合会阴Ⅲ度裂伤的操作规程,医生缝合时积极协助;观察护理疑难患者应熟练,迅速判断相关并发症,结合个体情况对应处理;对下级助产士做出指导,充分估计潜在于新生儿、产妇中的并发症,完善对应准备。(4)考核制度设置:为时助产士服务、管理质量提高,医疗纠纷减少,与产科特征、实际结合,考核机制设置。(4)助产士责任增强:助产士态度若较差,批评教育应及时;若业务素养较低,应按时组织学习,技能优化,专业知识提高;若有短板问题存在,应开展专项培训。

1.3观察指标

1)观察指标:含总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

2)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含医患沟通、产房环境、护理态度,质量与分值相关性为正)、助产士护理操作(含会阴裂伤缝合、接产等情况)、专业知识(含新生儿护理、孕期保健、分娩方法等),各项均100分满[5]

3)分娩不良结局:含会阴侧切、宫颈裂伤等。

4)管理不良事件:含输液不良、意外危险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处理,定量、定性资料进行t、χ2检验,各表示%、(`x±s),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指标

组间观察指标(P<0.05),见表1。

1  观察指标(`x±s)

组别

例数

总产程时间(h)

产后2h出血量(ml)

对照组

73

12.72±2.74

207.28±16.80

观察组

73

9.27±2.13

158.28±14.64

t


4.214

6.314

P


<0.05

<0.05

2.2护理质量

组间护理质量(P<0.05),见表2。

2  护理质量(`x±s)

组别

例数

护理满意度

助产士护理操作

助产士专业知识

对照组

73

82.69±2.08

87.36±3.65

84.53±2.29

观察组

73

97.24±1.19

98.12±1.05

96.10±1.24

t


4.614

6.314

5.114

P


<0.05

<0.05

<0.05

2.3分娩不良结局

组间分娩不良结局(P<0.05),见表3。

3  分娩不良结局(例,%)

组别

例数

会阴侧切

宫颈裂伤

新生儿窒息

对照组

73

17(23.29)

15(20.55)

8(10.96)

观察组

73

8(10.96)

1(1.37)

1(1.37)

X2


12.444

16.314

12.811

P


<0.05

<0.05

<0.05

2.4管理不良事件

组间管理不良事件(P<0.05),见表4。

4  管理不良事件(例,%)

组别

例数

输液不良

意外危险

护理缺陷

合计

观察组

73

2(2.74)

3(4.11)

2(2.74)

7(9.59)

对照组

73

5(6.85)

5(6.85)

6(8.22)

16(21.92)

X2





16.551

P





<0.05

3讨论

最近几年,医疗服务观念逐步发生转变,在护理服务上,产妇要求慢慢提高,在保障分娩安全的过程中,护理水平、质量提升尤为关键。分娩期间,助产护理属关键内容,因此,助产士应全程陪伴,指导产程,产房质量提高[6]

助产士是于助产正规学校学习,或具同等能力、可独自护理产妇和接生的护士。在助产护理实行中助产士属关键人物,管理助产士可使助产服务水平、质量提高,因而,强化管理十分必要[7]。医疗现代化服务理念持续完善和优化,在分娩上产妇要求愈发升高,因助产士全程指导、陪伴,由此产妇对其较为认可,且可使产科护理质量提升。但当前管理助产士过于形式化。甚至有对应风险存在,于管理产房质量而言十分不利[8]

分层管理属管理全新的一种模式,可以助产士整体性的素质为依据执行管理,管理更具针对性,利于提高整体性素质,助产工作质量提升[9]。分层管理模式利于有效落实管理机制、目标责任制,将更多便利提供给产房护理,亦可将有效合理策略提供给产妇,助产士主动性提高,安全管理观念增强,利于护理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此外,亦可强化助产士自身责任感、工作质量,不良事件减少[10]

本文结果:观察组总产程用时、2h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更优,即分层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使产程缩短,出血量减少。分娩出血是因分娩时产妇精神紧张太过、恐惧情绪放大等所致。分层管理模式经强化助产士培训,使之沟通技巧提高,借助有效沟通使产妇负性情绪消除,利于出血量减少。经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培训,强化助产操作实际演练,利于助产专业性提高,分娩用时缩短[11]

本文中,观察组发生分娩不良结局的几率较对照组低,提示分层管理利于分娩不良结局减少。除了产前不良要素影响妊娠结局外,产房干预质量与之关系也较为密切,而助产士分层管理的应用可与实际需求结合,则各层级助产士责任、职责明确,助产士分级授权,各级内容、职责明确,确保顺利开展产房工作,妊娠不良结局减少[12]

本文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助产士护理操作、专业知识均较对照组高,即分层管理模式应用在产房,利于护理整体质量的提升。分层管理利于助产士专业素质、技能操作提升,产房护理质量增强,产妇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护理满意度提高。分层管理助产士期间,经分级授权适合方案,明确各层级助产士职责、内容,全面落实产房护理全部工作。在实施方案期间,经考核制度设置、强化助产士认知自身职责,可使授权方案强化,保证有效实施各个环节,亦可强化助产士的工作态度、责任心,提升护理质量[13]

本文中,观察组管理不良事件较对照组少,即分层管理模式的应用利于减少不良管理事件。应分层管理有序展开,各层级职责、任务明确,保证顺利完成分娩,分娩安全性提高,不良事件减少。于王璐[14]文中,取待产妇84例,以管理不同模式分组,对照组42例行常规管理,研究组42例+助产士分层管理,结果:研究组9.52%不良事件,其中1例护理缺陷、2例意外危险、1例输液不良;对照组21.43%不良事件,其中3例护理缺陷、3例意外危险、3例输液不良,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与本文数值高度一致,本文真实性得到验证。

汇总可见,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的应用利于产科护理质量提升,减少分娩不良结局,护理质量提升,不良事件减少,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1] 吕慧敏. 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应用在产妇分娩中对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观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3(5):151-152,155.

[2] 梁静静. 护理风险管理在产房助产过程中的应用对改善母婴结局的价值研究[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21):195-197.

[3] 赵纯. 助产士分层授权管理对会阴侧切率与产房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7):3979-3980.

[4] 黄镪. 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评价[J]. 健康之友,2021(6):166.

[5] 陈石峰. 护理风险管理对产房产后出血的效果及提高产房产后的管理水平分析[J]. 饮食保健,2021(26):227.

[6] 王芳芳,白治爱,季飞飞. 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 母婴世界,2021(11):163.

[7] 刘立红,刘云. 温馨助产联合产房舒适管理在初产妇围产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对产程、舒适度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6):172-174.

[8] 黄青敏,刘丽霞. 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作用分析[J]. 黑龙江中医药,2020,49(5):188-189.

[9] 梁秉伟. 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20,17(6):55-57.

[10] 冯琼. 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评价[J]. 母婴世界,2020(7):193.

[11] 张勤,郭冬梅. 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与研究[J]. 母婴世界,2020(19):162.

[12] 宣凌萍,姜武佳. 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产房高危新生儿院内安全转运中的效果观察[J]. 河北医药,2021,43(24):3838-3840.

[13] 段园园. 助产护理中应用产房舒适管理对初产妇心理、生理舒适度及产程的影响[J]. 罕少疾病杂志,2021,28(3):40,108.

[14] 王璐. 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对产房质量控制及对产妇出血率的影响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2):73-7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