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聋生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
关键词
聋生 青春期 心理健康教育 自信心 创造能力
正文
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聋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编号2004139)研究成果
【正文】据了解,很多学校只注重培育学生们的专业教育水平,从而忽视了学生们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与指导。青春期的学生们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尤其是聋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教师们要格外注重培养健康合理的心理健康素质拓展,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保持良好且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进行相关趣味性课堂互动,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有些学校因为缺少心理性健康教育的培育,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较为偏激的行为存在。每个学生所接受的能力水平各不相同,有所差距。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多善于表现自己,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肯定与支持,思想方面也逐渐具备个性化。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类内容无法通过理论课程来进行讲述,只能通过开展相关有趣的活动来逐步渗透,逐步体现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当中。进行相关趣味性活动的同时,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们来进行课堂互动,在进行课堂互动的过程当中,学生们就能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从学生们所表达出的观点就能够大致了解学生们的状态情况。因此,教师要多多为学生们营造浓厚的课堂互动氛围,让学生们提升课堂互动的参与感与体验感。积极为学生们打造一个富有人情味,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
例如,教师们要切合实际、因人而异地关注学生们的心理状况。不能一味地只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和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师可以进行有关心理健康的课程讲述,还可以添加相关趣味性的活动,教师和学生们要实时互动。在互动中发现学生们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心理状态情况,如果存在问题,教师要及时调整学生们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们互动的同时,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效率,增强学习氛围,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创造能力。互动的同时也能够提升教师和学生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们敞开心扉,和教师融洽相处。趣味性的课堂互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拓展学生们的思维逻辑和创造能力。多用富含情感性的语言来打动学生们的心灵,通过这种方式方法胜过用道理来阐述事情,也更容易被学生们接受。体验式学习也值得教师们借鉴和运用,通过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到其中来,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拥有自主权和决定权,也给予了学生们足够的个性空间,符合正处于青春期的聋生们具备的特征。
二、家校互通,保障学生们的心理健康。
不仅仅是学校要加强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育与指导,家长也要重视起来心理素质的拓展和培养,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众所周知,想要培养好一位学生,不仅仅只需要学校的单方面努力。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是学生们成长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两者之间的联系更是密不可分,紧密相连的。家校互通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与挑战。其优势在于能够切实反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促使家庭和学校之间可以共同关注学生们的成长。聋生们或多或少地存在部分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不善于表达自己,喜欢自我解决事情,这也就导致部分学生们不能够很好地调整自我。教师在校期间,能够及时关注学生们的状态情况。但是当学生们在外期间,教师就不能一直陪伴在学生的身边,这时候就需要家长们关注着学生们的实时动态。通过这种家校互通的方式,才会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保障学校课程的顺利开展,也能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发生。进而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成长。
例如,在前期准备工作当中,教师要与家长保持有效且及时的联系,通过建立微信群、钉钉群、QQ群等联系方式促进家校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成长状态。如果在此期间学生出现了一些心理状态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对家长进行报告和说明,争取让家长能够准确快速地掌握学生们的实时状态。青春期的学生们比较注重自我欣赏与他人的肯定。因此,不仅仅教师们要多多鼓励学生,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家长们也应该适度给予学生们自由空间和隐私保护的权利,进而最大程度化保障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素质体现。此外,教师和家长们也应该用实际行动来给学生们树立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真心去呵护、关爱学生们。
三、开展相关心理小游戏,提升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们在求学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门课程。随着当今社会压力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一系列负面的心理问题,如焦虑、自卑和抑郁等状况。那么为了保证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教师可以开展相关有趣的、吸引学生参与的心理小游戏。顾名思义,心理小游戏是通过一些游戏的形式,将所要讲述的内容融入其中,促进学生们更好地吸收并深入于心。学生们通过参与心理小游戏,不仅能够学习到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科普小知识,还能够掌握一些自我调节的好方法。同时,学生们参与心理小游戏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也间接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们增强自信心,更善于表达自我,提高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青春期的学生们心理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教师通过开展这类活动,能够为学生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夯实基础,促进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守护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拓展和积极性。
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事例或者事物来进行心理小游戏的开展工作。在开始游戏之前,教师应该做好心理小游戏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师应该清晰了解各个学生的状态情况,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多种符合学生们现状的方案,接着合理布局心理小游戏的规则,尽量使制定的规则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其次,教师除了要做好游戏开展工作之前的准备的同时,也要格外注意游戏内容的布置。教师要将布置的游戏内容更具有多元化、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学生们提升游戏参与感,也借此机会能够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促进教师和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游戏过程当中,也能够让学生们掌握一些自我缓解情绪的小方法,尽自己最大努力让学生们在游戏过程当中感受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培养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小知识贯彻到游戏当中来。最后,进行完每次心理小游戏后,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们的意见与反馈。如果存在不足,教师也能够及时调整并作出更好更完善的方案,从而保障下次心理小游戏的顺利开展与进行。
【结束语】综上所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类活动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它不仅仅需要教师们齐心协力来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环境,还需要家校合作,从而实现家校合一的目标,进而保障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拓展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了保障聋生青春期心理教育的健康发展,教师们要始终如一地保持“以学生为主”的核心理念。时刻关注学生们的状态情况,通过开展相关活动来提升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实践能力。加强重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们能够积极乐观地成长,平安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参考文献】
[1]王娜,东波.学校社会工作介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3):3.
[2]粟超.网络环境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2,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