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扎胞苷联合DAG方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毒副反应的影响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曹锦霞、胡彬、易利平、王俊通讯作者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常德医院(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415000

摘要

目的:探讨阿扎胞苷联合DAG方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的疗效及免疫功能、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对2021.2-2023.8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入选者分成对照组(单纯DAG方案治疗)和观察组(阿扎胞苷联合DAG方案治疗),各为41例,比较组间疗效及免疫功能、毒副反应。结果:组间疗效,观察组85.37%明显高于对照组65.8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功能值对比可见组间治疗前(P>0.05),治疗后免疫功能对比可见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的比较观察组19.51%与对照组(21.95%)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讨论:临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实施阿扎胞苷联合DAG方案展开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

阿扎胞苷;DAG方案;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免疫功能;毒副反应

正文


AML是一种由于髓系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异常增殖而引起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骨髓内存在大量幼稚、未成熟的白细胞,导致正常血细胞的生产受到抑制。据统计,AML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主要分布在中老年人群体中。当前,治疗AML的主要手段包括化疗、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然而,由于AML的异质性和复杂性,现有治疗方案在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同时,也面临着疗效不佳、毒副反应严重等问题。阿扎胞苷(Azacitidine)是一种DNA甲基化抑制剂,已被广泛用于AML的治疗,其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和细胞分化,对恶性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DAG(Daunorubicin、Cytarabine和G-CSF)方案是常用的AML治疗方案,其中Daunorubicin和Cytarabine分别为抗白血病的抗生素和抗代谢药物,G-CSF则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然而,对于阿扎胞苷联合DAG方案在AML治疗中的疗效、免疫功能调节以及毒副反应的影响,目前仍存在较多争议和不足之处。因此,本研究对2021.2-2023.8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探讨阿扎胞苷联合DAG方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旨在为AML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更为有效和安全的策略。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21.2-2023.8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入选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1例。对照组内男22例,女19例,年龄在60-76岁之间(67.82±3.23)岁,病程4-15个月(9.97±2.03)个月;观察组内男23例,女18例,年龄在60-75岁之间(67.25±3.25)岁,病程4-16个月(9.99±2.05)个月;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入选者符合《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中国诊疗指南(2017 年版)》诊断标准;年龄≥60周岁;未接受过类似阿扎胞苷联合DAG治疗;愿意并能够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髓外侵润;有其他活动性恶性肿瘤;有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感染;中途退出研究或死亡者。

1.2方法

对照组(DAG方案)治疗如下:通过静脉滴注给予40 mg·m^-2·d^-1柔红霉素(瀚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925,规格:20 mg),每日1次,连续给药3天;通过皮下注射给予15 mg/m^2阿糖胞苷(Pfizer Italia s.r.l,国药准字HJ20160402,规格:0.5 g),每12小时注射1次,连续使用7天;通过皮下注射给予300 μg/d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科兴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10016,规格:150 μg),每日1次,连续使用7天。治疗后休息14天,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若治疗期间白细胞计数(WBC)超过20×10^9/L,需暂停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以21天为一个疗程,总共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阿扎胞苷联合DAG方案)治疗如下:通过皮下注射给予患者75 mg/m^2阿扎胞苷(四川汇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280,规格:100 mg),每日1次,连续治疗7天,第4天起给予DAG方案(具体方法与对照组一致)。治疗后休息14天,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以21天为一个疗程,总共需进行2个疗程。

1.3评价标准

(1)疗效: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进行骨髓穿刺检查,并根据《血液病疗效及诊断标准(第4版)》[4]综合评估患者的短期治疗效果,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 CR):患者形态学上不再呈现白血病状态,不需要输血,无髓外白细胞异常表现;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0×10^9/L,血小板>100×10^9/L。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 PR):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0×10^9/L,血小板>100×10^9/L,同时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在5%~25%之间(相较治疗前下降>50%)。即使Auer小体仍可见,只要原始细胞<5%,也可判定为PR。未缓解(Non-remission, NR):未达到以上CR和PR标准。总有效率的计算公式为:总有效率=CR率+PR率。

免疫功能:在治疗前后,专科护士将对患者进行外周血采集,使用流式细胞仪对淋巴细胞水平:CD3+、CD4+、CD8+、CD4+/CD8+等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2)毒副反应:根据国际通用不良事件术语标准4.0 (CTCAE4.0)标准对药物毒副反应展开评估记录: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血液学毒性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经SPSS22.00软件统计分析,标准差值以()表示,经t检验;计数数据以n(%)表示,经c2检验,定量数据符合正态分布,P<0.05即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疗效比较

组间疗效,观察组85.37%明显高于对照组65.85%,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组间疗效比较(n/%)

组别

CR

PR

NR

总有效率

观察组(41例)

11(26.82)

24(58.53)

6(14.63)

35(85.37)

对照组(41例)

23(56.10)

18(43.90)

14(34.14)

27(65.85)

t




6.024

P




<0.05

2.2组间免疫功能指标对比

免疫功能值对比可见组间治疗前(P>0.05),治疗后免疫功能对比可见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对比(±s)

指标

时间

观察组(41例)

对照组(41例)

t

P

CD3+(%)

治疗前

59.75±9.63

60.06±9.43

1.367

>0.05


治疗后

78.46±9.06

65.02±11.08

5.906

<0.05

CD4+(%)

治疗前

35.16±8.90

36.42±10.08

0.927

>0.05


治疗后

49.90±9.66

43.96±9.36

4.908

<0.05

CD8+(%)

治疗前

29.46±8.12

28.98±8.82

1.007

>0.05


治疗后

20.30±7.35

25.06±5.36

4.234

<0.05

CD4+/CD8+

治疗前

1.75±0.42

1.28±0.30

1.062

>0.05


治疗后

2.73±1.07

1.88±0.64

4.672

<0.05

2.2组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数据差异对比可见,观察组19.51%与对照组(21.95%)之间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组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胃肠道反应

骨髓抑制

血液学毒性反应

发生率

观察组(41例)

4(9.76)

1(2.43)

3(7.31)

8(19.51)

对照组(41例)

3(7.31)

1(2.43)

5(12.20)

9(21.95)

X2

-

-

-

1.024

P

-

-

-

>0.05

3讨论

AML是一种由髓系异常的原始细胞或幼稚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该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以及骨髓微环境的异常改变,导致骨髓内存在大量幼稚、未成熟的白细胞,阻碍正常造血功能,进而引发血小板减少、贫血和感染等症状[5]。AML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患者因体内异常白细胞大量增加,容易出现严重感染,且贫血和出血倾向也是常见症状,由于AML的异质性,治疗难度较大,且患者容易出现化疗毒性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严重时影响生命质量。目前AML的治疗主要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手段。化疗通常采用多药物联合治疗,如DAG(Daunorubicin、Cytarabine和G-CSF)方案[6]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阿扎胞苷联合DAG方案治疗,取得的结果显示:组间疗效,观察组85.37%明显高于对照组65.85%,组间差异明显;治疗后免疫功能对比可见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刘琼芝等[7]研究结果高度相似,究其原因:首先,阿扎胞苷作为DNA甲基化抑制剂,可逆转AML细胞的DNA甲基化状态,促使白血病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恢复正常细胞功能,这有助于减少白血病细胞的异常增殖,提高化疗的敏感性,进而提升治疗效果。其次,DAG方案中的Daunorubicin和Cytarabine分别通过相互作用于DNA,阻止其合成,破坏DNA链,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生存。与阿扎胞苷相互协同作用,这些药物形成有效的治疗组合,共同对白血病细胞产生协同抗白血病作用。此外,阿扎胞苷还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患者的免疫抑制效应,它通过影响白血病细胞的表面抗原表达,增强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攻击白血病细胞的能力,从而加强免疫系统的杀伤作用。

两组毒副反应的比较观察组19.51%与对照组(21.95%)之间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与彭鹏等[8]研究结果高度相似,究其原因:首先,阿扎胞苷作为一种DNA甲基化抑制剂,其主要作用是逆转白血病细胞的DNA甲基化状态,促使其向成熟细胞分化。与DAG方案的化疗药物相比,阿扎胞苷的机制更为靶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较小,从而减少了一些毒副反应的发生。其次,阿扎胞苷联合DAG方案采用了更为合理的药物剂量和疗程设计。精确的剂量控制和合理的疗程安排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治疗的毒性,提高患者的耐受性。相对于单纯DAG治疗,阿扎胞苷的加入通过调整治疗方案,更好地平衡疗效与毒性之间的关系。此外,阿扎胞苷通过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其通过调节白血病细胞的表面抗原,增强免疫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识别和清除能力,减轻免疫系统的负担,降低治疗相关的毒性。

综上所述,临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实施阿扎胞苷联合DAG方案展开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卜声镝,胡淑芳,李虹颖等.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与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23,13(16):81-84.

[2]梁波.阿扎胞苷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J].现代肿瘤医学,2023,31(15):2879-2883.

[3]涂杰霞,彭鹏,柯英等.阿扎胞苷联合D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23,45(04):527-529+533.

[4]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7 年版).中华血液学杂志,2017,38:177-182.

[5]阮敏,龙章彪,黄震琪等.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与地西他滨联合DAG/IAG方案治疗新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比较[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2,25(03):388-392.

[6]袁林,郭士琨,刘永生.半量HAG/CAG/IAG方案联合阿扎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效果观察[J].内科,2022,17(02):130-133.

[7]刘琼芝.HAG方案联合阿扎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30):84-86.

[8]彭鹏,邹文蓉,唐潇等.阿扎胞苷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血液学指标变化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14):1482-148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