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进程中的街道景观设计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城市更新;城市肌理;街道景观设计;设计探究
正文
引言:
我国城镇化进程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逐渐推进,各地进行快速化、规模化的城市更新。现阶段已经由“大拆大建”推倒式的重建方式逐渐演变至当下顺应城市肌理,有秩序、有逻辑、有规律的城市有机更新。
街道是城市空间中最为直接感知的场所,反应城市发展方向、展现城市形象以及关系城市居民生活体验。良好的街道景观环境能够吸引商业投资、促进人才流入,对城市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更是城市更新的重要角色。
1 城市更新再认识
城市更新自古就有,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以及不同政策背景下,城市更新的概念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而当代城市更新的概念和理论发展则与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相伴而生,大抵可以追溯到“二战”后的欧洲[1]。从城市更新的历程来看已从解决单一问题向多元化发展为主,提倡保护、提升、有机、多元,因地制宜,关注社会现象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腾飞,带动各地城市的快速发展与扩张。近年来随着新区建设、卫星城布局城镇化水平达到一定量级,城市边界的扩张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城市的发展必将进入向内调整的更新阶段。更新不光要满足物质层面的需求,还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文脉的传承,做到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有机更新。
2 城市更新进程中街道景观设计
城市街道的景观设计是一个城市规划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城市形成时能看到街道的意义并富有强烈感情的,主要是拉丁民族,盎格鲁撒克逊人次之,日本人可以说最差。特别是意大利人,街道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只是为了交通,而是作为社区存在的[2]。它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而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有一些重要的原则需要被遵循,以确保设计的效果和质量。
2.1立足城市肌理设计
城市肌理能够反映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社会和风貌,是城市空间的物理和文化基础,包括城市空间的布局、建筑风格、街道网络、绿化空间等方面。在发展的进程中一味追求城市化率,片面扩大城市规模都会对城市的肌理造成破坏。“大城市病”由此凸显,造成人口密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社会问题突出等,街道空间就是集中反应上述各种病症的前线。
针对街道景观设计,首先要明确它不仅是人们穿行的道路,更是城市的面孔和文化展示的窗口,其空间的规划与营造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需要重视街道的空间设计,为城市更新增添亮丽的景观。其次在设计构思过程中要尊重历史、传承文化将其融入城市肌理、延续城市记忆。同时关注周边环境也是设计的关键,考虑周边风貌、高度、色彩,使街道空间与城市框架形成有机连接,展现统一而和谐的城市风貌。最后将融入城市肌理的街道作为设计目标,要选取与城市外部形象相契合的整体营造原则,促使街道景观设计与整体的城市环境建设相结合[3]。通过创新设计、生态理念以及文化元素融入等打造一个舒适、愉悦的生活场所。
2.2 加强功能结构设计
街道作为城市的线性空间,具有重要的形态和功能特征。线性的布局贯穿整个城市,沿途连接各个功能区域。其更新设计在充分考虑城市整体发展的前提下,要注重与周边空间的衔接与布局,综合考究“点线面”空间联动的功能结构。
首先,要注重与周边现状商业与休闲的结合。通过优化商业街区,为市民提供购物、娱乐和休闲的场所,营造繁华而又舒适的氛围。同时为了提供更多的休闲空间,可利用建筑退让空间建设街头公园、休闲广场等开敞空间,为市民提供休息和交流的场所。其次,街道的景观需要突出文化特色,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采用地域特色的建筑元素、文化符号和艺术装饰,营造具有城市独特风情的立面景观。强化场所认同感,凸出精神层面的结构体系。
2.3关注空间实用性设计
城市更新进程中,街道景观设计的实用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实用性的设计应考虑到街道的功能。街道不仅仅是通行场所,还承载着众多社会活动和公共设施,因此街道的设计需要充分满足市民的日常需求。例如,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人行步道和自行车道,确保出行安全;关注无障碍建设、合理设立休闲区、布局配套设施等,这些实用化的设计使街道更加匹配市民的生活需要,提升城市便利性和舒适度。其次,街道景观设计的实用功能还应注重美观性,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在具体设计中考虑街道的整体布局、绿化植被的选择、路灯和广告牌的样式等因素,提升城市友好度,渲染场所氛围感。
2.4因地制宜多样化设计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首先应注重人性化,以确保设计的结果符合人们期望。例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通行的便利性,设置坡度适宜的人行道;充分考虑空间属性,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充分考虑沿街立面,选择合适的树种以及栽种方式。在形式和功能方面从不同角度满足人性化设计。
精神内涵方面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设计师应该在设计过程中融入这些元素,保留城市的独特韵味和特色,避免出现“千城一面”。探索在延续历史文脉、保存建筑特色的同时,通过城市有机更新将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成为集文化消费、休闲消费、体验消费于一体的风情街区[4]。
功能形式在“人本主义”思想下结合延展精神内涵的场所化设计,街道更新已有了质的变化,从单纯的表面物质更新发展成为集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元层面的协同更新。
2.5坚持绿色生态设计
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要,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应该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设计师应该考虑街道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策略保护生态环境。首先依据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道路系统,设置绿化中分带的形式,尽可能利用植物栽种营造绿色网络,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关注通行视觉舒适度。其次关注侧分带的布置,合理划分路权提高空间安全性。有城市绿线的区域可依托周边环境布局袖珍花园,增加停留空间,提升街道景观的互动性,创建更具社交性的共享社区环境。
在绿化品种选择方面,确定绿化街景的规模、数量,同时还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与当代人的审美,选择合适的植被进行绿化街景造型设计,让绿化街景能够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5]。重视乡土植物的运用,关注植被适地性和季相性,植物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增加城市的生态多样性,选择适合的植物降低管养难度,定期维护即可,确保景观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街道景观设计在城市更新进程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可以为城市营造出独特的风貌和标志性形象,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城市更新中应该重视街道景观设计,合理规划和营造出人们喜爱的城市生活空间。只有如此,城市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变得更加宜居、宜人。
参考文献:
[1]唐燕,杨东,祝贺.城市更新制度建设[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2.
[2]芦原义信(日),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22.
[3]胡治锴.城市更新进程中的街道景观设计探究[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3,3(13):177-179.
[4]秦虹,苏鑫.城市更新[M].中信出版社,2018:39.
[5]李筱慧.城市更新进程中的街道景观设计[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05):8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