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精神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精神病患者;围术期;应用效果
正文
精神科收治的患者主要是患者存在精神性质疾病,而该病的发生会因为患者的思维或者知觉以及情感等多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虽然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单纯的增加了自身的维权意识,对于对精神疾病了解程度存在欠缺,尤其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家属而言,因为治疗多以封闭治疗为主,患者入院期间并无家属负责陪护,患者主要与护理人员长期接触,但因为患者因为精神存在幻觉或者妄想症症,易出现毁物、伤人、自残的行为。而且患者多存在认知障碍,情感相对较为淡漠,因此对于精神病患者应给予有效的安抚,尤其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各类症状改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时间为2022年6月份至2022年12月份,分析两组研究资料,参照组患者年龄在31-64岁之间,均数(44.35±2.15)岁,男性、女性分别为:22例、18例;实验组患者年龄在34-69岁之间,均数(42.32±2.25)岁,男性、女性分别为:27例、13例;细划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研究数分析,P>0.05。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明确患者的病情,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的恐惧,提供相应的心理指导,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手术依从性【2】。实验组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具体包括:1、术前,患者入院后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患者的暴力倾向,对于出现暴力先兆的患者给予重点的防范,制定相应的预防性护理,对于存在暴力倾向的患者应进行隔离,并给予充分的治疗,消除房间内的硬物、异物,避免对患者自身或者他人造成损伤。2、饮食指导,开饭时排队端饭,若患者出现行动不便时,应将其送至患者的手中,指导患者集中在餐厅进食,对于痴呆、高龄或者拒食的患者或者暴饮食暴食、易出现噎食的患者应给予重点护理,指导患者在前排就坐,控制患者的进食量以及进食的速度。对于易导致患者出现噎食的馒头或者蛋黄类的食物,应尽量将其捣碎,放置在稀饭或者汤中泡软后再食物,挑出鱼以及排骨中的异物,出现一般困难的患者给予半流质食物,出现严重吞咽困难的患者可以通过鼻饲进食,依据医生的建议减少药物或者更改药物【3-4】。3、对于吸烟的患者,应建立相应的制度,患者入院时应做好相关宣教,让患者充分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减少患者吸烟的次数,或者指导患者戒烟,无法戒烟的患者,应由护理人员定时、定量发放,特殊的患者应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吸烟,不得让患者私自持有打火机或者火柴,避免出现火患。4、为患者发药时,应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护理人员共同发放,待患者服药后方可离开,同时为患者指导服药的原因以及意义,消除患者对治疗的恐惧【5】。5、术中,协助患者摆放后体位,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为患者做好保暖措施,依据患者的手术部位,给予相应的护理,减少体位的暴露,降低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对于非全麻醉的患者,应与患者有效的沟通,避免患者情绪地这于激动影响手术的进行,协助医生准确传递工具,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手术。6、术后,合理的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提醒患者做好防护,安全管理和护理 做好安全检查,对于杜绝患者将剪刀、玻璃 、绳 、打火机等危险物随身携带,定期做好病房内的安全检查,确保患者的门窗、护栏以及螺丝更为牢固,出现问题后及时维修,避免隐藏危险物品;对于放置热水的位置应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定时开放、管理,避免患者出现烫伤的情况。避免患者出现跌倒的情况,病房的房间内使用防滑的材料 ,确保房间处于干燥的状态,厕所、走廊以及洗漱间的光线足够的充足,并在厕所、洗漱间垫好防滑垫,患者术后身体较为虚弱,应在患者如侧时给予搀扶,对于年龄较大或者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应确保患者的房间靠近护士站,有利于更有效的照顾患者术后的起居,避免患者出现跌倒的情况;患者术后需要给予抗感染治疗,为患者输注抗生素期间,应由护理人员在侧,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避免患者出现拔针的情况,留置尿管的或者其他导管的患者,应妥善固定,避免出现患者私自拔管或者脱管的情况,影响患者的治疗【6-7】。对于躁动或者过于冲动的患者,以及存在自伤行为的患者,应进行分开管理,重点交班,避免术后护理过程中对患者造成言语上的刺激,尽可能满足患者 的合理需求,必要时为患者提供保护性的约束,确保患者术后可以得到有效的恢复,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待患者恢复较佳时,给予相应的生活技能康复,护理人员带领患者进行健身,指导患者唱歌、下棋或者打牌等相应娱乐活动,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每周指导患者洗澡、修剪指甲等,确保患者在术后有效康复的同时,生活能力得到提升。术后可以下地活动的患者,可以集中进行心理护理,并进行行为康复,协助患者分析各类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提醒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术后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护理人员定期了解患者的内心需求,依据患者的问题给予相庆的解答,鼓励患者参加室内活动,积极配合治疗,给予相应的表现,为患者发放奖励、小红心或者口头表扬等,也可以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于未得到奖品的患者应给予积极的引导,争取下取获奖,激发患者的积极性,对于特殊情况的患者可以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治疗,解患者的内心问题,培养患者建立良好的内心素质【8】。
1.3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确患者的NOSIE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涉及到的计量数据使用(n%)表示,数据通过t进行检验。对本文中所生成的数据均使用SPSS20.0数据包进行处理,显示P<0.05 为差异,说明结果有意义。
2 结果
2.1分析两组患者的NOSIE评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评分差异不大,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更佳,患者的症状改善的更佳,P<0.05。
项目 | 参照组(n=40) | 实验组(n=40) | t | p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社会能力 | 21.89±3.58 | 28.12±3.57 | 22.13±3.31 | 36.15±3.74 | 21.94 | <0.05 |
社会兴趣 | 18.02±3.36 | 20.16±3.14 | 17.85±3.05 | 28.32±3.12 | 22.15 | <0.05 |
个人整洁 | 22.06±3.08 | 25.14±3.02 | 21.64±2.89 | 32.02±3.17 | 21.32 | <0.05 |
激惹 | 11.76±2.85 | 9.07±2.08 | 11.29±2.76 | 7.26±2.58 | 5.37 | <0.05 |
精神病表现 | 8.26±2.74 | 7.03±2.25 | 8.14±2.78 | 5.16±2.39 | 6.26 | <0.05 |
迟缓 | 11.14±2.65 | 7.53±2.57 | 11.06±2.57 | 5.46±2.03 | 4.61 | <0.05 |
抑郁总消极因素 | 6.31±1.74 | 28.59±7.64 | 37.25±6.28 | 20.93±7.75 | 22.04 | <0.05 |
总积极因素 | 37.45±6.74 | 73.39±6.12 | 61.62±5.67 | 96.78±6.04 | 49.35 | <0.05 |
总分 | 98.85±12.12 | 101.95±12.58 | 98.85±12.12 | 117.38±10.33 | 45.03 | <0.05 |
2.2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照组40例患者,出现自杀患者的数量为1例,上 比2.50%;伤人患者的数量为2例,占比5.00%;坠床以及坠车患者的数量为2例,发生率为5.00%;意外拔管患者的数量为2例,发生率为5.00%;撕脱敷料患者的数量为3例,占比7.50%;出现切口感染患者的数量为3例,占比7.50%;
实验组40例患者出现自杀患者的数量为0例,占比0.00%;伤人患者的数量为1例,占比2.50%;坠床以及坠车患者的数量为0例,发生率为0.00%;意外拔管患者的数量为1例,发生率为2.50%;撕脱敷料患者的数量为1例,占比2.50%;出现切口感染患者的数量为0例,占比0.00%;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
3 讨论
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住院手术治疗会增加患者出现恐惧的情况,加患者受精神因素的影响,配合度不高,易出现自伤、伤人或者走失等行为,而手术结束后,会出现感染或者拔管等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的行为,因此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十分重要,预见性护理,通过患者入院后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效果,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积极与患有效的沟通,明确患者的内心需求,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预见性护理,是一种坚持预防为主的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既有效的关注了患者的病情,同时对患者所在的环境、生理以及心理需求均得到了有效的满足,该种护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充分将临床的常规护理以及精神疾病的专科护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促进了患者的恢复【9-10】。
精神病患者对手术本身具有较高的恐惧行为,护理人员通过预见性的护理,提前对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有效的预防,使得护理人工作走向了主动性,避免了患者出现暴力的情况,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改善了患者的相关行为,避免了患者出现暴力的行为,本文通过对精神病患者在围术期提供预见性护理,充分改善了患者的生活技能,并对患者的日常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患者的社会能力呈现上升的趋势。
在精神科的工作中通过预见性思维的建立和有效的培养,使得患者的诊疗环境更为安全,避免了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对于精神科患者来说,在围术期间通过预见性护理,使得患者的手术治疗的依从性得到提升,降低患者术后出现不良事件的机率。对于特殊的患者给予特殊的照顾,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了患者的机体恢复,使得患者不论是心理亦或者是生理以及社会、精神层面得到有效的评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杨信花.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防范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5(22):1.
[2]许芳,王兆芹.预见性护理在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 2019, 31(21):3.
[3]王建梅.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防范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6):2.
[4]王小露,张旭.预见性护理在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中的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 8(5):1.
[5] Isabelle R,Josephine H,Jürgen Z, et al. [Person-Centered Psychosocial Complex Care for People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Cross-Sectoral Care Model at a Psychiatric Hospital].[J]. Psychiatrische Praxis,2022.
[6] 张萍.预见性护理,责任制整体干预对策结合作业疗法在精神疾病患者康复训练中的临床疗效研究[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010):003.
[7] 关丹.预见性护理对降低精神疾病患者发生冲动行为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38):2.
[8] 张萍.预见性护理,责任制整体干预对策结合作业疗法在精神疾病患者康复训练中的临床疗效研究[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 3(10):4.
[9] 倪晋,吴红华,汤婷婷.精神病女性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降低住院期间暴力行为发生率的效果分析[J].常州实用医学, 2022(002):038.
[10] 陈泽群、黄菊娟、姜建茂、曹允贞、陈泽英、吴广兵.预见性护理在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 2020, 27(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