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医院家庭一体化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刘丽容

坪上镇卫生院 广东 揭阳 522000

摘要

目的:对基于"互联网”的医院家庭一体化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患儿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收集患儿基本信息、病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投诉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投诉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互联网医院家庭一体化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模式,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效率、患者满意度并降低投诉率。因此,在基层医院儿科护理中推广使用互联网医院家庭一体化护理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基于"互联网”的医院家庭;一体化护理服务;基层医院;儿科

正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医院家庭一体化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广泛。这种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医院与家庭连接起来,实现两者之间的信息互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1]。通过互联网,医院可与家庭实现信息互通,实时了解病情,为患儿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同时,家庭也可通过互联网获取医院指导,提高护理能力,从而提高医院儿科护理水平。通过这种护理服务,可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因病情变化而频繁往返医院,降低资源浪费。这种护理服务可为患儿提供更便捷的就医体验,减轻家庭心理压力,提高满意度[2]这种服务可加强医患间沟通,使医生能更好了解患儿病情,为患儿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通过这种服务,基层医院可提升儿科领域的服务能力,满足更多患儿的就医需求,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总之,互联网医院在基层医院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护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就医体验及提高护理能力[3]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患儿90例;纳入标准:

(1)患儿经专业医生的确诊,明确病情,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2)无生命危险,无需紧急手术或特殊治疗。(3)家属具备沟通能力,能理解并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4)患者家庭具备护理能力,家属能够承担照顾患者的职责,家庭环境适宜家庭护理。(5)家庭具备互联网接入条件,有可用的电子设备,并具备网络操作能力。(6)患者和家属愿意参与互联网医院家庭一体化护理服务,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7)患者无心理问题,能接受远程治疗和护理模式。(8)愿意并同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遵守互联网医疗相关信息保护规定。排除标准:(1)患者病情危急,需进行手术或特殊治疗,无法在家进行治疗和护理。(2)患者所患疾病无法通过远程诊断和治疗手段进行有效控制,需要面对面的诊疗过程。(3)患者或家属无法进行有效沟通,无法理解并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无法进行信息交流。(4)患者家庭环境不适宜进行家庭护理,如家庭居住条件差、家庭护理设备不齐全等。(5)无互联网接入条件:患者家庭无法提供互联网接入条件,无可用的电子设备,或家属不具备网络操作能力。(6)患者或家属拒绝参与:患者或家属拒绝参与互联网医院家庭一体化护理服务,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将我院儿科护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研究组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医院家庭一体化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服务。

1.2方法

1.2.1 研究组

(1)建立信息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信息平台,用于管理和存档患者

的基本信息、病历、护理计划、健康指导等数据。(2)护理服务预约:患者或家属可以通过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的方式预约医院的护理服务,包括护理咨询、居家护理、康复指导等。(3)护理服务执行:根据预约信息,安排护理人员上门为患者服务。在服务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4)信息反馈与沟通:护理人员在服务结束后,将服务情况、患者病情等信息反馈给医院。医院根据患者反馈的信息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通过信息平台与家属进行沟通。(5)健康监测与指导:通过智能设备(如可穿戴设备、远程监测设备等)对患者的生理指标进行监测,掌握病情变化,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6)持续改进:定期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估,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1.2.2对照组

1)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身体状况进行评估,了解者的健康状况。2)制定护理计划: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性化的护理计划及治疗方案。3)执行护理措施:按照护理计划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4)健康教育: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5)沟通与协调: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护理需求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与其他医护人员、社会工作者等进行协调,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6)护理质量监控:对护理服务的全过程进行监控,保证护理质量。进行满意度调查,收集护理服务效果反馈,不断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及提高护理质量7)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医护人员为其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包括居家护理、复诊时间、药物使用、生活方式调整等方面,确保患者出院后的健康。

1.3 观察指标

(1)患儿的基本信息:包括患儿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疾病严重程度等;(2)护理质量:包括护理操作的准确性、药物管理的合理性、病情观察的全面性等;(3)患者满意度:包括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护理技能等方面;(4)投诉评估:包括患者投诉服务态度差、服务质量差、沟通方式不正确、技术能力不专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t 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如Wicoxa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服务质量和效果以及患儿的满意度调查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如果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可以使用t 检验,否则,可以使用非参数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基本信息对比

   两组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疾病严重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1两组患儿的基本信息对比

基本信息

研究组(n=45)

对照组(n=45)

统计值

P

年龄

7.76±1.14

  7.43±1.10

1.397

0.170

性别(例)



0.410

0.520

男(例)

28

25



女(例)

17

20



疾病类型(例)



0.520

0.771

呼吸系统疾病

17

20



消化系统疾病

19

18



皮肤疾病

9

7



疾病严重程度(例)



0.758

0.685

重度(例)

14

12



中度(例)

15

19



轻度(例)

16

14



 

2.2两组护理质量对比

研究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2两组护理质量对比

护理操作准确性(例)

研究组(n=45)

对照组(n=45)

统计值

P

给药方式

36

24

7.490

0.006

伤口护理

38

27

6.700

0.009

病情监测

43

26

17.950

0.001

药物管理的合理性(例)





正确的配制

39

28

7.070

0.007

给药以及记录药物利用

42

25

16.880

0.001

不良反应

2

5

1.390

0.238

病情观察的全面性(例)





关注身体状况

43

23

22.730

0.001

关注心理状况

39

27

8.180

0.004

关注生活状况

40

15

29.220

0.001

关注患者的舒适度

34

12

13.720

0.001

2.3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3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对比

患者满意度(例)

研究组(n=45)

对照组(n=45)

统计值

P

服务态度(例)



11.908

0.003

非常满意

20

11



一般

22

18



不满意

3

16



沟通能力(例)



7.797

0.020

非常满意

18

12



一般

20

14



不满意

7

19



护理技能



7.764

0.021

非常满意

21

17



一般

19

12



不满意

5

16



2.4两组投诉评估对比

研究组的投诉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4。

4 两组的投诉评估对比

投诉评估

研究组(n=45)

对照组(n=45)

统计值

P

服务态度差

1

6

3.870

0.049

服务质量差

2

8

4.050

0.044

沟通方式不正确

1

7

4.940

0.263

技术能力不专业

2

3

0.210

0.645

2.讨论

互联网的医院-家庭一体化护理服务能够实现医院与家庭之间的实时信息交让护理人员可以准确及时的获取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需求,从而提高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另外,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药物信息和用药指导,确保药物管理的合理性[4]。其次,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护理人员能够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测,提高病情观察的全面性。例如,通过远程监测设备,护理人员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及时根据病情变化,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护理操作准确性、药物管理合理性及病情观察的全面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证明这种优势并不是偶然,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互联网技术在护理服务中的存在了很多优势。我们也注意到,传统护理服务作为长期发展的护理模式,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应将传统护理服务与互联网的护理服务相结合,取长补短,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细致、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同时,护理人员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技术、业务能力,以适应护理服务发展的需求[5]

基于互联网的医院家庭一体化护理服务能够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如线上预约、远程诊断、药品配送等方式。这可以让患者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医院亲自就诊。而传统护理模式主要包括门诊、住院、手术等医疗服务[6]。患者需要亲自到医院接受诊疗服务,患者会浪费时间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基于互联网的医院家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这可以让患者在就诊时更加的省时省力,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互联网护理服务一般比较注重个性化需求,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和喜好,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贴心更专业的医疗服务跟提高医患沟通效率,让患者能够快捷地获得医生的反馈和建议,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互联网医院强调家庭成员参与,能够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赖性,也能让家庭成员更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总之,互联网的医院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一研究结果为医疗机构发展中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建议医疗机构积极推广和应用这种护理服务模式。同时,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详细方案,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7]

   家庭一体化护理服务的护理服务模式能有效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而传统的护理服务则需要耗费患者许多时间与精力,降低了就诊效率,这种服务模式有时候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导致投诉数量高[8]。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投诉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互联网的医院家庭一体化护理服务在降低投诉数量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护理模式。综上所述,家庭一体化护理服务是一种更有效的护理服务模式,能够降低投诉数量,提高患者满意度。这种新型服务模式值得在医疗机构中推广和应用[9]

互联网医院家庭一体化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模式,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效率、患者满意度并降低投诉率。因此,在基层医院儿科护理中推广使用互联网医院家庭一体化护理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庄丛,危文锋,林白浪,等.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服务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22):1721-1726.

[2] 何沛秦,石泽亚,彭希,等. 患儿家长对儿童互联网医院服务感知与需求的质性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3,29(6):750-754.

[3] 潘锋.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J]. 中国医药导报,2023,20(7):4-6.

[4] 周赛,马红丽,阮文珍. 基于信息化构建的静脉安全用药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4):3064-3069.

[5] 韦素雨,黄秋环,王巧娜,等. 基于核心能力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岗前培训模式在网约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J]. 广西医学,2023,45(10):1265-1268,封3.

[6] 谢凤兰,林芳宇,朱偲琪,等. 基于护患安全需求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3,39(3):188-194.

[7] 刘琳,缑元娜,张明星. 基于"互联网+"的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模式在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3,29(36):5010-5014.

[8] 李温荣,耿海梅,王小玲,等. 家庭照顾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态度、体验与需求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2022,29(16):75-7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