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解析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高文翠

宁夏众业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750000

摘要

概预算在建筑工程领域占据着比较关键的地位,具体指针对工程项目前期可能所产生的各样费用和定额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为后续的工程成本投入以及施工规范提供一定的参考。而工程造价也是一种与资金成本有关的重要管理内容,其通常根据建筑体系中所包含的不同施工阶段和工艺,规范开展适合的造价和相关的管理工作。两者之间通过有效结合,能够确实保证建筑工程有关的资金投放以及使用更规范。且在合理控制成本预算风险的前提下,促进整个建筑事业实现稳定而有序地发展。本文分析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解读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要点,重点探讨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与工程造价控制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概预算编制质量;影响

正文

一、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一)价格波动方面的影响

建筑的大规模化发展决定了工期的逐渐延长,以及所涉及的材料类型也越发复杂,数量逐渐增多。这就导致在具体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期间,因为周期长、范围广、类型多等因素,导致所涉及的施工材料在价格方面的波动现象比较明显。而现有的概预算编制理念和工作形式,并未考虑市场价格波动这一因素。在建筑工程开展前期,围绕价格参数进行概预算编制和规划,缺少一个跟踪性的调查以及动态化的调整。致使在建筑工程进行期间,因为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而导致价格呈现出明显的波动,这对于规范的完成造价管理工作十分不利。

(二)设计方案方面的影响

设计方案是否规范以及在造价方面的设置是否合理,关乎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同时对于切实保障工程的综合品质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然而,就目前来讲,因为建筑工程环境逐渐趋于复杂化的形势发展,其在具体施工进行期间,很容易面临工程方案出现变更的现象。而概预算的处理当下表现出的灵活性相对较差,未能够根据方案设计内容形式转变而做出及时调整。导致在材料采购方案以及预算规划方面缺乏一定的不合理性,未能够全面契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环境和具体的造价管控要求。

(三)数量计算方面的影响

现有的概预算基础理论以及具体的工作形式整体来讲比较落后,未能够有效适应新时期背景下所提出的建筑造价综合管控要求,缺乏动态性与灵活性特征的彰显与突出。导致在复杂化多工艺的施工环境下,现有的概预算编制在内容上相对比较片面,同时所设置的参数以及具体的编制方法与真实的建筑工程环境逐渐偏离。不仅影响了整体的编制效率,同时对于概预算编制结果的精准化保障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再加上关于概预算的处理方法和技术层面也具有一定的桎梏性,这显著局限和阻碍了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的有序推进。

(四)工程变更方面的影响

受到规模和环境等各项因素影响,当前的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建设期间表现出较强的变更性。这就导致建筑工程进行期间可能因为变更隐患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对于建筑单位的经济保障以及整个工程事业的有序推进都十分不利。而传统的预大预算编制通常是提前准备好的,具有一定的不灵活性。静态的概预算编制成果,无法适应变更后的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以及对资金配置所提出的新要求。如果一味地延续传统的编制方法和技术手段,将导致其在造价管控方面的成效受到影响,也不利于工程成本隐患的综合控制。在深入分析概预算对整个造价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之后,建筑单位需结合当下的建筑工程概预算工作情况,深入分析现有问题的诱因。然后才能够对症下药,科学探索有效而具有一定实践性的解决举措。

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要点分析

(一)施工前管控

在施工前期做好造价管控,对于保障建筑工程资金安全配置,以及降低工程整体成本风险所具有的影响意义比较显著。在该阶段管控人员需要立足于建筑工程项目具体要求,深入分析可能影响造价结果的具体因素,从资金配置、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有效分析。结合建筑工程项目规模、施工环境以及质量要求等对具体的财务数据进行科学统计与分析,并综合具体的决策方案做好建筑工程预算方案科学配置,这样能够保证在工程建设期间合理设置预算方案,从而为后期建筑工程建设期间的造价管控工作提供重要的行动参考。

(二)项目设计和招投标环节的管控

项目设计与招投标也是建筑工程体系中的重要结构组成,同时对造价管控工作也具有严格要求。对此,相关单位需要建立起正确的管控观,科学、有序地落实管控工作。首先,在设计阶段,遵循战略统筹的原则,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对具体的造价方案进行科学配置,根据图纸方案就材料的型号、规格和数量进行明确,科学设置预算配置方案,做好成本管理,这样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项目资金配置更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同时,在招投标环节,相关单位也需要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管控工作。要制定完善性的审计体制,严格规范建筑工程招投标环节的工作流程,对具体的执行标准加以明确,从而保证所开展的招投标管理工作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三)施工阶段的管控

在建筑工程施工进行期间,相关单位需要端正对造价管控工作的思想认知。遵循国家所提出的战略方针,对具体的管控工作进行科学设置。从而保证所落实的造价管控工作更符合规范,也能够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控工作的综合实施效果。在实际管控期间能够及时发现在建筑工程施工进行期间所存在的成本风险,并科学预算与统计分析,灵活调整管控方案,从而保证所开展的造价管控工作具有较强的可执行性,与实际的施工环境更加契合。在该阶段具体实施造价管控期间,需要立足于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情况,确定具体的管控要素。一般情况下,建筑单位可以从环境、人员、材料等几个方面出发进行科学分类,然后遵循分级、分模块的管理原则,科学开展建筑工程造价管控工作,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变化以及不同阶段的施工作业要求,灵活调整管控方案,从而全面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管控处理和实施效果。

(四)竣工阶段的管控

在竣工阶段,建筑单位需切实关注造价管控工作的科学落实,加强竣工管理与验收工作。在该阶段,组织技术和管理人员对具体的工程量进行有效统计,然后依托智能化的技术载体进行统计,有效分析在竣工的建筑工程项目成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包括所出现的变更风险。立足于具体的合同管理机制对工程变更的负责主体加以明确,加强多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关系,共同决策和制定科学的补救方案。在明确以上管控工作要点之后,建筑单位需要根据新时期建筑工程在造价管控方面所提出的具体工作要求,科学改进管理措施,从而保证所开展的建筑工程造价管控效果更突出。

四、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与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一)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的优化措施

1.健全工程概预算机制

在概预算编制处理领域,为切实发挥其对工程造价的积极影响,建筑单位务必要转变以往的编制思想,正确看待现场环境对于建筑工程编制工作规范落实,以及提高整体编制精准性的重要影响。然后督促相关工作人员把握工程现场的环境,以及通过全面而深入的调解,了解具体的环境参数。以此为基准,就概预算的编制内容以及执行标准进行科学设置,从而保证所落实的编制工作在具体的实践方面呈现出较好的效果。也能够切实保证最终所呈现的编制结果,更符合建筑工程在造价领域的综合管控要求,为接下来的建筑工程施工以及资金的配置奠定一定的信息参考。在建筑工程进行期间,需督促编制人员与技术人员之间进行深入沟通。通过有效配合了解工程现场环境,以及在材料、技术工艺、机械设备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从物料的采购运输以及工艺的实施、设备的引进等多个层面进行概预算的统筹分析。做好预算与造价之间的协调统计与规划设置,以保证接下来所实施的造价管控工作具有一定的覆盖面。

2.规范预算方法做好价差调整

在概预算工作领域,关于预算方法是否科学合理,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单位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充分发挥这一要务给造价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建筑单位需积极适应新时期的建筑市场发展趋势。在复杂化的环境下,总结和创新出比较优越且具有一定实践性的预算方法。并督促工作人员积极的转变自身的编制思想,遵循灵活性、动态化的原则,结合不同环境下的建筑工程环境以及各个阶段的施工工艺,就具体的编制要素和预算方法进行合理的革新。并在整个实践进行过程中,要全面关注和考量当前的建筑市场环境,了解不同工艺进行期间材料价格的波动情况,然后灵活调整。进而保证所构建的编制方案与建筑工程进行期间的各个工艺要求,以及财在预算成本方面所提出的实施标准更加的契合。在进行价差调整时需严格遵守国家所制定的法规,并结合在建筑工程建设期间所制定的合同机制,按照常规的标准进行价差的处理。

3.构建工程概预算智慧系统

建筑工程环境的复杂化以及项目的大规模化,导致了概预算工作在具体实施时,所面临的项目以及内容也更加复杂、多元。为了切实保证预算编制的工作实效性,突出编制结果的精准性特点,建筑单位在针对该要务进行施工处理期间,需重点认识信息化技术所具有的辅助功能。结合具体的编制要求,针对不同的施工工艺以及对应的概预算处理要求进行深入的剖析,然后设置智能化、模块化的概预算编制体系。从设计、修正、施工图、施工几个层面着手,就相关的概算处理方法进行优化设置,以保证所得到的参数以及关于成本预算的设置更加的科学合理。不仅如此,还需将这一模块的主要内容与建筑工程全过程的造价工作进行有效衔接,构建智能化的数据统计和管理中心。以便在具体实施工程建设期间,管理人员能够通过数据的自动检索和智能剖析,了解建筑工程的变更情况以及所存在的成本风险。然后及时地对具体的编制内容进行灵活调整,提高其与建筑工程造价要求和实践标准之间的适应性。

(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优化措施

1.构建完善性的造价管控机制

为针对建筑工程做好造价管控工作,相关单位需要先全面了解和关注国家在建筑工程建设上所提出具体的战略方针,确定具体的管控要求。之后,结合所负责的工程项目明确掌握具体的造价管控目标,确定造价管控工作的实施要素,及时发现在造价管控工作方面所存在的局限性问题,然后不断补充和丰富管控内容,从而保证所开展的建筑工程造价管控工作具有较强的覆盖面,也能够充分发挥管控机制所具有的参考和支撑作用,从而保证管控人员能够科学、有效地开展相关的管控工作。在进一步完善管控工作机制的同时,还需要在具体的管控思想上进行有效更新,将精细化的管控思想深入贯彻下去,关注全过程的管控原则,对造价管控工作进行细化安排,从而拓展覆盖面,避免因出现管理漏洞而严重制约建筑工程的高效能与高品质发展进程。

2.建立现代化的造价管控体系

在具体实施管控工作期间,建筑单位需要在具体的管控工作体系上进行合理优化。首先,要在资金上加强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将BIM等技术手段合理应用到建筑工程造价管控工作当中。立足于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要求,依托该技术进行合理建模,利用计算机智能录入具体的参数信息,构建三维、立体的工程模型。方便管理人员在直观观察的过程中,对具体的造价方案和成本数据进行有效统计,这样能够全面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控工作整体的实效性,也能够保证造价管控工作在实际实行期间更加便捷,合理控制在建筑工程造价投入方面的成本风险。

3.加强管控人员专业素质建设

在具体实施造价管控工作期间,建筑单位需要从管控人员队伍建设出发加强执行力度。要关注新时期建筑工程有效建设在造价方面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发掘先进的管控思想,针对精细化的管理观念进行深入渗透和宣传。从而让管控人员能够形成端正的管理意识,并以更规范而高效的状态完成造价管控处理工作。同时,积极组织培训活动,针对管控人员在执行具体管控机制,以及操作现代化管理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的管控举措,合理制定管控方案,给予管控人员正确的思想指导,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整体的职能素养。

4.做好造价管控审计与监督

在具体实施造价管控工作期间,建筑单位需要根据建筑工程具体实施要求,就内部审计和监督工作加强创新力度。首先,要根据国家所提出的造价管控标准制定完善性的监督体制,针对造价管控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提高整体的审计力度。这样一来能够及时发现在建筑工程造价管控具体实施中所存在的不良风险,确定具体的隐患类型,然后结合以往的管控经验,以及依托全新的战略法规对具体的建筑工程管控实施举措进行科学规范。

结论:综上所述,在负责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期间,建筑单位需从成本管理角度出发进行科学设置。因为大多建筑工程周期长,且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在资金配置上具有较高要求,倘若在施工建设期间如果预算成本工作处理不到位,很容易诱发造价风险。因此,建筑单位需要对概预算编制及造价工作提高管控的思想重视,并全面落实全过程的战略思想,对具体的管控工作举措进行合理优化,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吴莲.浅析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中国住宅设施,2018(5):86,70.

[2]马晓朋.概预算编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实际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0):16-17.

[3]郭丽娟.工程概预算与工程造价的控制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5):17-18.

[4]何辉.浅析施工图预算编制管理[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8(6):45-46.

[5]蔡奇良.探讨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26):176.

[6]杨宁.关于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J].安徽建筑,2018,24(6):352-353.

[7]陈丹玲.概预算编制质量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0(18):36-3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