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传统节日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黄海英

武宁县第四中学 邮编:332300

摘要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是中华民族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思想品质和价值导向。将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有助于我们坚定我们的理想和信仰,巩固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自信,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发掘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通过英语的学习,加深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认识,在英语课上以德育为本,以英语为载体,把中国故事说得生动有趣。


关键词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渗透;英语课堂;意义与策略

正文


一个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发展的支撑,而教育事业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就需要教学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找出新的教学实践与实践视角,以确保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确保学生既能熟练地运用西方英语,又能增强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进入中学之后,学生们的英语水平有所提高,但能够用英语书写或阅读我国传统节日的学生却寥寥无几,有些学生根本不懂春节该说什么,这极大地妨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容易导致初中生西化,对此,我们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延伸教材,扩大教学内容

文化是多元化的,不仅要学习外来文化,也要巩固中国文化,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就是引导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课本内容结合起来,互相呼应。在英语课中,背单词、背单词、翻译阅读是最重要的,而英语词汇则是学生们了解不同文化的最佳切入点,教师可以用单词卡片的形式,让学生们默写中国传统节日所对应的食品,例如端午节要吃粽子,元宵要吃元宵,中秋要吃月饼,这是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的事情,教师可以用这种默写的方式,让学生们对传统的食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能增加他们的词汇量,一举两得。

二、 用信息化手段导入节日文化

身为初中生,虽然每一位同学都要过春节,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学生可能没有从文化的深层次去思考和研究各种节日,对某些民族文化、节日文化、民俗传统的发展脉络也不甚了解。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将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使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例如:「中秋节有什麽历史渊源?」笔者提出这一疑问,并上网查找有关中秋节起源和发展历史的资料,供同学们参考。学生在看了资料后得知,中秋节实际上与二十四节气相关,起源于古代拜月的习俗。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拜月?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深层次道理,体会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智慧,勤劳,向上的精神品质。

三、用课堂活动渗透传统节日

在以前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起着很大的作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由教师来传授英语知识,如果教师继续用这样的英语教学方式来渗透传统节日文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无法得到提高,甚至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是不利的。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要想实现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的目标,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渗透。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进行初中英语的教学,通过活动的形式渗透传统文化节日,例如,在端午节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场以端午节为主题的课堂活动,要求学生用英文表达端午节要做的事情,我国的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可以在端午节展示各种节日的活动内容,使学生对端午节有更全面的认识,课堂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课堂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更好地发挥传统节日文化渗透的作用。

四、开展跨学科的集体教研活动,从多个层面阐释节日文化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历史、语言、英语等学科的教师,开展跨学科的集体教研与研讨,设计一套全方位、多角度的传统节日教学方案,使学生对传统节日有更广泛、更深入的认识。以七年级下册Unit6中的端午节为研究对象,教师可从历史学科的角度对节日的史料价值进行探讨。端午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每年的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都是中国汉族人民缅怀屈原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主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楚国大夫屈原。其次,从语言学科的角度对节日的文学价值进行了探讨。介绍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饮雄黄酒等民俗文化,以继承屈原精忠报国的精神,缅怀华夏民族的情怀。鼓励学生用英语将中国节日的文化内涵传递给全世界。

五、用情景创设渗透传统节日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能用英语与别人顺畅地沟通,针对目前中学生西化现象比较严重的现状,教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对我国传统节日进行渗透,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与认识,用传统文化熏陶学生,既能弘扬传统文化,又能培养初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教师可以以“说出你喜爱的中国节日”为主题,将学生分组,以情景对话的形式展开,学生可问:“There are many festivals in our country. Which do you like best?”“I like Spring Festival best”或“I like Dragon Boat Festival best”,学生们可以回答出各种各样的节日名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主查找我国各个节日的名称,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传统节日的英语用法,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学生们还可以在对话中加入其它的内容,例如,每一个节日的时间,每个节日该做什么等。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又能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的认识,达到初中英语教学的预期目的。

 

结语:总之,对于初中生来说,英语很重要,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能学到不同的语言文化和知识,学到不同的文化,但是,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不能忘了传统文化,不仅要学习各种语言,还要学习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理解各国的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吴杏珊.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节日文化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实践——以尼泊尔节日文化课Festivals in Nepal为例[J].英语教师, 20191921):65-67+83.

[2]林宜宁,陈碧欣,林虹,冯小凤.英语教材渗透节日文化的价值性探究——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为例[J].英语广场,201805):164-16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