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
正文
一、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的必要性
(一)突出管理优势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针对于建筑工程在对造价管理这项工作进行开展时往往存在着动态和静态两种管理模式。在传统工作开展中大多数情况是对静态管理方式进行采取,模式较为生硬,缺乏灵活性。通过动态管理方式的运用相比于传统的静态管理模式有着非常大的优越性。这也就意味着建筑企业要想更好的达到理想的造价管理效果,就一定要对动态管理模式进行运用,灵活性的对其中的各个因素的变动进行处理和预防。以此在行业当中营造良好的风气,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都能够展现出带动作用,让管理的优势得到突出。
(二)保障经济效益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了管理部门、建设内容等多方面因素带来的影响,从决策到最后的竣工交付过渡时间较长。再加上新时期的背景下人们对建筑提出更多的要求,使得工程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复杂性更强,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造价产生作用,容易出现一些设计变更、材料浪费、现场变更的情况。导致超支问题的出现,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损伤。通过对造价的动态化管理,能够对各类变动因素加以有效控制,防止超支情况出现,让企业效益得到保障。
(三)提升建设质量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工程成本和质量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只有对造价进行良好的动态化控制,才能够更好的保障工程质量,将工程质量和安全放置在第一位的前提下最大化的减少成本的投入。在现阶段,针对于造价开展动态管理,无形当中就能够让项目成本得以有效控制,并能够在无形当中带动建设质量得到提高。这也是在工程建设中要实行造价动态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对动态管理优越性不断的进行突出,让工程建设的整体效果和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一)预算定额固化
一方面,在现阶段,伴随着手段创新、机械功能持续增强、材料的发展以及更新换代,虽然在硬件条件方面得以改善,但是在工程预算定额方面却并没有较大变化。这样就会导致业主、决策部门和施工企业依旧对计划经济方法和思路进行运用,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出现造价固化等情况。一方面是定额综合性偏高,计算过程较为繁琐,对于市场中竞争机制价值发挥产生制约作用,一味的对施工手段和实体进行消耗,对于施工企业自由发展十分不利。
(二)脱离市场情况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上看,预算与市场竞争的原则相脱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当前实行的一些预算定额并没有对诸多因素进行考量,无法贴合实际施工方法和情况等等。在当前,新的《招标投标法》已经对我国将标底作为中心来对中标单位进行选择的模式进行改变,在对中标单位进行选择的过程当中朝着更加科学和合理的方向进行选择,不仅要对造价进行考虑,也应该对单位的综合情况进行考察。但在现在却存在着一些预算与市场情况相脱离的问题,需要有效的进行转变和改进。
(三)人员专业局限
在工程造价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每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对环节紧密的进行落实,才能够发挥造价的优势和价值,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得到发挥,并能够最大化的保障质量。在这其中,人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因素,只有对造价人员本身的知识面进行拓展,才能够达到理想的工作开展效果。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很多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比如知识面局限在造价本身上,很难对相关的一些管理技术进行掌握,在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对于预算定额较为依赖,对于动态管理工作的实现和落实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需要在后续对问题进行解决,让动态管理优势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三、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控制路径
(一)“招投标”方面的控制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招投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初始环节,是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该项工作具备着较强的专业化和程序化,能否在招投标期间有效的进行投资控制,将会对后续工程建设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现阶段,在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的过程当中首先就应该将招投标作为良好的入手点,真正的做到“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例如,招投标这项工作在开展中主要可以划分成施工招标、设计招标、材料与设备招标等等,应该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良好的处理,最大化的做好造价管理和控制。第一,应该保证招投标过程公正、公平、公开,受到来自于法律的有效约束、监督和管理。第二,应该保证整个招投标流程严格规范。其中的评标人员应该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第三,作为招标人一定要杜绝亮标心切等心理特点,最大化的防止一些非法的行为和情况的出现,真正的在招投标环节当中加大控制力度,营造良好的外部空间和环境,在行业内部营造良好的风气。
(二)“工程设计”方面的控制
要想达到理想的造价动态管理效果,企业在设计阶段应该加强良好的控制和管理,真正的对工程设计当中的一些不合理的因素进行良好的控制。从源头上入手,让工程设计的效果变得更好,让控制力度得到进一步的加大。
例如,首先,企业应该结合建设要求以及投资预算所编制的招标文件,通过对投标单位之间综合实力的对比,结合设计方案、报价、综合实力以及预算等等来对最佳设计单位进行选择,对合同进行签订。其次,作为中标设计单位,除了要对招标文件内容充分理解之外,也应该和业主之间保持交流和沟通,对意图、想法进行掌握。在此基础上秉持合理原则对方案设计工作进行开展,在设计中保障整个工程工艺先进、结构合理、安全达标、造价科学。最后,为了更好的实现对设计阶段的管理和控制,作为设计单位一定要对限额设计方法进行采取。作为设计单位在设计工程时应该严格的对额度进行限定,从而对设计工作进行开展,真正的做到经济控制和工艺技术并驾齐驱,让控制成效达到预期。
(三)“施工过程”方面的控制
在工程建设中,施工阶段是资金运用和投入的主要阶段,能够让设计意图得以实物化。在这其中应该针对于造价加强动态管理,做好投资控制工作。需要对合理、科学的措施进行采取,来对投资进行控制,实现成本和资金的节约,从而更好地带动工程建设进一步的提升经济效益。
例如,在工程施工中,作为造价咨询相关单位应该对自身职责进行明确。首先,应该帮助业主来初步对设计内容进行审核。在设计的有效指导下为后续的工程建设产生良好的指导作用,便于建筑企业进一步的加大对于投资的控制力度。其次,应该从质量、供给、造价等多个方面来对工程变更相关方案进行审查。应该对监理和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为日后的费用处理索赔提供相应的依据。最后,应该结合施工活动以及设计图纸来对整个项目施工的风险进行良好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行之有效的预防对策进行制定和实行。一方面,应该对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的一些不合理的费用增加进行严格审查。另一方面,对于工程当中的各个子项目金额、数量的变化情况都应该严密的进行检查。针对于活动当中的条款和有关规定对工程量加以计算。从而达到理想中最佳的控制和监管效果。
(四)“施工进度”方面的控制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施工进度控制也是必要的,只有对进度进行良好的控制,才能够最大化的防止一些工期延误情况的出现,让成本得到节约,让造价管理的效果变得更好。所以,在现阶段的动态管理工作中也应该将更多的关注点放置在施工进度方面的控制上。
例如,为了更好的获取到经济效益,作为施工单位一定要最快速度、高质量的对工程进行施工和完成。在这其中,应该注重施工进度方面的有效控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上对施工进度进行加快,根本上有助于预计造价目标的达成。但在这其中,也不能盲目的对工程进度进行缩短,避免出现质量不达标的情况。这样有可能会导致重新返工,浪费诸多施工资源,对于施工单位的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在工程施工的进度管理中,应该结合前期的施工情况和设计方案尽量的加强进度控制,既要保证质量也应该控制好进度,对工程造价进行严格把控。应该对施工过程当中的不同环节进行协调,并且可以配有奖励和惩罚机制,对于一些保障质量提前完工的单位给予物质奖励。从而让经济效益得到优化,让工程效益得以最大化的发挥。
(五)“造价人员”方面的控制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人员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只有做好人才建设工作,才能够让造价动态管理的价值和作用得到最大化的突出,能够更好的规避传统造价动态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和价值,保障工作的细节和环节落实到位,让动态管理这一工作的优势得到良好的突出。
例如,在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一方面可以面向社会广泛的对造价咨询机构以及人才进行选择。彼此之间加强合作和交流,应该重点引入造价人才,为整个队伍的构建融合更多的生机和活力,引入先进思想、工艺和方法等等,更好的在工作当中展现优势和价值。另一方面,对于现有的造价队伍以及人才,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提供更多培训学习的机会,使得其可以关注前沿动态,对一些新的工艺、技术、手段和理念进行良好的实践,为造价人员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也能够为单位的发展保留更多的人才实力,减少人员的流动等等。从而在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能够更好的克服传统造价动态管理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和问题,让管理效果达到预期,使得控制力度得以加大。在日常的造价管理工作中,应该迎合时代发展,要求负责造价动态管理的人员不断地增强自身的先进意识。如,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可以迎合时代发展对网络化的造价动态管理平台、软件进行运用,对数据库进行构建,对互联网的价值进行发挥,为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六)“工程验收”方面的控制
在工程建设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验收阶段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其中,应该对造价动态管理工作有效的进行落实,最大化的处理好每一个环节,让工程建设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例如,在项目实际建设的过程当中,竣工验收隶属在结尾工作范畴之内。其中,一定要对工程结算这一关严格的进行把控,需要对结算资料进行全面收集和分析,对工程量及取费与相关标准是否符合进行严格审核。应该对竣工结算表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编制,为建筑企业提供更多经验总结,进一步的提高造价管理整体水平,开展好工程验收这一环节。第一,工程竣工完毕之后一定要对工程量进行结算,严格把控,对结算资料进行整理和收集,对各项费用细致审查。第二,应该对统计数据进行获取,特别将关注点放置在材料费用占比上,对价差和材料价格认真对待,对于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第三,各方和政府应该针对于造价管理加强数据库的构建,更加便于对不同类型工程造价进行测算、研究和分析。对统一计算规则和标准进行提供。第四,作为相应的部门应该在工程结算完毕后对设备、材料、人工价格加以定期公布,为企业实现自主定价带来更多的指导,为整个造价管理提供诸多可靠依据,让动态化管理优势得到凸显。
(七)“市场环境”方面的控制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上看,在建筑市场当中,供求之间的比例是较为悬殊的,对买方市场过度倾斜,使得施工企业之间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巨大竞争。所以,在现阶段,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之外,应该做好市场环境方面的有效控制和管理,营造良好的行业风气,让动态管理的优势和价值得到最大化的突出。
例如,建设单位之间应该防止出现互相压价、互杀价、抢标等行为的出现,避免出现合同价低于成本价的情况,避免让施工单位和企业造成和面临较大经济负担。在其中,作为施工企业,应该对工作作风进行转变,避免出现漫天要价的现象和行为,也不能够随意性的进行杀价,一味的压低施工管理和利润,以免出现隐患。在这其中,应该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经济问题有效的进行钻研,并且在此基础上立足实际。如,可以在施工中对现代管理模式大力推动,对项目管理责任制度进行有效的实行,关注前沿动态,对新材料、新技术和工艺进行引入,推动施工水平的提升,让工程造价得到优化,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也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结论:总之,在新时期的背景下,立足工程建设,针对于造价对动态管理工作大力的进行开展是尤为必要和关键的。这样能够更好的解决传统静态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这其中主要可以通过上述几个路径让管理力度得到加大,凸显出动态管理的价值和意义,对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展现出良好的助力。
参考文献:
[1]张婷.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实践分析[J].建筑与装饰,2022(1):111-113.
[2]江永春.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措施研究[J].砖瓦,2021(1):135-136.
[3]洪静文.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相关思考[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1):36-37.
[4]朗瑞芳.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及有效控制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1,17(4):171-172.
[5]武庆东,李俊巧.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J].建材与装饰,2021,17(22):193-194.
[6]龚蓉.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及有效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21(24):174-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