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方案在老年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疼痛管理策略

期刊: 世界·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肖华,杨慧君,张颖,龚雪,刘爽,喻欣,江宁彬,宁艳婷 通讯作者

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518000

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行快速康复护理方案的疼痛管理策略的有效性。方法 随机将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我院252例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分为实验组(126例,快速康复护理)、对照组(126例,常规护理)。对比患者术后静息痛评分、运动痛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VAS评分、SF-36评分、SAS评分、术后康复指标、术后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术后静息痛评分(1.14±0.54)分、运动痛评分(3.44±0.35)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满意度(98.41%,124/126)高于对照组(92.86%,117/126),P<0.05;护理后,实验组VAS评分(1.23±0.09)分、SF-36评分(93.04±5.42)分、SAS评分(31.87±2.35)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18.26±5.35)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12.79±3.25)h、首次排便时间(3.32±1.05)d、胸管留置时间(4.43±1.23)d、术后住院时间(10.19±1.33)d,均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17%,4/126)明显低于对照组(9.52%,12/126),P<0.05。结论 积极开展基于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利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快速康复,且焦虑感、疼痛感明显减轻,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并发症少,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快速康复理念;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疼痛管理

正文

项目编号: E010421006院内科研课题

肺癌是我国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癌症,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肺癌患者显著增加。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1],但术后疼痛影响康复。基于循证医学的ERAS优化围手术期处理,减轻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单孔胸腔镜手术后疼痛常见,影响患者康复[2]。常规护理难满足多元需求,术后充分镇痛关键,促进患者早期活动,降低并发症,尤其对老年患者。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方案通过减轻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促进快速康复。研究单孔胸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快速康复疼痛护理的临床价值具现实意义,减轻疼痛同时加速康复。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252例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随机选出126例纳入对照组,其余患者归为实验组;对照组:男70例,女56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61岁,平均(68.71±2.29)岁;实验组:男68例,女58例,年龄最大者74岁、最小者64岁,平均(68.75±2.26)岁;比对两组基线资料提示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伦理受理号:KYKT2023-4-1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术前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与所需注意要点,并帮助其接受术前检查。术前准备包括采血、备皮等,同时告知患者术前10h禁食、术前6h禁饮。手术过程中常规留置胸腔引流管,在麻醉作用消失后合理指导患者在床上活动四肢,叮嘱其术后第一天进行下床活动,并摄入流质食物。根据医嘱开展用药指导与呼吸道护理。

实验组应用快速康复护理:1)术前:接待患者时需热情友好,评估护理风险并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确定术后高风险疼痛患者,包括有术前疼痛、使用阿片类药物、术后疼痛经历、不适当期望、焦虑、心理因素等。与患者沟通时要认真倾听,介绍成功治疗案例以消除顾虑,缓解不良情绪。采用宣传手册、多媒体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宣教。告知患者关于术后疼痛评估方法、疼痛原因、并发症、术后镇痛知识,以使其有充分心理准备,改变疼痛观念,提高对手术的依从性,实现快速康复。另外,向患者介绍手术注意事项,重点包括呼吸功能训练、术后镇痛、肢体锻炼、围手术期营养均衡等,以促进术后快速恢复[3] 2)术中:提前准备保暖被,如患者感到寒冷可使用保暖被,并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6摄氏度。在输液过程中,需加热液体,保持温度在35-37摄氏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4]。重点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手术期间要严格控制补液量,根据患者情况留置引流管并尽早拔除。 3)术后:进行疼痛评估,包括疼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程度、加重或缓解因素以及镇静药效果等。对于爆发性疼痛,需重新评估给药方式。由于老年患者生理变化和围手术期多药物联合应用的相互作用,对药物更为敏感,应综合考虑适应证、依从性和经济状况,通过个体化镇痛来在最小剂量下实现最佳效果。患者痛感明显时,按摩疼痛部位、转移注意力或根据医嘱使用镇痛药缓解疼痛。如无效,需使用硬膜外导管自控镇痛泵。向患者说明使用方法和按压时机。早期进食:术后早期进食利于术后并发症的减少[5]。患者清醒返回病房即可给予温水(50ml)。无恶心、呕吐进流质饮食,并于术后1d给予普食。通过指导患者咀嚼食物,使胃肠蠕动。评估患者营养,制定方案,增加营养摄入,量化进食量,调整饮食方案[6]。早期活动:术后清醒督导患者腹式呼吸、练双下肢床上屈伸、踢腿、双上肢环抱。经安全评估,6小时可下床进行活动。

1.3 评价指标

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术后静息痛评分、运动痛评分、护理前后VAS评分、SF-36评分、SAS评分、术后康复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SPSS23.0统计学软件;资料描述:计数资料为(n%),计量资料为(±s);差异检验:计数资料为χ2,计量资料为t;P<0.05表示数据存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静息痛评分、运动痛评分(数据有问题)研究

实验组术后静息痛、运动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表1)

表1 分析实验组、对照组术后静息痛评分、运动痛评分(

组别

n

术后静息痛评分(分)

术后运动痛评分(分)

实验组

126

1.14±0.54

3.44±0.35

对照组

126

2.71±0.48

5.49±0.33

T值


24.3921

47.8363

P值


0.0000

0.0000

2.2 实验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

组别

n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实验组

126

68

56

2

98.41

对照组

126

60

57

9

92.86

X2





4.6579

P





0.0309

2.3 实验组、对照组护理前后VAS评分、SF-36评分、SAS评分对比

护理前,组间各项指标比照,P>0.05;经护理,实验组指标评分较之于对照组,P<0.05。(表3)

表3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VAS评分、SF-36评分、SAS评分(

组别

n

VAS评分(分)

SF-36评分(分)

SAS评分(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126

6.72±1.65

1.23±0.09

65.72±5.62

93.04±5.42

65.17±5.17

31.87±2.35

对照组

126

6.75±1.62

3.28±0.16

65.79±5.64

80.32±5.05

65.12±5.15

48.19±2.46

T值


0.1456

125.3500

0.0987

19.2739

0.0769

53.8470

P值


0.8843

0.0000

0.9215

0.0000

0.9388

0.0000

2.4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分析

实验组各康复指标与对照组相比,P<0.05。(表4)

表4 研究实验组、对照组术后康复指标(

组别

n

肠鸣音恢复时间(h)

首次下床活动时间(h)

首次排便时间(d)

胸管留置时间(d)

术后住院时间(d)

实验组

126

18.26±5.35

12.79±3.25

3.32±1.05

4.43±1.23

10.19±1.33

对照组

126

27.15±7.49

36.58±6.51

4.37±1.21

5.79±1.49

13.72±1.44

T值


10.8415

36.7009

7.3569

7.9012

20.2140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5 实验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实验组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表5)

表5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n/%)

组别

n

切口愈合不良

肺部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

支气管胸膜瘘

总发生率

实验组

126

0

4

0

0

3.17

对照组

126

2

8

1

1

9.52

X2






4.2712

P






0.0387

3 讨论

快速康复理念是一种全新外科理念,旨在通过多种干预形式优化组合常规手术治疗和护理措施,以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其中,疼痛管理是ERAS方案的核心之一。加速康复强调加强病人疼痛教育、改善病人对疼痛的认知,对控制术后疼痛具有积极意义。规范化的疼痛管理可有效地促使患者及早下床活动,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尽管单孔腹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创伤较小,但仍存在并发症的风险。同时,由于患者对手术方式了解不足,可能导致心理不良反应甚至拒绝治疗。将快速康复理念用于围手术期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显著控制并发症,并有效利用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痛苦感,缩短住院治疗时间。

快速康复理念的目标是通过微创手术、麻醉和围术期护理来实现。围术期护理角度下,心理护理是重要环节,始终贯穿护理过程。术前,结合患者的心理情绪和病情,制定快速康复计划,并快速康复理念的目标是通过微创手术、麻醉和围术期护理来实现。围术期护理角度下,心理护理是重要环节,始终贯穿护理过程。在手术前,结合患者的心理情绪和病情,制定快速康复计划,并在手术期间进行指导,促使患者积极配合[7]。手术治疗容易引起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过度反应会影响手术进展并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根据患者的心理情绪,制定心理干预方案,通过宣教、安抚和解释等方式改善不良心理情绪,减轻生理应激反应,为手术治疗提供必要保障。在快速康复理念中,术后早期活动至关重要。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肌肉弱化、氧化能力下降和肺功能损害,增加血栓的发生。因此,患者在麻醉清醒后应尽早进行下床锻炼,加快血液循环恢复速度,预防肺不张和胸腔积液等并发症的发生。老龄并非临床常用镇痛药的禁忌证,但老年人药物不良事件高风险。应合理选择镇痛药,调整剂量和给药方法,优化方案,减少风险[8]

研究中,实验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后,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相比,P<0.05。由此证实,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方案用于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临床治疗中,能够增强疼痛管理的效果,使其痛苦感减轻,且利于其术后快速康复,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可推广。

总体来讲,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治疗过程中,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方案的运用能够使其恢复进程加快,且疼痛感与焦虑感显著缓解,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并发症少,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胜年,胡泽东,时应路.肺癌患者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8):4.

[2] 焦嘉,杜铭.中心静脉导管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快速康复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9, 26(4):6.

[3] 李东涛,高军,刘成昌,等.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J].实用癌症杂志, 2019, 034(006):944-947.

[4] 侍晔,刘政呈,曹珲,等.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并纵隔淋巴结清扫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刊, 2020(012):055.

[5] 严晟,姜超.经剑突下与经肋间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对照研究[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0, 27(4):4.

[6] 刘彦军.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55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 20(8):3.

[7] 徐艺,崔凤仙,张绍芬,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4):3.

[8] 曹丽,只晓会,张妍,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 25(B1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