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p2PSA联合PSA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关键词
血清P2PSA;百分P2PSA;前列腺特异抗原;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癌
正文
中图分类号:R737
0 引言
本次科研主要研究p2PSA联合PSA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本研究对血清P2PSA,百分P2PSA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课题研究对象包括前列腺癌组、前列腺良性疾病组(以下简称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检测前列腺肿瘤标志物PSA>4ng/mL的患者,收集目标对象患者的血清。判断这些患者的病理情况同时进行诊断,将符合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分布的标准分成前列腺癌组及前列腺良性增生组。健康组的实验对象选择同一时期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常规体检中的健康男性。前列腺肿瘤标志物PSA<4ng/mL,前列腺彩超显示无异常的男性。研究对象纳入及排除标准:
1.1.1 前列腺癌组及良性疾病组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纳入研究的患者须是第一次接受超声引导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或者进行前列腺切除手术的患者,同时,根据纳入研究的患者的病理活检结果显示,这些患者明确为是患有前列腺癌或者患有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有前列腺癌史或因前列腺疾病己行手术或药物治疗。②近2月内服用了影响PSA水平的药物或进行了相关操作治疗。③近4周有尿路感染。④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系统性慢性疾病患者。
1.1.2 健康对照组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通过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体检中心系统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根据病历信息、实验室检查(肝肾功、电解质、血糖、血脂、尿常规)确认健康状况的男性。排除标准:年龄小于45岁或大于74岁;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系统性慢性疾病患者;实验室检查任一项结果异常。
1.2 标本检侧及计算方法
t-PSA,f-PSA,p2PSA均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PHI及f/tPSA根据以下公式算出:(1)PHI=p2PSA/f-PSA×t-PSA(2)f/t-PSA=f-PSA/t-PSA
1.3 检测过程
本研究所在实验室已通过IS015189认可,所使用仪器按实验室管理体系定期完成检定。所有检测项目均根据WS/T492-2016文件《临床检验定量测定项目精密度与正确度性能验证》通过性能验证[13]。质控在控,操作符合WS/T641-2018文件《临床检验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相关要求。采用美国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t-PSA,f-PSA,p2PSA的检测。冰冻的血清标本在室温静置1小时以上直至充分解冻,轻柔颠倒混匀,立即上机检测。检测结果高于上限时依据对应检测项目试剂说明书对标本进行稀释后复测,整个检测过程严格按照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SOP)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中,所有的实验数据以及患者的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最终的结果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基线资料与血清检测结果比较
低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组内前列腺癌患者和非前列腺癌症患者在年龄前列腺特异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P2SPA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百分p2SA值,前列腺患癌者明显高于非前列腺癌患者。在高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组前列腺癌患者和非前列腺癌症患者在年龄前列腺特异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P2SPA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百分p2SA值,前列腺患癌者明显高于非前列腺癌患者。
2.2 两组患者血清标志物诊断前列腺癌的比较
血清P2PSA和百分P2PSA与前列腺特异抗原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相比,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3 结论
在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可能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广泛检测及人口老龄化相关。目前已知的前列腺癌高危因素有年龄、家族史、某些基因突变等。尽管吸烟、超重和一些营养因素可能会增加罹患前列腺癌的风险,但缺少令人信服的证据。因此,早诊早治成为目前防治前列腺癌的主要方式,临床调研发现其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及预后。我国现行诊疗规范中明确提出:血清t-PSA在4-10ng/mL时,可结合其他标志物,由专科医师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临床检查和干预。当t-PSA>10ng/mL时,符合前列腺穿刺活检指征,而穿刺活检可能会导致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并增加受检者的经济、心理负担,因此穿刺意愿率低。且PSA仅有器官特异性,没有肿瘤特异性,仅依据PSA检测结果进行活检决策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活检,其假阳性率达到12.9%。为解决PSA筛查假阳性率高及穿刺意愿低的问题,各国研究者们致力于寻找无创或微创,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的肿瘤标志物用于临床筛查,
表1 低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组患者基本资料与血清检测结果比较()
组别 | n | 年龄 | P2PSA(微克/升) | %p2PSA | tPSA(微克/升) | fPSA(微克/升) |
PCA患者 | 43 | 73.47±5.49 | 19.03±5.67 | 1.41±0.20 | 7.83±0.95 | 1.34±0.26 |
非PCA患者 | 72 | 73.47±3.23 | 17.85±3.23 | 1.25±0.09 | 7.46±1.01 | 1.44±0.29 |
t | - | -0.087 | 1.420 | 6.124 | 1.921 | -1.897 |
p | - | 0.931 | 0.158 | 0.000 | 0.057 | 0.06 |
表2 高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组内患者基本资料与血清检测结果比较()
组别 | n | 年龄 | P2PSA(微克/升) | %p2PSA | tPSA(微克/升) | fPSA(微克/升) |
PCA患者 | 15 | 74.27±5.49 | 37.98±9.73 | 1.82±0.30 | 15.55±1.07 | 1.73±0.24 |
非PCA患者 | 20 | 71.80±3.23 | 22.32±5.34 | 1.22±0.13 | 15.08±1.15 | 1.83±0.42 |
t | - | 1.141 | 3.764 | 8.076 | 1.921 | -0.814 |
p | - | 0.262 | 0.001 | 0.000 | 0.057 | 0.422 |
取代传统PSA实现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
近年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p2PSA)及其衍生标志物前列腺健康指数(PHI)备受关注。p2PSA首次在1997年被发现,是一种特殊的PSA前体,其不受人激肤释放酶2(HK2)的影响,在血液中比较稳定。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和BechmanCoulter公司合作开发出了由p2PSA,t-PSA和f-PSA构成的衍生指标PHI,其作为前列腺癌风险预测综合指标在欧洲人群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中表现优异。Brian等在芝加哥进行的前瞻性研究表明,PSA水平在2.5-10ng/mL范围内,p2PSA在区分前列腺癌与良性疾病方面比t-PSA和f-PSA更准确。Martin等在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中发现,在年龄<65岁、PSA水平在1.6-8.0ng/mL范围内的欧洲人群中,p2PSA及PHI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出前列腺癌患者。Lazzeri等的欧洲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报道,在t-PSA2-10ng/mL的男性中,前列腺癌患者与非癌患者间的t-PSA、p2PSA无差别,但f-PSA,f/t-PSA和PHI有差别,在多变量回归模型中,p2PSA和PHI将基础模型的诊断准确度均提高了6.4%。根据临床研究经验,生物标志物的参考区间及医学决定水平有时需要依据地域、人群等的不同进行调整,而己有研究指出,p2PSA在不同种族中确实存在差异,故而在欧洲以外的地区开展相关研究并建立特征性数据库是有必要的。在我国,Cheng等对PSA≤10ng/mL的213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发现,p2PSA及PHI相较t-PSA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能帮助临床进行活检决策。总结国内外研究可见,p2PSA及PHI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表现优于传统指标PSA,本文即通过临床研究重点探讨p2PSA及PHI在PSA所有筛查人群中的诊断价值及在活检决策中的应用价值,为p2PSA及PHI在临床的推广应用甚至进一步探究它们在其他方面的价值提供参考依据。近年来,常规体检项目中引入了血清PSA检测,初查TPSA水平在4.0~20.0μG/L间的患者比例也是逐渐升高,仅以TPSA>4μG/L作为前列腺穿刺指征已不再符合临床实际。参考文献
[1]马兰,张倩,张俊华,等.%p2PSA和phi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J].医药前沿,2016,6(20):108-109.
[2]毛镭篥,吴卫,黄媛,等.血清p2PSA联合细胞因子对PSA灰区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20,17(5):5.
[3]张倩,靳丽亚.血清p2PSA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9,11(5):5.
[4]田端钢.PHI在PSA≥4ng/ml时对前列腺癌的预测价值[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20.
[5]吴义启,刘修恒.前列腺健康指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1192.
[6]滕志武,万冬强,王火平,等.%p2PSA和phi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5):2.
[7]闫存玲,李志艳,何群,etal.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12):5.
[8]张倩,靳丽亚.血清p2PSA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9,11(5):5.
[9]张振奇,刘桂丽,夏小彬,等.血清PHI和尿PCA3联合检测评分对PSA灰区前列腺癌诊断价值探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5):5.
[10]费夏俊.不同血清t-PSA和f-PSA及其比值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8.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科技局科技计划创新激励项目合同书编号(CSFGG-20230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