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中的价值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赵咏梅1 石祥奎2(通信作者)

1徐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江苏徐州,221000;2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措施在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实施CQI措施前(2023年1月~2023年6月)的314例患者与实施CQI措施后(2023年7月~2023年12月)的1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感染管理质量、院内感染发生情况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感染管理各项质量评分及总分与实施前比较明显更高(P<0.05)。实施后院内感染发生率与实施前比较明显更低(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中实施CQI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明显降低院内感染发生风险,保证患者就医安全性,患者总体满意度较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价值

正文


医院感染是指在患者住院期间受病毒、细菌等感染引起的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会加重患者基础病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加重,导致各项感染性疾病发生风险升高,增加了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难度[2]。持续质量改进(CQI是一种近年来在医疗领域运用的新型管理模式,是以系统论为基础,能够保证工作质量处于控制、改进过程中,更注重持续性、全过程管理,在医疗管理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3]。因此,本研究探讨CQI措施在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实施CQI措施前(2023年1月~2023年6月)的314例患者与实施CQI措施后(2023年7月~2023年12月)的1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为住院患者,住院时间7d年龄18岁;具有正常认知能力;能够正常沟通交流;病历资料完整;了解本研究内容,自愿参与,且书面同意。排除标准:存在精神障碍者;患恶性肿瘤者;伴有多脏器衰竭者;伴免疫系统缺陷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中途因各种原因退出研究者实施前(n=314):男173例,女141例,年龄18~8254.42±9.66)岁,体质量指数(BMI17~2923.58±2.76kg/m2。实施后(n=198):男112例,女86例,年龄18~7955.06±10.73)岁BMI指数18~2923.71±2.94kg/m2。实施前后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2.1 确定活动主题  组建CQI管理团队,由科室1护士长领队,选择3名主管护师、6名护士作为组员,入组前进行专业培训,要求组员掌握CQI知识、内容及工作技巧等提高组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员运用头脑风暴,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及圈能力为基础根据5-3-1评分法,确定本次活动主题为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2.2 制定CQI计划  明确每位组员的工作内容及职责通过制作甘特图明确工作内容、时间负责人。

2.3 现状分析  通过回顾分析20231~20236月收集的314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9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87%。组员经过头脑风暴,列出各项可能导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包括护士因素、患者因素、管理因素及其他因素。

2.4 确定目标  20231~20236月院内感染发生率2.87%的基础上降低 30%的幅度,2.87%*1-30%=0.86%。因此,将目标值设定为0.86%

2.5 真因分析  组员采用头脑风暴法,通过制作鱼骨图分析导致院内感染发生的具体原因。组员根据重要性打分,分别是重要5分,一般3分,不重要1分,逐条评分,评分主要为主要原因,分别是管理制度不完善、护士操作能力不足、患者重视程度不高等组员根据真因验证柏拉图及 80/20 法则,管理制度不完善、护士操作能力不足、患者重视程度不高三项作为真因

2.6 制定对策  组员根据真因验证柏拉图及 80/20 法则分析结果,同时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充分考虑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一下改进措施。对策一: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对策二:加强护士技能培训;对策三:强化患者健康教育

2.7 对策实施  组员拟定对策在科室实施,具体如下。(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制度,按照医院卫生管理制度,并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更具可行性的感染管理制定,严格管理各种医疗物品,加强消毒、清洁等工作,并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人、到岗,将ICU感染科、呼吸科等作为重点监测科室,促使临床科室将各项感染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积极收集、采纳各临床科室提出的意见,不断优化与调整管理规章制度,专职人员定期开展院内感染管理质量检查,了解各科室感染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检查各项标准执行情况,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讲解操作规范,从而提高各科室院感工作质量。(2)定期在医院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强化护士操作技能,针对不同护理岗位及工作特点,采用不同培训方法,对护士进行分类、分阶层、分层次的专业培训,对于转岗护士、进修护士,在上岗前需要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针对在职护士进行讲座培训,讲解各临床科室无菌操作规范、感染管理规范,并督促护士严格遵守,定期外派护士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院感防控培训,了解国内外院感防控新理念、新方法等,提高护士院感防控能力。(3)在患者住院期间,采取多种方式对患者与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发放宣传手册、口头讲解、病区播放宣传视频等方式,讲解感染防控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程度,促使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配合感染防控工作。

1.3 观察指标

1.3.1 感染管理质量  采用自制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调查问卷,对实施前后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消毒隔离、手卫生、终末处理、监督审查4个方面,共8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1~5分)计分法,总分8~40分,评分越高,说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越高[4]

1.3.2 院内感染   记录并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包括皮肤软组织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液感染等。

1.3.3 满意度  采用自制患者感染防控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实施前后的满意度进行评估,总分100分,评分>90分表示非常满意,评分80~90分表示满意,评分≥60分表示一般,评分<60分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5]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比较

实施后感染管理各项质量评分及总分与实施前比较明显更高(P<0.05)。见表1。

1 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比较(,分)

组别

消毒隔离

手卫生

终末处理

监督审查

总分

实施前n=314

8.62±1.12

8.71.04

8.61.22

8.43±1.08

34.52±3.67

实施后n=198

7.27±0.87

7.43±0.95

7.50±1.07

7.31±0.82

29.51±3.19

t

14.434

14.894

11.168

12.495

15.808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 实施前后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实施后院内感染发生率与实施前比较明显更低(P<0.05)。见表2。

2 实施前后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皮肤软组织感染

呼吸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

血液感染

发生率

实施前n=314

0.96%3/314

0.96%3/314

0.64%2/314

0.32%1/314

2.87%9/314

实施后n=198

0%0/198

0%0/198

0%0/198

0%0/198

0%0/198

χ2





5.777

P





0.016

2.3 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施后患者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明显更高(P<0.05)。见表3

3 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n%]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实施前n=314

62.74%197/314

29.62%93/314

4.46%14/314

3.18%10/314

92.36%290/314

实施后n=198

71.72%142/198

26.26%52/198

1.52%3/198

0.51%1/198

97.98%194/198

χ2





7.427

P





0.006

3 讨论

医院感染是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原因可能是监管力度不足、未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消毒隔离工作不到位等,不仅会使得原有疾病更加复杂与多变,加大临床治疗难度,还会延长患者治疗时间,增加患者的治疗负担[6]。因此,医院需高度重视科学、规范的感染防控,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减少院内感染发生,提高患者医疗安全系数[7,8]CQI措施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优化而来的,体现了现代医院管理的核心,充分融入以患者为本的医疗理念,围绕患者与其家属开展全过程、高质量的管理服务,并通过不断优化、改进管理措施,从而提高管理质量[9]

本研将降低院内感染作为CQI项目,通过回顾分析既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头脑风暴明确引起院内感染主要原因,包括管理制度不完善、护士操作能力不足、患者重视程度不高等,同时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充分考虑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10]。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感染管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明显更高,院内感染发生率与实施前比较明显更低(P<0.05),与邓忭明[11]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发现,实施CQI措施后,院内感染发生率2.86%下降直0%,完成活动目标,有效预防及减少院内感染发生,取得满意的管理效果,这是由于CQI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医护人员的潜能,在各工作阶段与环境进行强化管理,并加强防控措施监督,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持续、循环改进管理质量,从而有效减少感染发生[12]

综上所述,在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中实施CQI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明显降低院内感染发生风险,保证患者就医安全性,患者总体满意度较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玉娇,陈青,倪娟,. 基于CiteSpace的医院感染防控研究热点分析[J]. 全科护理,2023,21(4):438-442.

[2] 王梅青,陈辉,刘虹,. 某市公立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体系建设现况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23,61(33):88-91.

[3] 曾金秋,陈明玉. 多学科协作管理在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效果探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21):162-165.

[4] 阙春会.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骨科住院患者对医院感染防控效果的影响[J]. 中国伤残医学,2020,28(17):96-97.

[5] 白卢霞. 基于持续质量改进医疗管理模式对儿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23,27(6):124-126.

[6] 江淑芳,陆素英,张丽伟,. 基于风险验证的持续质量改进对ICU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效果评价[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2,33(10):1344-1347.

[7] 邢孔鸯. 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3):1911-1912.

[8] 唐娟. 持续质量改进在呼吸道感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医药前沿,2021,11(30):149-150.

[9] 李静. 持续质量改进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8):123-126.

[10] 宋清艳,杨丽艳,黄丽琴. 医院感染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23):230-232.

[11] 邓忭明,林岱. 持续质量改进在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6):130-133.

[12] 高秀风,刘淑玲. 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21,18(31):70-7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