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化整体护理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关键词
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精准化整体护理;护理效果
正文
冠心病(CHD)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研究认为可能与血脂异常、遗传病史、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促使冠脉出现粥样硬化,从而导致其冠脉出现阻塞,不利于其心肌供血,导致心肌细胞缺氧而坏死,进而诱发CHD[1]。CHD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患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导致其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升高态势,给我国带来较为沉重的卫生负担[2]。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CASI)是治疗CHD的有效术式,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受到患者群体青睐[3]。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部位患者因对CASI术缺乏充分了解,在围术期存在较多顾虑,增加其心理负担,进而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因此,本研究对接受CASI术治疗的CHD患者实施精准化整体护理,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2年7月~2023年6月,选取在本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CHD患者74例,按照患者住院号单双号,将其随机分为基础组与干预组,各37例。纳入标准:⑴符合CHD诊断标准[4];⑵均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⑶符合手术适应症,均接受CASI术治疗;⑷年龄≥18岁;⑸第一次出现急性发病,发病时间在6h以内;⑹知悉本研究,书面同意参与。排除标准:⑴患者存在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⑵患者存在消化道疾病;⑶患者存在呼吸道疾病;⑷患者同时患有恶性肿瘤;⑸患者存在其他心脏病变;⑹患者配合度不高。基础组:男女比例21:6,年龄52~78(65.22±5.94)岁,病程1~7(3.82±1.49)年;NYHA分级:II级、III级、IV级分别22例、10例、5例。干预组:男女比例22:15,年龄52~79(65.67±6.13)岁,病程1~8(3.91±1.62)年;NYHA分级:II级、III级、IV级分别23例、11例、3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1.2.1 基础组 对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在开展手术前一天,手术护士到病房与患者焦虑,了解其术前各项检查项目的检查结果,分析患者当前心态状况,对患者口头讲述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评估,术中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术后进行常规生命体征监护,对于排尿困难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导尿,并做好饮食护理。
1.2.2 干预组 对患者开展精准化整体护理。⑴术前精准化护理:由于CHD病程较长,在其急性发病之前,患者持续受到疾病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困扰,常会表现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所以在开展手术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具体是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与语言理解能力,向其讲解手术过程、配合技巧、预后等,尽可能减少患者担忧情绪,帮助患者树立积极治疗信念;在手术开展之前,需要指导患者接受各项影像学、生化项目检查,同时针对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重要性,需要向患者详细讲解,并介绍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在检查后,可以大量饮水,从而将造影剂排出体外;术前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选择富含维生素、纤维素并且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证每日摄入充足营养物质,保持每日大便通畅,避免排便过于用力增加心脏负荷;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嘱咐患者在病床上平躺,进行屏气、深呼吸训练,并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动作,帮助患者适应在病床上进行大小便;术前3d遵医嘱进行抗血栓治疗,术前晚上需保证患者充足睡眠,可遵医嘱予以患者镇静剂,手术当日指导患者排空膀胱。⑵术中精准化护理:手术当日在门口热情接待患者,仔细核对基本信息,引导患者进入室内,协助其摆放正确体位,将患者的四肢进行固定,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予以患者吸氧,并进行心电监护,在手术过程中,监护其生命体征指标,观察手术进展,及时准确向医生传递各种器械,在手术过程需要为患者做好保暖工作,避免患者体温大幅度下降。⑶术后精准化护理:在手术结束后,护送患者回到病房,对于患者术后病情变化,需要进行密切观察,避免患者是否在术后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同时观察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情况,穿刺伤口是否有渗血现象,指导患者术后卧床休息4~6h,避免憋尿、排便、咳嗽等活动,为患者制定合理食谱。
1.3 观察指标
1.3.1 恢复时间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恢复时间。
1.3.2 并发症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3.3 生存质量 在手术前后,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对评估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共有5个维度与19个条目,各维度评分转换为百分制计分,评分0~100分,评分越高,生存质量越高[5]。
1.3.4 护理满意度 在患者出院时,采用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该量表共有4个维度与26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分别计分1~5分,总分26~130分,评分越高,满意度越高[6]。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6.0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恢复时间比较
与基础组比较,干预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更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时间比较(,d)
组别 | CCU入住时间 | 拔管时间 | 下床时间 | 住院时间 |
干预组(n=37) 基础组(n=37) t值 P值 | 1.41±0.52 1.83±0.66 3.041 0.003 | 3.44±1.05 4.76±1.60 4.196 <0.001 | 1.57±0.68 1.98±0.72 2.518 0.014 | 10.41±1.47 14.20±2.28 8.498 <0.001 |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与基础组比较,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n(%)]
组别 | 发热 | 胸闷 | 出血 | 心律失常 | 发生率 |
干预组(n=37) 基础组(n=37) χ2值 P值 | 2.70%(1/37) 5.41%(2/37) | 2.70%(1/37) 10.81%(4/37) | 0%(0/37) 2.70%(1/37) | 0%(0/37) 2.70%(1/37) | 5.41%(2/37) 21.62%(8/37) 4.365 0.037 |
2.3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与基础组比较,干预组患者术后SAQ评分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分)
组别 | 时间 | 心绞痛发作情况 | 治疗满意程度 | 躯体活动受限程度 |
干预组 (n=37) 基础组 (n=37) | 手术前 手术后 手术前 手术后 | 66.34±4.79 73.25±6.64αβ 65.45±4.83 69.67±5.15α | 62.52±4.67 71.16±6.42αβ 62.10±4.24 67.51±5.49α | 62.65±4.43 70.43±5.27αβ 62.09±4.17 66.95±4.83α |
续表3
组别 | 时间 | 心绞痛稳定状态 | 疾病认知程度 |
干预组 (n=37) 基础组 (n=37) | 手术前 手术后 手术前 手术后 | 62.13±4.07 70.89±6.22αβ 62.53±4.42 66.64±5.34α | 62.20±4.39 72.85±6.87αβ 62.67±4.33 67.62±5.29α |
注:组内比较显著差异,αP<0.05;组间比较显著差异,βP<0.05。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与基础组比较,干预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组别 | 护患沟通 | 病房环境 | 健康教育 | 护理技术 | 总分 |
干预组(n=37) 基础组(n=37) t值 P值 | 22.54±2.92 18.26±2.41 6.876 <0.001 | 17.75±2.13 14.89±1.85 6.166 <0.001 | 10.47±1.28 8.21±1.13 8.051 <0.001 | 37.74±4.94 33.29±3.42 4.505 <0.001 | 88.50±5.71 74.65±4.94 11.158 <0.001 |
3 讨论
CHD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若不及时予以对症治疗,可能会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7]。CASI术是治疗CHD的有效手段,能够在冠脉狭窄部分置入金属支架,对冠脉进行扩张处理,让狭窄部位血管壁保持向外扩张且持续开放的状态,恢复正常血供,从而改善心脏缺血、缺氧情况[8]。虽然CASI术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手术方式,但仍然会对患者造成手术创伤,所以在围手术期会发生各种并发症,进而延长术后恢复进程[9]。因此,在CHD患者接受CASI手术治疗期间,临床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同时予以专业的护理服务,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精准化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服务模式,是从患者护理需求着手,根据患者病情需求,整合一系列循证医学证据,对患者实施整体化、精准化的护理服务[10]。邢燕等[11]研究显示,在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对其实施精准化整体护理服务,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康复时间显著缩短。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基础组比较,干预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更佳,并发症更少,术后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也更高,这与张欢等[12]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原因在于实施精准化整体护理,可以根据CASI手术特点,并以CHD患者护理需求为重点,在围手术期开展整体化、精细化的护理服务,能够明显优化各环节护理措施,并发症明显减少,康复进程显著加快。
综上所述,在CHD患者接受CASI治疗期间,对其实施精准化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预防或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在促进其术后康复进程加快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并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发挥重要意义,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更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概要[J]. 中国循环杂志,2023,38(6):583-612.
[2] 李卉. 经导管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6):133-135.
[3] 康伟,李辉,牛琴. AIDET沟通模式结合接纳承诺疗法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23,20(1):98-102.
[4]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 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0)[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1,20(3):274-280.
[5] 高莉莉,周宇,刘梦雅,等. 思维导图对首次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38(4):247-254.
[6] 区惠芬,廖晓霞. 基于格林模式指导的个性化健康管理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3,30(13):122-125.
[7] 曹秋月,张敏,翁彩云,等. 全程无缝链接式干预模式联合认知护理在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 海军医学杂志,2023,44(4):402-405.
[8] 郝丽娟. 护理程序导向的整体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J]. 黑龙江医学,2021,45(8):869-870.
[9] 抄龙芬. 基于护理程序导向的整体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30):5745-5746.
[10] 陈秀波.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患者在行心脏支架置入术中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6):159-160.
[11] 邢燕,师文. 基于精准化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3D打印血管外支架置入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J].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2023,4(3):240-245.
[12] 张欢,周小燕,张露丹,等. 整体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患者行心脏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J]. 现代医学,2018,46(7):815-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