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组织开展幼儿园绘本课程教育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乐静

江西省会昌县筠门岭中心幼儿园 342614

摘要

在学前阶段开设绘本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为幼儿的学习奠定基础,最终使幼儿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能力。绘本以它的生动的图画以及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节而吸引了许多小读者的青睐,这种书籍的内容形式非常符合小孩子的心理认知能力。将绘本阅读有效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可以逐步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与结合相关经验的基础上,首先概述了绘本阅读教学促进育人的显著优势,然后提出了基于育人视角的幼儿园绘本阅读课程教育途径,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融入绘本教学,创新了课堂的教学方式,对于幼儿思维和能力的发展都非常有利,提升了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幼儿绘本阅读;阅读综合能力;深度阅读;教育实践

正文


中国古代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读书是人们获得知识的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它对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说到绘本阅读,其与儿童的阅读兴趣、习惯、阅读能力、语言认知水平和精神品德等因素密切相关。幼儿的脑部还没有完全发育,此时应加强儿童的绘本阅读教育。这是因为绘本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诱导儿童的脑部神经发育,促进其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发展,并能为儿童打下良好的阅读基础,提高幼儿脑部的活力,最终提高儿童的整体阅读水平。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多元渗透、浸润心灵的绘本阅读教学方法,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有效地提高儿童的综合阅读素质,使之能够更好地开展深度的绘本阅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幼儿园绘本阅读的重要性探究

(一)帮助学习,了解基础

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对幼儿显性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图画观察、字词语音发音、文字识别、常见词汇掌握等能力都能够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得到培养,这对于从小培养幼儿识别符号、发准字音与观察故事情节的能力非常重要,更有助于帮助幼儿建立扎实的语言基础,直接影响其未来学习成效。[1]

调动兴趣,增强驱动

绘本阅读上不仅仅有优美的画面,在色彩的配置上也能吸引阅读者的兴趣,始终让阅读者在阅读时维持一定程度内的热情心态,绘本上每个图画之间的设计都有大的联系,逻辑性很强,所有图画连起来也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而且每个图画都具有趣味性,再加上独特的语言文字,更能勾起幼儿的兴趣。

(三)促进培养,习惯掌握

运用丰富的绘本阅读媒介开展探索活动,能够为幼儿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游戏化阅读环境,使幼儿阅读习惯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而科学合理的深度绘本阅读活动更能提高幼儿参与的主动性。在这种趋势下,幼儿逐渐地自发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实现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的双重培养。

(四)智力开发,有效提升

幼儿正处于智力开发与提升的关键时期,适宜的探索活动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思维灵敏度,且思考与探索的过程也是促进思维深度、思维广度发展的过程,因此深度绘本阅读活动作为幼儿教育阶段重要的思维探索途径,能够引导幼儿在阅读多种绘本故事中进行多元思考,已成为促进幼儿智力开发与提升不可忽视的重要工具。

二、探索幼儿园绘本阅读课程组织的具体策略

(一)声情并茂,调动兴趣

布鲁纳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相信,学习最主要的动机就是兴趣,而这一点对儿童的学习也很重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孩子们如果对某一领域充满兴趣,那么他们的学习效果就要比普通孩子好。兴趣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使他们能自主地学习,并可以观察某些环节,分析某些现象。儿童通常喜爱色彩鲜明、有趣的卡通人物以及奇特的声响,对客观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老师在绘本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孩子们有一种很好的阅读感受,例如在阅读到关于风的描写时,会有风的声响,让幼儿有一种进入童话世界的感觉。这种模式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更多地关注绘本,在声音、颜色、线条和图片的引导下,进行系统地学习。现在信息技术越来越普及,给孩子们带来了更多的视觉体验,让他们能够理解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正是因为有了信息技术,所以绘本的数量激增,也给了父母更多的选择。[2]

(二)猜想游戏,推开大门

从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幼儿对猜想游戏的兴趣很大,因此,老师可以试着让孩子们去猜想,让他们对绘本的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在特定的绘本阅读过程中,老师要让孩子们从多个方面进行联想和推测,许多绘本的封面都很有吸引力,用来指导孩子们进行猜想,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读书兴趣。例如,在《谁咬了我的大饼》这本书的封皮上,孩子们可以看见一块金色的煎饼被啃掉了一块,老师可以让孩子们仔细地看一,并用文字来形容。是不是有人把馅饼给吃了?孩子们都在猜想,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给孩子们一个悬念:到底谁是正确的?让我们打开绘本看看!”此时孩子对绘本的渴望已经被充分激发,随着老师走进绘本的天地。在孩子看书的时候,老师也可以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去推测故事的发展,使阅读逐步走向开放式的想象。例如,在孩子们看《小猪变形记》这本书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在看书的时候,按照这些图片来推测后面的剧情,让孩子们在看完这些图片之后,再将之前的剧情和已有的知识经历,对这些图片进行分析。在这个猜想的游戏中,孩子们不但可以从探索知识中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优化想象,提高表达

绘本的学习,是要表演配合的,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将自己的想法和行动结合起来,这就是绘本游戏的学习效果,它既能提高情景教学的效率,又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提升他们的兴趣。比如,老师选择了一个故事,就可以让孩子们做一些服装和道具,并展开情节探讨,创意思考,在特定演出时,可以根据绘本作适当调整,其主要目标是根据幼儿自身的特点,不能因盲目模仿而影响他们的兴趣。比如《白雪公主》,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制作服装、风景道具等等,其中有一些小朋友扮演小动物,有些小朋友扮演植物,有些是路人,有些表现突出的孩子可以饰演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角色扮演不需要老师的引导,而是由孩子自行安排,这可以培养他们的交际技能和语言交流能力,让他们在绘本阅读中得到成长。[3]

(四)贴近实际,完善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一定要在让幼儿开始接触绘本时就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在选择绘本内容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与幼儿实际生活贴近的绘本进行教学,这样会更容易与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幼儿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通过绘本故事的形式表现教学内容,既丰富又有趣,还能够大大提高幼儿绘本学习的积极性。以《快乐的周末》这一绘本为例,教师需要先为幼儿明确绘本主题是“周末活动”,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建立与周末活动之间的思考,让幼儿不由自主地带入到绘本阅读中,回想自己的周末计划。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选择一些活动丰富的绘本,以多种形式的周末活动让幼儿提升阅读的积极性。如,教师在进行绘本选择的时候可以选择《多彩的假日》为幼儿进行讲解,在暑假里,去了很多有趣的地方度假。有“沙滩、游乐园”等多种活动和暑假景象。这些活动都是幼儿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幼儿会觉得十分亲切并主动参与到绘本教学活动中。

(五)模拟展示,引领阅读

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让孩子在进行绘本朗读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细细体味阅读的魅力,逐渐提升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比如,在《小红帽》绘本阅读中使用拟音剧,狼、祖母和小红帽都会有不同的声调,狼的嗓音低沉、小红帽的嗓音甜美动听、祖母的嗓音苍劲有力,再加上各种模拟的声调,让故事变得更加精彩。故事的发展、声音的变化,充分体现了小红帽的镇定勇敢,大灰狼的阴险狡诈,让孩子们深深地沉浸其中,既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又能引起孩子们进一步的阅读兴趣。此外,对于难以理解的内容,也可以在插图中加入旁白,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避免孩子因内容困难而放弃阅读。

(六)培养习惯,促进成长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更是学生自律、有序学习、思维完整的体现。培养幼儿的良好绘本阅读习惯,能够提升幼儿的思想深度和品德习惯。在引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的同时,还要培养其良好的阅读技巧和习惯,使其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时刻保持愉快的心情,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为了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主动引导他们正确地进行阅读,认真地观察图片的内容,并根据图片的内容能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们进行逐页阅读,给他们制定一个小目标,每天看几页,然后每天考查阅读的成果,给予一些小奖励。长此以往,幼儿们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幼儿教师还要告诉孩子们要懂得爱惜和爱护书本,如果手比较脏,就不要乱碰;在看书的时候也不要用口水去翻书,看完之后还要把书放回原来的地方。这样一来,孩子们学会了正确地排列书本,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书籍,也促进了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4]

(七)结合美术,优化创造

生命中永远不会缺乏美,缺乏一双能够发现它的眼睛。自古至今,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从生活中产生的,大自然的广阔、宁静、怡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变革科技,不管是自然美,还是人性美,都在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展示。因此,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要使幼儿绘本教学课程多样化,必须融合绘本中的生活因素。比如,在结合绘本中的“影子”,我们开展了主题绘画课程教学,可以根据绘本中对影子的描述,为幼儿展现不同时间段的影子图,为他们讲解影子的变化规律,这样的因素来自生活,也和幼儿的日常息息相关,他们能够充分集中注意力,并积极参与。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营造合适的情感气氛,并对其进行情感引导,接着为幼儿展示一些特色的影子作品,让他们能够参考优秀作品进行模仿和自我创作,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果。

八)绘本实施情感渗透

学前教育中,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绘本所呈现的文化思维品质是不同的,所体现的情感态度和道德价值观都是不同的。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教学展示出更加浓厚的文化底蕴。幼儿园老师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向学生进行思想解读,让学生对世界范围的文化色彩和思想意识形态有更好的理解和体验,同时还可以向学生开展生命科学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素养的教育,推动幼儿园德育教学的实效进展,实现学前教育的育人教学目的。比如,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都体现了道德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传统故事,向学生渗透道德价值观和情感体验。像《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小故事绘本,在图画的刺激下,孩子能够学习人物的做法,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渗透道德思想。而《囊萤映雪》《悬梁刺股》这类故事,又能向学生渗透努力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这些传统文化相关的绘本内容,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提升自身的思想水平。[5]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不同的学前教育组织都在关注儿童的阅读能力发展。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要认识到绘本对教学的启迪作用。基于育人理念下,幼儿园教师在教育中,要合理选用绘本阅读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的目光。尤其对不习惯阅读学习的幼儿来说,绘本能使幼儿更容易进入阅读环境。除此之外,绘本阅读教育与幼儿的生活相贴近,通过图画书的形式幼儿留下深刻印象,使得幼儿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语言素养,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也能奠定扎实的基础。所以,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在绘本阅读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进行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并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进而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翁健宜.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绘本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2022(16).

[2] 宋捷.信息技术促进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下旬,2020(3):1.

[3] 许乔红.现代性信息技术在幼儿绘本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家长,2020(3):2.

[4] 杨玉婷.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探究探微[J].文理导航(下旬),2020(11 ):68.

[5] 杨瑾.幼儿园教学中绘本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23):25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