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初中英语听说课教材解读思路探究——以人教版八下Unit 1 What's the matter?Section A 1a-1c为例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丁红艳

河南省洛阳市洛阳师范学院,河南省 洛阳市 471934

摘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课程内容六要素的教学理念。本文以其为教材解读框架,对人教版八下Unit 1 What's the matter?Section A 1a-1c的听说课教材进行解读思路的探讨,认为首先要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理念和要求,同时要充分利用教师教学用书理解教材,然后结合学情,以课程内容六要素为解读框架开展精准的教材研读,为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教学活动做好准备,希望此探讨能为教师开展基于六要素的教材解读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

课程内容六要素;听说课;教材解读

正文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课程内容六要素理念,为教材解读提供了思路明晰、易于操作、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分析框架。当前,基于新课标的理念对初中英语教材的解读已引起学界和一线教师的深切关注。比如,余东涛、杨宁(2019)基于义教课标对于语言能力培养的理念,对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听说板块进行了分析,探究该板块设计所渗透的教学原理,并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了对策和建议。[1]赵尚华(2020)提出了初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的视角、方法和示范,包括对话类阅读文本和平行文本的解读,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2]3-30朱晓燕(2023)[3]根据高中新课标和义教新课标中有关语篇的理念,引导教师以“what”、“why”、“how”的语篇分析框架,对现行中学英语新旧教材中语篇进行分析。但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初中英语听说板块教材解读思路方面的研究还很少见,不少教师在该方面仍感觉有难度,于是仍在教材解读时聚焦语言点,缺失对整个文本更全面的分析致使教学效果欠佳

本文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理念,以人教版八下Unit 1 What's the matter?Section A 1a-1c为例,对人教版初中英语听说板块教材解读思路进行探究,以期提供一种解读的思路,使教师能在做教学设计前,基于课标要求和学情精准解读教材,根据学生的已知、未知确定其该学的和能学的内容,让教研活动不再只是解读几个所谓的语言点,而是从各个方面去考虑学生的发展,保证每次教学的有效性,从而真正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深入理解义教课标的课程内容六要素理念和要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课程内容的六个要素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容基础。”[4]12同时还指出“教材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活动要注重引导教师在正确解读课程标准理念和要求的基础上,充分研读教材,整合性和创造性地用好教材。”[4]75-76

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纲领性文件,但就本文所选教材的解读,据笔者了解当前不少教师未能将课标中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教学中。教师仍以知识传授(主要是单词和句型)为主要教学方式,未能转变传统的以孤立记忆和操练语言点为主的知识导向性教学,围绕学生不同阶段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重构课程内容,在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设计并组织学习活动,实现课程育人方式的改变。不少教师将Section A 1a-1c的教学活动当作传统应试性的习题处理,教学中按教材的内容按部就班地教,极大地削弱了该部分教材内容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功能。一部分教师甚至对于六要素的内涵都不明了,比如把语言知识教学只看作是词汇和句法的教学,对于学习策略更为生疏,也谈不上在教材解读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了。

究其原因,一线教师的教学、教研活动未能深入理解义教课标的课程内容六要素理念和要求,因此教材解读仍只关注单词、短语、语法等碎片化的语言知识,未能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相关理念和要求,充分挖掘教材的育人价值,整合性和创造性地用好教材。相关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也未能给予一线教师充分的引导。因此,教师要通过阅读专业著述、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主动学习和践行课标相关理念和要求,从而做好符合课标理念的教材解读工作。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者也应引导教师积极关注并深入相关的理念和要求,在教材解读环节就主动利用这些理念和要求,

二、充分利用教师教学用书理解教材内容,做好课程内容六要素的教材研读准备

义教课标指出:“教师要通读教材,熟知教材的设计理念、主题范围、语境创设、内容选择、活动设计和资源配置等,充分认识到教材对于落实英语课程育人目标的重要作用。教师要研读和梳理整套教材的编排特点,特别是各册之间、各单元之间,以及单元内各课之间的逻辑关联和进阶特点,为指导和组织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课程内容奠定基础。教师还要基于学生已有基础和学习需求,挖掘每个语篇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把促进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生活经历、能力层次和语言水平,选择和组织教材内容,合理制订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实施和评价教与学的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4]77可见,教师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教学层面,都要针对英语课程育人目标,做好教材解读的工作,而课标在课程内容层面的六要素整合的理念和要求,也是教材解读的理论框架。

人教版初中英语七上、七下、八上的教材板块结构一致,从八下开始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Section A的听说板块之后增加了一个独立的写作板块,所以教材内容的分析处理与之前的三册会有明显的变化。这在教师教学用书中有明确说,事实上,这些说明能帮助教师理解教材的设计理念、教学内容、编排体系、采用的方法及呈现特点等,也为教师提供教学方法和建议,不仅要帮助教师更好地使用教材,同时也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促进专业发展[5]5。研读八上教师教学用书不难发现,该套教材的许多设计理念及教学方法和建议,比如课程内容的多元化构成,仍是基本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当前的课改中仍值得继承和发扬。认真研读教师教学用书能更好地帮助教师进行教材解读。对照新义教课表对于教材解读的建议,教师在教学时,应首先利用好教师教学用书,对教材诸方面有全面正确的认识,然后再来解读比如八下Unit 1 What's the matter?Section A 1a-1c的教材内容。

在解读该部分教材时,还要将其放在相应的教学体系里,承前启后地分析其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的教学地位和作用,还要结合具体学情及目录页和课本后面相关附录页,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准的解读,为设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三、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开展教材研读,基于学情做好教学准备

在做好以上两个方面的准备之后,就可结合课标中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相关理念和要求,以课程内容六要素框架开展具体的教材研读。初步来看,从单元课题What's the matter,就能看出该单元的主题健康相关可以关联到课标中“人与自我” 中的子主题“身心健康”和“人与自然” 中的子主题“人身安全与自我保护”。通过阅读Language Goals可知本单元教学目标为“Talk about health problems and accidents; give advice”。然后,通过Section A 1a-1c所在页面的主题图可以看出该单元的一个典型交际场景和其中的典型人物、人物关系及最基本的功能语句“—What’s the matter?—I have a cold/stamache/a sore back.”。此图是该页教学内容和活动开展所依据的主要情境图片,即主题图,教师可以考虑在热身后让学生观察主题图,从而引领学生进入主题语境,并在讨论图片内容的过程中,引发学生思考人物会话内容,顺势呈现目标语,使学生在交际情境中感知、理解、熟悉目标语的意义、形式和语用特征,并通过微输出的活动(跟读、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初步应用和内化目标语。结合1a、1b、1c的教学内容,不难发现该页面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是按照听前、听中、听后的顺序安排的,可以看作是为2a-2d(Section A的主要听说模块)、后续的语法学习及Section B部分的听说模块做的铺垫。其中1a旨在让学生积累和谈论健康和意外伤害相关的身体部位的词汇,1b通过让学生听护士和病人之间谈论健康问题的5个平行的会话文本,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信息更丰富的目标语,并发展听解的能力。1c是听后的输出部分。但是此前交际的场景是医护人员和患者面对面的交流,而1c则转成了谈论不在场的第三人的健康问题,相关的目标语也升级。

结合课程内容六要素对该页面相关教材可以做出如下更精细的解读:

主题:本课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范畴,涉及“身心健康”

语篇:日常对话

语言知识:

语音:1.弱读:What's the matter? I have a cold.

连读: I have a cold. /put on my jecket/get myself out of bed/It hurts a lot.

2. 语境中的重读:What's the matter?/ I have a really sore back./I ate too much junk food at  

my friend’sbirthday party./It's terrible!/It hurts a lot.?

3. 根据音标学习新词读音:stomachache,toothache

词汇:身体部位:foot, neck, stomach, throat

病症: stomachache, toothache,sore back, sore throat

生病:have a cold, have a stomache

其他matter,hurt, 

语法:1.使用“What's thematter with sb?”询问病情

2.使用“I/he/she have/has a...”回答病症

3.问答时使用一般现在时(注意人称与谓语动词单复数变化)

4.描述生病原因时使用一般过去时

语篇:主题图中的2护士与病人间的对话、1b的5个口语语篇以及1c起范式作用的1个语篇整体上都是谈论健康问题与事故的日常对话,总体上都为包含一个话轮的非正式语篇,会话的基本结构都是询问健康问题与事故及相应的回答,使用相同的核心功能语句,主题图为这些语篇提供语境简化的对话信息。但是三个部分的语篇存在着逐渐递升的特征,主题图中及1b部分的会话信息量和会话真实性逐渐递增,内容结构逐渐复杂。主题图中是极为简化的对话信息,只包含最基本的功能语句,显然远不够真实。1b中的5个会话为护士与病人谈论健康问题与事故的平行语篇,会话结构基本都是“询问健康问题—表示关心—说明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说明病症—描述健康问题导致的影响”,核心功能语句相同,行文中各部分时态特征相同,但具体的对话内容略有差异,表达关心和健康问题及其影响的措辞也富于变化,接近但仍不是完全真实的对话。1c部分的对话延续了1b部分的主题和对话结构,但是转到了谈论不在场的第三人的健康问题,功能语句也从第一人称面对面交谈时的“What’s the matter,David? ”升级为“What’s the matter with Judy? She has a very sore throat now.”这样第三人称的表述,为后面更为真实的话学习活动做好铺垫。

语用:1.正确使用语音语调对病人表达关心同情:Are you OK?/ Can you move?/

Oh dear.

2.询问对方或第三方的病情:What's the matterwith sb?

3.向医护人员表述病症,详细解释生病原因和影响

4.通过表示关心同情继续对话

5.病人回答中对病症描述有明显的因果关系

语言技能:理解图片中情景与关键信息;在听中有选择记录信息;根据语音语调判断情感用途;能询问和详细描述病症;根据需要发起关于健康状况的对话并通过表示关心维持对话;通过语气、语调表达关心。

学习策略:1.将个人生活经历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2.通过构词法学习新词;

3.通过图片预测话题并获取关键信息;  4.在语境中学习词汇和语法;

5.模仿录音学习语音语调;            6.借助语音、语调表达意义;

7.提高语言交流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文化意识:1.从名字判断性别;2.如何向医护人员描述病症;3.对病人表示关心

的语气

当然,以上只是分析的一种结果,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学情和课标要求,进行更具有针对性分析,从而制定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可评价的教学目标,准确分析出教学重难点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式和方法,并遵循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学习发展阶段,设计具有针对性、丰富多样的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听前、听中和听后活动,绘制本节课的育人蓝图,为指导和组织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课程内容奠定基础。

结论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课程内容六要素的教学理念本文以其为教材解读框架,对人教版八下Unit 1 What's the matter?Section A 1a-1c听说课教材进行解读思路的探讨,认为首先要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六要素理念和要求,同时要充分利用教师教学用书理解教材然后结合学情,以课程内容六要素为解读框架开展精准的教材研读,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教学活动做好准备,希望此探讨能为教师开展基于六要素的教材解读提供一种思路。当然本文的探讨难免有不足之处,期待更多研究者进行更深入、全面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视野下的人教版中英语教材听说板块分析_参考网 (fx361.com)2019-11-28,2023.4.2.https://www.fx。361.com/page/2019/1128/6057598.shtml

[2] 赵尚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关键问题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

[3] 朱晓燕.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5](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美国)圣智学习集团. 人教版Go for it! 英语(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