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拉理念下建筑工程概预算混合式课堂教学
摘要
关键词
课程思政;建筑工程概预算;推拉结合;混合式课堂
正文
在全国高校开始将思政政治理论课程融入到专业课程背景下,大家思考如何将各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结合,深度挖掘专业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把思政教育更有效的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1]。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生硬的强加思政教学,很容易造成两张皮问题[2]。本文在思政课程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背景下,同时从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维度,以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为目标,探讨推拉结合教学模式在建筑工程概预算混合课堂中的应用,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造价人才提供借鉴模式。
一、 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现状
(一) 专业课课时少,教学任务重
建筑工程概预算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技术交叉学科课程,是高等院校工程造价和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而课程教学内容又主要包括工程造价的构成、工程定额、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建设项目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建设项目工程量清单计价以及建设项目工程量清单计量等主要章节。课时较少,专业知识点较多,再加上思政教育内容,给专业课教师课程内容安排上带了巨大挑战。
(二) 专业课教师思政能力不强
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的规划和时间安排上占有优势,在本校的课程安排上,学生在学习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已经完成了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虽然这给专业课教师安排思政教育提供了时间上的优势,但专业课教师思政能力不强是一大劣势[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教师,具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比如通过设定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道德内化,这也是一代代思想政治学者们不断完善和创新的效果。专业课教师应开展与思政课程专业教师合作,在课堂教学前有效的“拉”相关思政资源,才能更好的在课堂中和课堂后“推”给学生。
二、推拉理念下建筑工程概预算混合式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以“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为例,通过采用线上和线下混合课堂的教学形式,把课堂教学活动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进行推拉结合分析。设计课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课中和课后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推拉结合教学模式。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通过指引、检查、评价和反馈,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实现专业技能的提高。
(一) 课前
在课堂教学前,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充当“推”的教学主体角色,还要体现“拉”的学习主体角色。由于角色的双重性,专业课教师首先要进行自我能力的提高。在此过程中,专业课教师一般有两种行为。第一种是备课习惯,这种行为是一种被动的提高过程,并不能完全解答学生提出的疑惑,对于教师来说是“推”。第二种除了包含第一种“推”的内容,还要根据需要与思政课程专业教师合作,通过“拉”入思政课程专业教师进入在线课堂或是与专业思政教师分享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资料,这种学习过程对教师来说是“拉”。学生通过提出相关疑问,由专业课教师或思政教师来解答,这种“拉”的自我提高或合作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更有利。同时专业课教师在充当教学主体时,作为“推”的一部分,除了上传专业课教学课件,还需要上传融入思政元素的视频案例等其他网络教学资源到超星学习通等专业学习平台。学生通过观看线长学习视频、教学PPT,获取课前知识,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通过回答互动的方式以及通过在线测试反馈的结果来跟踪学情,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安排提供参考。
(二) 课中
为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现象,采用同步化课堂管理策略。根据课前在线测试和交互问答情况进行学情跟踪。同时差异化分组也能实现小组内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互换,实现合作学习,这也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拉”的一种体现。通过学情跟踪,面对全班学生,对课程重难点重新梳理和讲解,以及实训演练,如广联达计量和计价软件等软件和知识点的结合,让学生清楚软件的使用,实现教学主体“推”的作用,为学习主体课后“拉”打基础。在整个线下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拉”为主,教师的“推”为辅的推拉结合教学模式。
(三) 课后
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不像其它的理论课程,既要懂理论又要会实践。由于课堂教学时间较短,单单课堂上较短的实训操作练习无法实现技能的提高。通过开放实训机房,学生可以根据自由时间来进行课堂内容的训练和强化,通过实践,让学生自我发现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或是向专业课教师询问的方式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这就是学习主体的“拉”。但教师必须设定实训训练的时间段,学生必须在教师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完成,这就是教师教学实施过程的“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微信,QQ群,超星学习通网络学习平台发帖等形式来解答学生遇到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这种课后督导、补习和及时跟踪可以达到因材施教等个性化教学效果。
三、结语
以建筑工程概预算混合课堂的教学过程为主线,通过改进“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课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课中和课后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推拉结合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混合课堂的尝试让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学生充分利用柔性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学生和教学平台的不断融合,教学过程的设计还需不断改进,教学效果还需不断检验,这样才能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造价人才提供更好的借鉴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建祥, 等. 课程思政背景下CAD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1, 38(10): 119-123.
[2] 杨雪莱, 杨学东.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助力“金融学”课程思政[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19(08): 149-151.
[3] 魏雨, 等.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探索——以化学反应工程课程为例[J]. 高教学刊, 2022, 8(32): 1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