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建筑钢结构造价的因素及控制方法
摘要
关键词
影响;建筑;钢结构;造价;因素;控制
正文
前言:相较于传统的建筑结构,钢结构的外形更加的美观大方,且施工的工期短,在资源再利用上具有很大优势,但是如此美观、方便、快捷的建筑结构,造价成了人们较为关心的话题,能够在控制钢结构的造价在一定的范围内又将钢结构的技术优势充分发挥是很多钢结构企业的重点研究对象。影响建筑钢结构造价的因素涉及自然环境因素、材料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合理的决策和管理,以确保建筑钢结构的安全和经济。
1建筑钢结构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建筑钢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具有承重能力强、建造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在建筑项目中,构建一个稳定可靠的钢结构是关键任务之一,而控制和评估钢结构造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首先,钢结构在建筑项目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构建钢结构所需的人力、材料和技术投入均会对造价产生直接的影响。正确评估钢结构的造价有助于项目的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针对大型建筑项目来说,准确估算钢结构的成本有助于管理层及时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并提前解决可能出现的项目资金短缺问题,进而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其次,了解钢结构的造价有助于优化设计方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对钢结构造价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设计师在设计初期就考虑到钢材的成本,从而在材料选择、结构配置等方面作出合理的决策。通过合理优化设计方案,在不降低安全性和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钢结构的造价成为可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影响建筑钢结构造价的因素
2.1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地震、风力、温度以及湿度等。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建筑钢结构的安全和稳定。例如,在地震活跃地区的建筑钢结构需要更加坚固和抗震,这将增加施工成本。同时,极端温度和湿度条件可能会对钢材的性能产生影响,从而需要选择更耐候和防腐蚀的钢材,这也会对造价产生影响。
2.2材料因素
建筑钢结构的材料因素涉及钢材的种类、规格和质量。不同种类的钢材具有不同的特性和价格,例如,碳素钢和合金钢具有不同的强度和耐久性。此外,钢材的规格和质量也会影响建筑钢结构的造价,例如,更高强度的钢材需要更高的价格。在设计和选择钢材时,需要根据工程需求和预算做出适当的选择。
2.3人的因素
利润最大化的前提是成本的控制,成本控制最主要的因素在于沟通成本。在整个钢结构工程造价过程中,需要许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配合过程,项目经理与技术人员的沟通、技术人员与造价人员的沟通等等。
3强化建筑钢结构造价控制的策略
3.1加强钢结构设计
钢结构作为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高刚度、轻质化等优点,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钢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结构材料,以降低造价。钢材的选取是钢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应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钢材种类和规格。在选材过程中,可以考虑使用低合金钢材,其性能与普通钢材相近,但价格相对较低[1]。还可以考虑采用回收利用的钢材,以节约成本。其次,合理设计钢结构的几何形状,也可以降低造价。设计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设计,不仅增加了材料使用量,还增加了造价。在结构设计中,应根据实际荷载情况和安全要求,合理确定结构杆件的截面尺寸和布置方式,以最小化结构材料的使用量,从而降低造价。此外,还可以尽量减少钢结构的复杂性,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
3.2建立健全全造价管理体系
强化建筑钢结构造价控制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一环。为了有效控制钢结构的造价,建立健全全造价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加强项目前期的造价管理。在项目选址和规划阶段,要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和技术方案比选,降低项目风险和成本。还应积极开展技术经济分析和投资回报率评估,确保项目的经济可行性。通过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建筑钢结构的投资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控制[2]。再者,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管控。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优化设计方案,通过选用合理的结构形式、节约材料用量等方式,降低钢结构的造价。对设计变更和工程量的核算要及时准确,避免因设计变更而导致不必要的造价增加。加强设计部门与造价部门的沟通协作,确保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达到预期目标。其次,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管控。施工过程中,要加强供应链的管理,提高采购、加工、运输和安装的效率,降低造价。合理组织施工生产,优化施工工艺,控制工程进度,防止不必要的工期延误和增加的人工成本[3]。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减少因质量问题而带来的后期维修成本。再次,加强项目竣工和运营阶段的造价管控。项目竣工后要及时进行招投标控制,避免因招标方式不当导致的造价过高。在项目运营阶段,加强设备维护和能源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和监测机制,及时掌握项目运营成本的动态变化,为后续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最后加强项目部人员和公司造价人员的沟通。
3.3加强材料控制
由于材料价格的波动、质量监管不严及钢材损耗等问题,建筑钢结构的造价控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钢结构造价中材料约占钢结构总造价的60%左右,为了更加有效地控制建筑钢结构造价,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加强对材料供应商的审核和资质筛选。只有通过严格的审核,并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品质可靠的供应商,才能保证所采购的材料的质量和价格合理。在审核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供应商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客户口碑等方面的评估,确保其能够满足工程的需求。再者,加强材料质量的监管和抽检工作。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钢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因此对材料的质量监管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加强对材料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其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其次,建立起健全的抽检制度,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抽检,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对于不合格的材料,要及时通知供应商,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同时,购买材料时严格按照计划模数购买,科学排版套料,先下大料、再下小料,尽量减少材料规格品种;根据构件用料规格订制材料,减少切割余量。
结语:综上所述,影响建筑钢结构造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自然环境、材料、桩梁结构和人为因素等。在实际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合理的决策和管理,以确保建筑钢结构的安全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郭小昆.建筑钢结构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控制管理[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3,22(10):148-150.
[2]郑志翔.钢结构柱脚连接与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福建建筑,2023,(08):54-57+63.
[3]张慧鹏.BIM技术在钢结构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建材,2023,49(07):227-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