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寻路 德润花开——音乐学科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
摘要
关键词
音乐;立德树人;教学
正文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有很大的影响,现如今在教育教学中人们对音乐教学越来越关注,音乐学科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所以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希望教师能够将德育教育与音乐学科知识结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音乐学科落实立德树人的现状
(一)教学理念目标的设定未能够充分体现立德树人使命
音乐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非常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使命。但是现如今从小学音乐学科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进而导致立德树人的落实效果并不理想。从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和理念的分析可以得出,其具有多维度的特点。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其更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音乐能力的增强方面。这些教学理念目标与立德树人的基本教学使命之间有一定距离,未能够实现将立德树人充分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即使是其中有少量的呈现,在实际的教学调研中发现也没有得到具体落实[1]。那么之所以出现上述这些问题,主要是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工作者的心目中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教学年龄比较长,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们,其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训练,却忽略了同样也需要培养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那么这样的教学理念自然无法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愉快健康且全面的成长,也就无法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音乐教师的素质水平未达到立德树人教学标准
在现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有很多的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水平,未能够达到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标准。特别是一些比较年轻的教师,从小在较为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受到身边很多人的宠爱长大,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较为强烈,所以在为人师表方面还需要多下功夫。简单来说很多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需要得到提升,这样才能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在潜移默化中深刻影响学生,带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德育教育[2]。但是现阶段的音乐教学课堂上,要么是教师的素质水平亟待提升,要么是德育教育流于形式。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不利于立德树人教学根本任务的有效实施,所以教师必须要从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中走出来,严格规范自身的道德修养,加快落实音乐教学中的立德树人基本教学任务。此外,经过相关研究表明,很多小学音乐教师都是师范学校的实习生,或者临时的代课人员,专业院校毕业的长久稳定教师较少。这些问题充分说明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导致教学效果很难得到提升,也使得这部分教师很难意识到德育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小学音乐课堂落实立德树人的措施
(一)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兴趣促进立德树人落实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音乐课程感兴趣,才能够让音乐教学的效果更好,也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相关内容。所以对于教师而言,需要让学生在初期接触音乐的时候就对其感兴趣,这样才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生对音乐课程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相关内容,才能够更有效果[4]。对此,教师需要深入挖掘音乐教材,找到其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点,把握教学过程中的每次机会,用言语教导学生,用行为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小学阶段的学生很有个性,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依据这些特点,设计出更加完善优化的教学计划,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原本的基础上品质修养得到进一步提升。例如,对于刚刚上学接触音乐的学生,教师可以教授这样一首《你的名字叫什么》,这样能够让学生之间互相认识了解,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奠定基础。还例如,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非常有德育教学效果的歌曲,如《我们从小讲礼貌》《劳动最光荣》等歌曲,一方面能够教授给学生音乐理论和歌唱技巧方面的知识内容,一方面使得学生对歌曲中所蕴含的德育教育内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帮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讲文明的良好个人形象,使得立德树人教育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二)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强烈的信念感
在音乐教学中很多的知识内容都比较抽象,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这些内容,所以对于音乐教师而言,应该学会在音乐学习中为学生创造具体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能够迅速进入到学习中,拉近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首先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将教材中的内容分门别类的整理好,之后为这些内容寻找合适的德育素材,将教材理论知识与德育教育内容结合在一起,渗透到教学课堂中[5]。那么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德育素养,在完成音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且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深远,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讲解《颂祖国》时,教师可以先使用多媒体软件为学生播放国家繁荣进步的纪录片,通过国家的发展变化,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后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积极的互动交流,让学生纷纷找出国家的变化。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一方面能够强化学生对国家的自豪感,让学生的信念感得到进一步加强。此外,在经过这样的教学之后,也让学生感叹祖国的强大,国家发展的越来越好了。通过这样的德育教育,使得学生不仅学习了音乐理论内容,又强化了学生的德育水平,促进了学生道德素质得到综合发展。
(三)挖掘音乐教材内涵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音乐教学课堂上想要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拥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充分挖掘音乐教材。那么教师在讲解有关爱国的歌曲时,就可以讲解这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对于国家的信任感越来越强烈,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德育教育中居于中心地位的就是爱国主义教育,所以教师需要开展全面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从小就接受到正确思想观念的熏陶。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教育。例如在每周的升国旗活动中,让学生高唱国歌,就是非常好的时机。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也可以让学生多唱一些类似《歌唱祖国》之类的歌曲,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另一方面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满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求。
(四)创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学科的灵活性非常强,所以教师不必按照教材的顺序生硬刻板的进行教学,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课堂上创建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能够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另外通过创建这些实践活动,使得学生的身心愉悦,能够很好的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教师在讲到地球我们共同的家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开展相应的课外实践活动。首先教师先为学生讲解这首歌有关的音乐理论知识内容,之后让学生共同进行合唱。教师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需要每个人共同保护这些德育教育理念。教师在课堂上倡导学生通过日常一举一动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贡献,共同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在为学生传输这样的环保理念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室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知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到操场上捡垃圾或者是制作一些宣传标语放在草坪上,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亲眼见到被破坏的地球环境最真实的样子,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变得更加强烈。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明白需要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够更好的保护环境。在这样的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让学生的道德理念得到进一步增强。
(五)打造高素质优秀的音乐教师队伍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效果是否理想,很多因素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只有音乐教师将立德树人的内容与音乐教学内容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从根本上收获良好效果。对此,需要小学音乐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明确教学目标,不断扎实自身的基本功训练,培养自身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这样的努力下相信一定能够打造出高素质优秀的音乐教师队伍,为立德树人的落实提供坚实保障。例如,各小学学校应该积极推进音乐教师的培训工作进度,将音乐教师的实际水平进行透彻分析,分阶段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如可以按照教师的学历、专业水平以及从业时间进行详细划分,让这些教师接受不同层次的培训教育。对于从业时间不长且专业能力较差的教师,除了需要提升音乐理论水平、实践教学能力之外,还需要对其个人道德品质和师德师范进行培训教育,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对于从业有一定时间但是能力素养不足的音乐教师,可以主要以提升理论水平和人文素养为主,注重教学能力再上一个台阶。而对于一些从业时间较长专业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学校可以鼓励其作为培训教师,对一些不熟悉的教师进行培养教育,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从整体上提升学校音乐教师的教学素质水平。
(六)丰富音乐课堂表现形式增强学生审美能力
在音乐教学课堂上,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进行展开。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需要使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丰富音乐课堂的表现形式,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例如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参加一些音乐活动如音乐讲座、音乐沙龙等,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堂上的音乐活动可以组织学生们自己尝试创编音乐舞蹈,在亲身参与体验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美感的认知能力。例如在学习《森林狂想曲》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对舞蹈剧的编排,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表现力,学生肯定会竭尽全力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学生们聚集在一起研究这些美好的事物,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无形之中得到提升,对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构建学生良好的人格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随着现如今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功利化的观念变得越来越严重,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很难静下心摒弃杂念欣赏音乐的美,无法形成对美的信仰。对此,教师在现如今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美的感知和渴望,直达学生内心深处,引导学生开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告知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这条道路上,不管何时何地,都要保留初心,不被外界世俗的观念所侵扰,要去除学生音乐学习中的功利心,引导学生对音乐产生信仰,进而更好的实现音乐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音乐教学是一门普通的教学课程,教师应该将其与学生生活联系在一起,拉近音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立德树人根本教学任务的落实,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促进音乐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梁. 小学音乐学科多元化育人路径[J]. 学园,2023,16(21):90-92.
[2]张鹏. 以审美为核心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研究[J]. 小学生(上旬刊),2023,(05):28-30.
[3]蔡剑英.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小学音乐学科育人新路径[J]. 名师在线,2023,(11):16-18.
[4]陆韵梅. 小学音乐学科育人路径探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3,(06):95-96.
[5]王薇. 基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教学研究[J].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03):62-74.
[6].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0,(06):25+10-7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