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支持策略的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袁婷

第四师六十六团幼儿园835219

摘要

户外自主游戏是在室外场景中进行的,它是以幼儿喜欢的、自由的游戏活动形式进行的,可以实现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在幼儿园的户外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详细论述了教师在开展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过程中的有效指导意义与方法,希望能为教师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有效指导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教师有效指导

正文


1通过设计活动场景,参与引导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是否可以顺利开展,户外场景布置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园所处的地理环境,对户外游戏的活动场景进行合理的设计。比如,幼儿教师可利用不同地形环境,将各种自然要素融入到游戏中去,满足幼儿对自然环境的探索欲,使其能够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与思考。如幼儿教师可对活动区域进行分区,能够实现各个地区之间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幼儿之间相互不干扰,确保幼儿个体或小团体有自主游戏空间,增强幼儿游戏的专注度,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幼儿教师可将游戏场所进行分类,为每个不同类型的活动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幼儿能够自由地选择合适的玩具。又如,幼儿教师可在游戏活动场地上进行标识设计,通过标识发展幼儿的秩序感与自制力,确保户外游戏活动的场所清洁整齐,户外游戏的活动用品排列有序,丰富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体验感。

2通过抓住时机,达到有效引导的目的

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时,幼儿教师如果完全听之任之,如果幼儿教师介入过多,将影响到幼儿自主游戏的教学目的与成效。所以,幼儿教师应该能够把握大局,注意幼儿的游戏情况,适时、有效地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游戏,确保幼儿自主参与户外游戏的有序与自由。在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开展前,教师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提前对幼儿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避免盲目地参加户外活动。比如,当幼儿自主游戏中出现困难的时候,幼儿教师可针对困难的类型给予直接的帮助,也可给予间接的暗示与指导;当幼儿的情绪崩溃,幼儿教师能及时抚慰;当幼儿脱离了游戏的主题,幼儿教师可参与游戏,悄然指导;在幼儿遇到危险时,幼儿教师应该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等。当幼儿和幼儿发生冲突,幼儿教师首先应该安抚幼儿的情绪,然后开展科学的指导,让幼儿学会配合,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改善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教学质量。

教师要做好隐性指导的工作,户外自主游戏时,教师要转变常规教学,以语言引导的方式、直接的行为示范,借助环境、素材、场景和其他要素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了潜移默化的条件。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游戏内容,而且还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比如,为了吸引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游戏,教师给活动区域画上五彩缤纷的格子,构成了“跳房子”游戏的气氛,使幼儿被周围事物所吸引,积极参与自主游戏。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场地使幼儿熟悉运动场地,让其在熟悉后自由活动,从而提高幼儿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这些方法,教师不仅能提高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晨间活动时,教师把幼儿引进活动区域,并且鼓励其自由地选择器材和并进行锻炼,在各种各样的设备中,根据自身能力来选择锻炼器材,以及锻炼的方式。此外,在游戏开始前,教师还需要对每个动作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有计划的教育与引导,切实提高户外自主游戏的效果。

3通过丰富游戏材料介入引导

幼儿教师应针对幼儿成长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的游戏材料,给幼儿自主游戏的机会,让幼儿有尽可能大的选择空间,无形之中充分地调动了幼儿在户外游戏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跳绳、球,甚至还有一些室内教具之类的东西。教师还可在自然环境下选择树叶、水和其他自然资源,也可直接在地上画出“跳格子”游戏中所使用的图形,使幼儿处于不断的选择之中,熟知素材,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幼儿的判断能力。幼儿通过对材料进行反复尝试,最终找到合适自己玩的玩具,这既能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和思考能力,又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幼儿在摸索中,对同一件物品的不同玩法进行了研究,能全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对游戏时间的调控,达到有效引导的目的

户外自主游戏时,幼儿教师应该对幼儿的游戏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满足幼儿愉快玩耍的前提下,使幼儿继续热衷于户外自主游戏,控制游戏的时间不宜过长,亦不宜过短,达到有效干预指导的目的。通过合理设置不同阶段的自主游戏内容,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到自主游戏中来,保证每一名幼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性学习和探索,从而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幼儿教师要随时注意幼儿的情绪状态,观察幼儿有无进入游戏状态的情况,有没有疲惫状态,使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教学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此外,教师还需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生理特征及心理发展特点,合理分配游戏材料数量,保证幼儿自由选择适合其自身身心发展水平的材料进行户外活动。此外如果户外时间充足的话,幼儿教师还可掌握游戏时间,设计每一个幼儿按规定的时间做完几个游戏,加强幼儿的时间概念,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锻炼幼儿的自制力。如果游戏材料充足,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和玩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进行针对性练习,提高其学习效率。如果游戏素材受限,幼儿教师也要经过时间的把控,督促幼儿文明游戏,自觉列队,有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与素养的形成。

5通过对幼儿进行评价,达到有效引导的目的

幼儿虽小却已拥有了其特有的性格特点,所以幼儿教师应该及时引起重视,通过恰当的表扬与激励,启发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合适的约束,提升幼儿的户外自主游戏专注度。在进行幼儿户外活动时,教师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去观察引导,就会让幼儿产生恐惧、害怕等负面心理。比如,有些幼儿刚进入幼儿园,幼儿园这个环境对于幼儿来说是相当陌生的,幼儿不想参加户外的自主游戏,此时幼儿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恰当的激励,消除幼儿的胆怯心理,带动幼儿参加户外的自主游戏。再比如,有些幼儿内向,需要教师的鼓励和扶持;有些幼儿急切地希望得到肯定,教师要适当鼓励他们;有的幼儿喜欢模仿,教师就应及时表扬或奖励。

结语

在户外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充当着游戏支持者与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幼儿的心理需要并学会观察,擅长应对随时都会发生的问题。同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幼儿对户外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玩得开心且富有意义,让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沐浴着阳光,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叶雪梅. 幼儿教学中手工活动教学策略研究 [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3, (02): 194-196.

[2]陈琼斯. 绘本助力高品质幼儿教学活动的实践策略 [J]. 亚太教育, 2023, (04): 22-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