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坊的阿绣奶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冉孟华

贵州省望谟县油迈民族小学 55230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盘江的绿水围绕着森林密布的高山,一位提着竹篮的老人家沿着高山上长满青苔的小路往上走。娇弱瘦小的老奶奶身穿蓝色上衣,黑色裤子,显得干净素雅。草叶上露珠欲滴,树上的鸟儿放声歌唱。一阵微风佛过,路边的草儿、山上的树枝像一个有礼貌的小孩互相挥手示好。

   老奶奶经常上山摘染色的植物,她从山上回来,篮子里准满满的。这不一会的功夫,她就提着满满一篮子花草下山了,篮子里面有染花米饭染料:染饭花、紫草、枫叶。篮子最底部还有染布的蓝靛草呢,阿绣奶奶视蓝靛草如珍宝,因为她最喜欢用蓝靛染布。她染出来的蓝布拿来做衣服,颜色均匀,色彩深浅适度,穿在身上还有一股蓝靛植物残留的清香味。阿绣奶奶不止擅长染蓝布,纳鞋底、刺绣、织布都是阿绣奶奶的拿手绝活。

      阿绣奶奶家坐落在瑶坡的半山腰上,沿着坡中小径走,就看见阿绣奶奶的家。黄色的土房顶被层层叠叠的瓦片盖得严严实实的,木制的大门和门槛镶在房子的正中央位置。大门前是面积大小适中的庭院,庭院里有红枣树、芭蕉树、李子树,还有竹篱笆围起来的小菜园,菜园里郁郁葱葱的青菜小葱让人看了忍不住想要摘下入锅。阿绣奶奶提着篮子走到庭院小石桌旁轻轻放下,转身走到靠在红枣树底下的竹编鸡笼旁,抓一把玉米洒向正在庭院捕食的母鸡和小鸡仔们,周围的鸡也纷纷赶来吃米。周围的空气还泛着清晨露水的味道,小院子被大自然的清香笼罩着。

      这时一个女孩从小径方向走来,乐呵呵的朝阿绣奶奶怀里跑去,抱住阿绣奶奶开心地说到:奶奶您回来了,我要跟你一起染布。阿绣奶奶上山摘染色植物之前答应给孙子做新衣服,阿绣奶奶指着桌上的篮子乐呵呵地对孙子说:好好好,咱们一起染布给你做新衣服,染色植物都在篮子里呢。

阿绣奶奶平日在家经常带孙女一起体验染布和针线活,生怕手艺会失传,所以她对孙女传授染布技艺非常上心。她还和几个好友商量要在瑶寨开一个瑶坊,就在她家小院里。这样大家就可以在茶余饭后聚集在一起互相学习染布、织布和刺绣的技艺。一段时间后她们就把小院的一个小角落布置成纺布的地方,她们取名为瑶纺。瑶纺里有八个小竹凳,还有两个小竹桌,周围是木制的织布机和纺线机。织布机不远处还有一个泡染色植物的大石缸,石缸旁边是炉火台和木柴。

刚开始阿绣奶奶和她好友们只邀请本家族的人参与,但是随着她们染布、刺绣技术的娴熟,染出来的布颜色越来多,绣出来的鞋子、鞋垫越来越漂亮。周围村寨的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到瑶纺来找阿绣奶奶学手艺,阿绣奶奶耐心地教授每一位来瑶纺学艺的人,非常热情大方的对待每一个学员。有些人不理解她为何要免费教别人手艺,有些还笑她笨。但是面对流言蜚语她并不在乎,她总能露出慈祥的笑容轻声地说:能把祖辈留下来的手艺传承下去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我们应该把民族刺绣传给后代人。

如今虽然阿绣奶奶已经不在世间,但是阿绣奶奶染布、刺绣等技艺依然犹存,因为瑶寨上还有很多很多喜欢针线活的老奶奶。瑶寨的奶奶们也像阿绣奶奶一样把刺绣、染布技艺传承下去。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