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幼儿园教学中绘本的有效运用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教学;绘本;运用
正文
1结合年龄,优选绘本
小班为幼儿园中年龄最小的群体,这部分幼儿对汉字的识别能力较弱,仅能认识较少的简单汉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为动画、图片、声音等。由此,教师在为小班幼儿筛选绘本内容时,应侧重于选择图片内容较多的绘本材料,且优先选择具有配套音频讲解的绘本内容,如《亲爱的小孩,猜猜世界多有趣》《我爸爸》《我妈妈》等。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图文结合”为小班幼儿绘本阅读材料筛选原则,将图片作为小班幼儿认识汉字的辅助素材,使其学会整合图片与文字来了解绘本内容的含义,为培养小班幼儿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打好基础。
中班幼儿已经具备对简单汉字的识读能力,在选择绘本时,教师应与小班幼儿区分开来,将文字作为绘本主要内容,图片则为辅助内容,以该类绘本作为中班幼儿阅读材料,使幼儿结合图片实现快速阅读,重点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如《我不知道我是谁》《遇到你,真好》等绘本,使幼儿在阅读绘本中认识自我,培养幼儿的情商和道德品质。
针对大班幼儿的绘本阅读教学活动,主要目的为增加幼儿识字量,提高幼儿阅读能力,为幼小衔接做准备。在选择绘本时,教师应侧重于筛选文字内容占比较大且情节性较强的绘本。2巧用媒体,激发兴趣
绘本内容类型多样,可以带给幼儿不同知识,教会幼儿不同技能,但是,考虑到幼儿年龄尚小,难以对内容丰富的绘本作出正确分析与判断,也无法依靠个人能力整理绘本内容信息,导致绘本阅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保证绘本阅读教学质量,教师应积极寻求适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教学指导方法,加深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帮助幼儿接触并获取绘本内容包含的丰富知识。以《上床睡觉》绘本教学为例,教师需结合绘本图画信息和故事情节制作动画课件,在绘本阅读活动中与幼儿一同观看动画视频,根据动画内容向幼儿提出不同问题,使幼儿通过回答问题,逐步了解绘本叙述的故事情节,深化内容理解。在动画视频中,首先映入幼儿眼帘的是“一片草原”,幼儿发现在草原上的两棵树之间挂着一个类似于床的东西。此时,有幼儿好奇,向教师提出疑问:“系在两棵树中间的这块布是什么?”教师可以就此为幼儿介绍吊床是什么,并顺势激趣:吊床是用来睡觉的,一会儿我们看看谁会来这个吊床上睡觉,由此问题激发幼儿继续看动画的兴趣,并对绘本内容产生好奇。
在随后播放的动画视频中,幼儿看到小蛇是第一个在吊床睡觉的动物,随后又陆陆续续来了狮子、斑马、大象等动物。幼儿发现,每当吊床上多了一个睡觉动物,吊床两边的树干就会更弯一些。于是,当大象出现在动画视频中,教师可以暂停播放,并提问幼儿:“大象来到吊床是要干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请小朋友们猜一猜。”有幼儿提出:“大象也是来吊床睡觉的,吊床一定会掉下来的。”结合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到幼儿是否理解绘本故事内容,能否根据已发生的故事情节推理后续故事情节的发展。事实证明,以动画视频演示方式带领幼儿阅读绘本,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也可使幼儿对故事情节展开大胆想象,有助于提高绘本阅读教学效果,丰富幼儿的绘本阅读体验。
3情景演绎,深化理解
绘本阅读教学效果与幼儿对绘本故事情节的体验有着直接关系。教师应注重细化绘本故事内容,利用有效的引导方式,使幼儿主动对故事细节展开思考,为幼儿打造独特的绘本阅读体验。根据对学龄前幼儿能力水平的分析以及对幼儿日常行为特点的研究,以情节演绎为绘本阅读教学活动形式,可以引导幼儿将生活经验运用于绘本阅读活动中,实现绘本故事情节细化理解,引发幼儿积极思考。教师应创设故事情境,为幼儿分配不同角色,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扮演游戏活动,提高绘本阅读教学效果。
《克里克塔》绘本传递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的美好情感,教师采用角色扮演演绎故事情节的方法,有助于帮助幼儿加深对绘本作品蕴含情感的理解,并使幼儿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收获愉悦的学习体验。
在角色扮演活动准备环节,教师应组织幼儿初读绘本内容,使幼儿了解本部绘本作品中的人物角色:克里克塔、波特太太、儿子,并熟悉故事情节,能够结合故事内容分析各个人物的特点,以便于幼儿思考如何在角色演绎中塑造独特的人物形象。同时,教师应引导幼儿结合绘本故事内容中对人物的着重描写部分,如“波特太太身体后仰,手臂上升”等动作描写,引导幼儿想象波特太太看到克里克塔后的面部表情和夸张的肢体动作等,进而思考如何运用语言和动作将波特太太的“害怕”展现出来。
随后,教师可以将幼儿分为不同小组,组织幼儿自选角色,根据绘本内容演绎波特太太、儿子与克里克塔之间发生的故事。本篇绘本的故事情节由一幅幅独立画面构成,教师应鼓励幼儿在其中加入一些“个人表演”,让故事整体演绎过程更为流畅。譬如,故事情节中关于“波特太太喂克里克塔喝牛奶”“波特太太给克里克塔织毛衣”“克里克塔为波特太太翻书”“克里克塔为波特太太拎东西”等情节,都需要幼儿设计对应的动作、语言,这也是指导幼儿“细化”绘本内容理解的意义所在。幼儿通过活灵活现的演绎,展现了波特太太与克里克塔在一起生活的场景,真切体会到了绘本内容传递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寓意。
结语
绘本阅读活动作为幼儿主要教学形式,教师应以幼儿为主体,遵循趣味性、综合性、启发性等教学原则,保证绘本内容合理化开展。教师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与能力水平,优选合适绘本素材;运用新型教辅技术,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结合幼儿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创新绘本阅读活动形式;借助家庭教育力量,开辟绘本阅读教学新途径,以多样化的幼儿绘本阅读方法,发展幼儿综合能力,发挥绘本阅读教学的价值,推动幼儿教育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 [1]陈琼斯.绘本助力高品质幼儿教学活动的实践策略[J].亚太教育,2023,(04).
· [2]顾超.运用“互联网+教育”理念推动幼儿教学工作改革与发展[J].中国新通信,2022,2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