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周兰花

上林县镇圩瑶族乡中心学校 广西南宁市 530505

摘要

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要想提升学习效率就需要进行知识的积累,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喜欢上阅读,才能认真主动地进行阅读,才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在阅读教学中根据阅读内容选择合适的、能够激发学生阅读欲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阅读教学;策略

正文


作为语文的主要组成部分,阅读课在近年来也受到了教育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小学阶段阅读的重要性已经无需赘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我们自己的教学效果,为小学生以后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学生能够积累大量的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提高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通过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提升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加强对文化的理解,树立文化自信。语文阅读材料的体裁多种多样,如散文、科普文、历史故事等。通过阅读这些材料,学生可以扩大知识面,了解各个领域的内容,从而加深对世界的认知,增强文化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文章的意思,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式,进行推理和判断。这种思维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意识,能对其个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知识面的扩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阅读习惯的养成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对于教师来说,教学任务重、课堂时间有限就导致一些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使用传统教学方式为主的单一的阅读教学方式。但以这种教学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并没有发言的机会。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留出探讨和思考的时间,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学生在教师教学思路的带领下阅读文章,虽然在短时间内很快理解了文本内容,但学生对所学文本内容无法产生深刻的印象,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阅读理解思路会较快遗忘,在以后的阅读中还是会按照自己的思路阅读和理解文本内容。

(二)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将教师当成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很少有发言的机会和时间,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虽然可以掌握一些知识,但是却比较容易遗忘所学知识。师生缺少互动,教师就不能及时获知学生的一些想法,不利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而学生在课堂上缺少发言机会和时间,就会降低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更容易对阅读产生抵触心理。

(三)教学中忽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还没有控制自己注意力的能力,对于感兴趣的知识有着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不感兴趣的知识就会分散注意力,也不会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思考。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主动阅读。但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会忽视学生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的培养,因为考核学生知识学习情况时,多数以知识点为主设计考核内容,这就导致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的重点也是阅读内容中重要知识点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才能吸引学生阅读,而学生只有在教师正确阅读教学方式的引导下,才能对阅读产生兴趣,才能不再抵触阅读,并能够积极主动进行阅读,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的知识,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优化阅读教学方法和理念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思想,积极探索优化阅读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阅读教学达到应用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接触到的阅读题材比较广泛,有说明文、叙事文、诗歌等,不同的题材有着不同的特点,只有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才能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根据阅读内容的题材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在阅读教学中还应该重视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生的兴趣,只有有趣的教学活动才能吸引学生的参与。教师还需要根据阅读文章的内容向学生传授一些阅读技巧,这样才能使学生面对不同的文本时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使学生能够及时、高效地理解所阅读的文本,从而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例如,在开展说明文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法;在开展诗歌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朗读法;在开展新闻、小说等文章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略读的方式,略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以及核心句子,略读后能够获知文章大概意思即可;在开展散文、诗歌的阅读教学时,学生需要认真阅读,只有认真精读才能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

(二)搜集多样化的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知识面

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可以引导学生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如科学、历史、文学、艺术等。通过广泛阅读,学生可以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加深对世界的认知。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图书馆、互联网等,搜集多样化的阅读材料,选择不同主题、文体的材料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阅读材料,如小说、诗歌、散文、漫画,能兼顾不同学生的阅读喜好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对不同文体文章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教师可以选择不同学科领域的阅读材料,如科普读物、历史故事、地理通识读物等,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跨学科材料的阅读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对多元领域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引入不同文化背景的阅读材料,包括我国民间故事、世界文学作品等,让学生通过阅读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拓宽知识视野,增强跨文化理解和欣赏能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参与选择阅读材料的过程,以组织投票、讨论或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阅读主题,以此来增强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另外,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主题或话题组织主题阅读活动,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围绕该主题展开阅读,增强其阅读能力。

例如,在主题为“探索世界奇迹”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先搜集相关的阅读材料,如相关科普读物、关于埃及金字塔的历史故事、介绍中国长城的资料等。学生在阅读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可以了解不同的世界奇迹,探索它们的历史故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其分享自己阅读的内容和对阅读内容的理解,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互相交流观点,并一起探讨这些奇迹背后的历史、文化和工程技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世界奇迹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个关于该奇迹的研究报告。之后,教师可收集相关资料,内容包括奇迹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意义,并展示给学生,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想象力,创作与世界奇迹相关的作品,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某个奇迹的小故事、设计一张旅游海报,或者绘制一幅描绘奇迹景观的艺术作品等。另外,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带领学生进行“虚拟旅行”,利用VR、3D视频等与学生一起探索世界奇迹的雄伟景观。通过VR或在线资源,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观赏奇迹的壮丽景观,加深对奇迹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这样的主题阅读活动,教师不仅能够引导学生阅读丰富的材料,还能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和历史的兴趣,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跨学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学生也能在合作和探索中培养自身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根据学生阅读能力,进行分层次教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当的阅读目标指引下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在分层次教学中,教师先需通过各种评估工具,如阅读理解测试、阅读速度测验等,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确定分层次教学的依据。之后,教师可采用同质分组、异质分组等策略,根据阅读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同质分组指将阅读能力相近的学生放在一组,异质分组则是将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和较弱的学生混合在一起。分组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适合的教材和阅读材料。针对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选择简单易懂的教材,以提高其阅读信心;针对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选择更具挑战性的材料,拓展其阅读广度和深度。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重点关注对其基本阅读技巧的培养,如词汇理解、主旨把握、关键信息提取等;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注重提升其阅读速度,培养其深入分析文本、推理和评价等高级阅读技能。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使用逐步引导和解读的方式,帮助其理解文本;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方式等,促使其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的班级中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对该班级内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教师可将其分为高、中、低水平三组。高水平组的学生阅读能力较强,教师可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阅读材料,如经典童话故事《小红帽》。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情节发展和主题等,学生要深入分析文本,探讨故事的隐含意义、角色的动机和冲突等。教师可组织小组讨论或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分享彼此的见解和观点,以促进其批判思维和合作能力的提升。中水平组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教师应选择适合这组学生的阅读材料,如《蝴蝶的生命周期》这一简短的科普类文章。教师可通过逐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使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推测答案,并通过阅读来验证其推测。低水平组的学生阅读能力较弱,教师可选择简单易懂的绘本故事,如《小熊过生日》。教师可逐句解读故事,并提供关键词等辅助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利用角色扮演、绘画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这种分层次教学的方法,教师能够针对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同时,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开展符合自己阅读水平的阅读活动,这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而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积累很多的语言、词汇以及优美的句子,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把想要表达的内容用精美的文字表达出来。可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阅读,阅读能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能够运用丰富的词汇创作优美的文章,进而使学生爱上阅读并积极阅读。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四季之美》和《鸟的天堂》两篇文章结合在一起,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这样在不同的风景阅读后,可以让学生学习描写风景的不同手法,还能让学生观赏不同的美景,使学生积累更多描写自然景观的词语和句子,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把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引导学生在课后搜集一些与所学阅读内容相似的文章,或者向学生推荐一些值得学生阅读的文章和书籍,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这样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好地积累较多的语言和词汇,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我学习的能力,而如何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则是每个小学语文老师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如何改进阅读教学的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是当前中国小学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郭健.析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华夏教师,2020(15).

[2]杜红梅.新课改环境中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技巧[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3):133.

[3]胡岩.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J].华夏教师,2020(11):4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