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ICU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

期刊: 世界·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黎春玲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一医院 510145

摘要

目的:探析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采用ICU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30例ARDS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RDS患者采用ICU护理风险管理能够使患者呼吸状况改善,使舒适度提高,使并发症降低,使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提升。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质量

正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一种急性顽固性的呼吸衰竭,一般在一周内呼吸衰竭呈现进行性发展,患者会有呼吸窘迫症状,即氧气不够用、憋气感愈发厉害、顽固性缺氧和顽固性的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该类患者往往需要在综合性的ICU中进行及时的救治,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证[2]。临床上常采用机械通气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使患者病情得到改善[3]。但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同时,也会出现VAP等并发症的产生,使患者的治疗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应在治疗的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对不良事件的产生因素进行一定预判,并进行规范化护理,使患者肺部和全身并发症降低,使治疗安全性得到提升,使患者的预后有效改善[4]。本文选择2021年8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ARDS患者30例,对其中15例采取ICU护理风险管理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30ARDS患者(2021年8月~2022年9月)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15例,观察组15例,其中对照组男10例,女5例,平均56.28±4.35)岁观察组男7例,女8例,平均56.14±4.52)岁两组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并将护理和治疗的方法和重要性向清醒的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改善,使其能够配合相应的护理和治疗。对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如发生不良情况应立即上报医师处理。

观察组:采用ICU护理风险管理包括:(1)组建由护士长、专科医生和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组成的护理风险小组,定期做好相应的培训,使其能够对ICU护理的要点和ARDS患者病情发展状况进行全面掌握,对各管道的护理和用药情况做好相应的管理。并组织相应的会议,对患者的基础信息和病情状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进行结合性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有效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2)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气管导管部位胶布固定的状况进行每天及时的观测,同时对敷料的使用情况进行相应的评判,并及时进行更换,使患者局部的皮肤能够保证干燥和清洁。每日准时对患者的气管插管的状况进行相应的检测,防止其发生脱出或移位等不良的状况,及时记录和更换螺纹管和呼吸机湿化液等物品。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等进行及时观测,同时将患者的呼吸道和口鼻分泌物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对口腔和嘴唇湿化等进行及时的护理。(3)将患者调整为俯卧位的姿势,使其背侧肺泡的通气效率提升,使患者机体氧合能力和舒适性得到提高。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翻身,针对受压时间比较长和凸出的部位进行防护垫的使用,防止患者产生压力性损伤。(4)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血氧状况进行定时评估,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实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通气护理,每天应及时观察患者气管插管的状况评判有无过松、过紧和漏气等状况发生,并对各路管道的状况进行检测,防止其出现堵塞和脱开的情况,使呼吸机管道能够维持畅通的状态。并且,护理人员还应严格记录和限制液体的出入量情况,避免肺水肿的发生。(5)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和对其进行的营养评估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营养支持,使患者的能量消耗得到有效的维持。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PaO2/FiO2PaCO2PaO2机械通气指标对比;对两组舒适度(GCQ)和护理质量对比,分数越高舒适度和护理质量越好;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包括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机械通气相关指标

护理后,两组比较(P<0.05)1

1两组机械通气相关指标[(`x±s),mmHg]

组别

例数

PaO2 /FiO2

PaCO2

PaO2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对照组

15

118.69±20.15

132.56±28.54

62.15±4.25

42.58±4.26

56.57±7.26

81.68±7.12

观察组

15

118.96±20.84

158.62±30.12

62.84±4.03

48.69±3.54

56.38±7.58

91.25±5.01

t


0.248

4.625

0.314

10.587

0.048

8.528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舒适度评分 

护理后,两组比较(P<0.05)2

2两组舒适度评分[(`x±s),分]

组别

例数

心理

社会

环境

生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15

28.54± 2.09

31.54± 3.12

20.18 ±4.12

22.56±2.69

18.57± 3.02

22.13±3.58

12.05±3.12

14.58± 2.69

观察组

15

28.62± 2.48

35.84± 3.37

19.44 ±4.52

27.58±3.02

18.02± 3.57

25.84±3.01

12.48±3.34

16.37± 3.38

t


0.415

6.584

0.248

6.284

0.048

6.854

0.321

5.362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对比(P<0.053所示

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气胸

动脉血栓

误吸

呼吸机相关肺炎

总发生率

对照

15

213.33

16.67

213.33

16.67

6(40.00)

观察

15

16.67

00

16.67

00

213.33

X2






6.925

P






0.05

2.4两组护理满意度

两组对比P<0.05)4所示

4两组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较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15

533.33

320.00

213.33

533.33

1066.67

观察组

15

746.67

426.67

320.00

16.67

1493.33

X2






14.652

P






0.05

2.5两组护理质量 

两组比较(P<0.05)如表5所示。

5两组护理质量[(`x±s),分]

组别

例数

责任意识

风险意识

护理沟通

操作水平

病房管理

对照组

15

93.12±2.58

62.59±1.06

91.35±1.36

92.46±1.21

94.16±1.33

观察组

15

97.68±2.15

97.58±1.34

94.26±2.34

96.31.82

97.57±2.03

t


6.254

12.035

4.135

7.154

8.652

P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ARDS由于肺内外严重的疾病导致的肺毛细血管损伤、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从而导致的肺水肿、肺不张为主要病理变化,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主要临床特点的一组临床症状[5-6]。患者临床表现为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紫绀等,对患者生命安全安全严重威胁,因此,应进行及时有效治疗,使其预后得到改善[7-8]。由于ARDS起病比较急,有较高的死亡风险等特征,需要进入ICU进行积极有效的救治,但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容易受到环境、疾病状况、治疗方式等影响,使其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使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受到影响[9-10]。因此,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也应对患者的风险进行相应的评判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使导致患者风险发生的因素降低,使其病情快速康复[11]

ICU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是通过结合患者病情状况和治疗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12-13]。通过对护理风险小组建立,对患者容易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评估并定制相应的护理方案,使护理方法更加的科学有效,并对患者加强无菌性护理,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定期的更换,进行有针对性的通气方案,对患者进行营养方面的支持等,使患者能够感觉到更加舒适,从而更好的配合,使感染率有效减少,使患者血气指标改善,从而改善预后。本文显示,观察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更优(P<0.05),说明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ICU护理风险管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采用ICU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改善ARDS患者的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产生,有效提高舒适度、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彭滢. 分析ICU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对护理风险事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护理舒适度的影响[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19,3(14):124-125.

[2] 徐冬桂.ICU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11):0094-0096

[3] 陆茜.ICU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5):0132-0135

[4] 段士光.ICU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2(3):0062-0064

[5] 马翩.ICU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1):0066-0068

[6] 张文丽,周林军,陈凡凡,杨熙,邱冬梅,周璇,胡欢欢,刘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中予以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S02):0221-0223

[7] 荣欣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中予以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8):0140-0140142

[8] 戴娇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中予以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浅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1):0088-0090

[9] 杨蒙.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3):0158-0161

[10]沈丽丽.ICU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4):0060-0060

[11]黄华敏,吴玉琴,薛炜蔚.ICU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获得性肺炎中的有效性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28):130-130135

[12]柯向群,马金鹏,保成英.基于FMEA的精细化护理模式联合早期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LBP、sTM和EVLWI的影响[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2,17(4):512-516

[13]马红梅,丁宜君.重症监护室早期应用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评价[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2(12):0125-012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