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化教学的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期刊: 世界·教育前沿 DOI: PDF下载

蒋廖芳

广西荔浦市荔城镇初级中学546600

摘要

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体验化学过程、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实验操作能力也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参与化学实验、探究化学规律的必备能力。对此,项目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解决能力。将项目化教学引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关键词

初中;化学;项目化教学;实验操作能力

正文


化学实验是初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操作能力。然而,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通常以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简单的实验操作为主,未能深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将项目化教学逐渐引入初中化学实验教育中,以促使学生更广泛、深入地掌握实验操作能力。对此,本文旨在探讨项目化教学在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机制和路径。通过实际的实验项目,学生积极参与各个环节,这种实际操作不仅强化了他们的化学知识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实验操作的核心技能,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项目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项目化教学的实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包括教师的培训和实验设备材料的准备。这对于教育体系和学校来说可能构成一定的负担。因此,在资源匮乏的地区,项目化教学可能难以有效实施,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充分的实验经验。

其次,项目化教学要求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深入参与实验项目,这可能导致理论知识的覆盖面受到限制。如果过度侧重实际操作,学生可能会缺乏对化学原理的深刻理解。

另外,项目化教学侧重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这对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出了挑战。对于部分学生,特别是在学习方法和团队协作方面较为薄弱的学生,可能需要额外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他们能够充分参与项目化教学。

最后,项目化教学的评价方式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传统的笔试评价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在实验项目中所获得的能力和知识。因此,需要研究和引入更多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口头报告、实验报告和项目成果展示,以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而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项目化教学是一种有潜力的教学模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资源分配、教学策略、评价方式以及学生的特点,以确保项目化教学能够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为其综合素养的培养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二、初中化学实验项目化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项目任务

选择合适的项目任务是初中化学实验项目化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项目任务的选择应当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最大的教育益处。首先,项目任务应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明确所希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理解。其次,项目任务的选择应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技能水平有限,因此项目任务应当具有适当的难度,既不过于简单以至于无益,也不过于复杂以至于无法完成。另外,项目任务的选择还应考虑实验室设备和材料的可获得性。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可能会限制项目任务的选择。因此,教师需要在实施策略中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可用资源,以确保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最后,项目任务的选择还应考虑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师需要明智地安排项目任务的时间,以便将实验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的知识与理论教育相互补充。

例如,学生在学习“空气的成分”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选择“研究空气组成”这一项目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学生需要通过点燃蜡烛、燃烧木片、加热碳酸钙等方式,观察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和结论。通过这样的项目任务,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空气组成的基本知识,还可以锻炼实验操作的技能,如使用火柴、蜡烛、试管、集气瓶等实验器材,调节火焰大小和温度,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等。此外,学生还可以培养实验探究的能力,如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这样的项目化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明确项目实施步骤

明确项目实施步骤是初中化学实验项目化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实际教学中,为确保项目的有效实施,教师需要细化并明确定义实施步骤。首先,教师应明确实验的目的和预期结果,以便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方向。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实验的重要性,同时也确保他们的行动能够聚焦在特定目标上。其次,实施步骤需要明确定义实验设计,包括材料、仪器和条件的选择。这不仅有助于提供安全的实验环境,还能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明确的实施步骤还需要包括操作顺序和相关的实验技巧。教师应向学生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以阐释实验步骤和技术要点,从而降低实验误差和提高实验质量有助于科、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技巧。此外,教师在明确实施步骤时还需要考虑时间分配。这意味着要合理规划每个步骤所需的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并掌握实验的关键内容,同时不浪费过多时间。最后,明确的实施步骤需要关注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教师应鼓励学生详细记录实验数据,以及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有助于学生培养科学推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

例如,学生在开展“制取氧气”这一课的“氧气的制法”这一项目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们确定项目目标:制取氧气并观察其性质,其次,学生们可以设计项目方案,如选择合适的反应物、仪器和方法来制取氧气,如使用过氧化氢和锰氧化物,或者使用加热的二氧化锰。最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们:按照设计好的方案,准备好实验器材和试剂,按照安全规范进行实验操作,同时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通过这样的步骤,学生们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合作下,真正的体验到实验探究的过程,有效的提高了学生们的实验操作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一举多得。

(三)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在初中化学实验项目化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全面评估学生的学术成绩,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实验技能。对此,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传统的笔试评价可能无法全面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因为它主要强调书面知识。通过采用口头报告、实验报告、小组讨论和实际实验表现等多种评价方式,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展示评价等。自我评价可以是学生根据实验操作的标准和要求,对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同伴评价可以是学生之间相互观察、交流和评价,以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师评价可以是教师根据实验操作的目标和指标,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表现进行客观和公正的评价;而展示评价可以是学生将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以报告、海报、视频等形式展示出来,接受其他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和反馈。这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实验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学生在项目化教学中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项目化教学在提高初中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方面的作用机制

(一)知识内化作用

知识内化作用是项目化教学在提高初中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方面的关键作用机制。项目化教学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通过实际的实验项目,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加强知识内化的过程。对此,项目化教学强调实际问题解决,将化学知识置于实际背景中,让学生在实验项目中面对真实的挑战。这使学生不再仅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需要主动运用已学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通过这个过程,化学知识开始内化,融入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中,而不再仅仅是抽象的概念。

(二)技能形成作用

技能形成作用是项目化教学在提高初中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机制。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分析和结果呈现等各个环节,这种实际操作不仅促进了学科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实验技能,促使其内化化学操作的核心能力。对此,项目化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设计和执行。在实际项目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材料、控制实验条件,这些操作都需要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通过设计和执行实验,学生培养了实验技能,包括实验计划和操作的能力,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实验操作水平。

(三)能力培养作用

能力培养作用是项目化教学在提高初中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方面的重要机制。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不仅仅获取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广泛的实验操作技能,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实际实验操作能力。对此,学生除了需要亲自设计和操作完成实验之外,还需要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绘制图表和得出结论。这些操作也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的解释能力,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对化学现象和原理的深刻理解。再有便是,在团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分工协作、互相支持和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最后,学生需要向同学和教师清晰地表达实验结果和结论,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由此观之,项目化教学对于培养初中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通过对实验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估,可以发现项目化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这也为初中化学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对此,本文强调了项目化教学的明确实施步骤,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知识内化作用和技能形成作用等关键机制。这些机制相互作用,使学生在实际项目中不仅仅获得了化学知识,还培养了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团队协作和结果呈现等多方面的实验操作技能,可谓是一举多得。然而,项目化教学并非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其成功实施需要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资源的支持。因此,加强教师培训和资源投入也是重中之重,以确保项目化教学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朱红娟.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项目式学习[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 2021(11):2.

[2]黄躬芬,陈思滔.基于AI学智能教学平台的初中化学项目化学习实践研究 ——以"碳循环和低碳行动"的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 000(008):15-18.

[3]何惠萍.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项目式实验教学路径探赜[J].新课程研究, 2021(4):36-37.

[4]符爱琴周晓燕.初中化学微项目化学习课程的构建研究——以项目"皮蛋的制作"为例[J].化学教学, 2022(1):32-3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