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应用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霍冬瑶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第一中心小学067399

摘要

大单元教学是“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方式,在进行大单元的学习时,老师们需要对课本上知识的相互关系展开更多的探究,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融入到单元的学习之中,促进学生们形成一个科学的、完善的认识系统,从而为学生养成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笔者对“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大单元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正文


一、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确定教学单元的基本元素

双减背景下,老师们必须始终围绕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核心素养,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每一项数学核心理念,熟悉每一节课中的关键元素,运用元素解析法理清每一节课中所应遵循的原则[1]。在新课程标准下认真钻研课本,掌握重点,保证课堂授课的正常进行。

比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授课中,笔者在对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剖析后,认为这一单元应该突出两个重要的理念,一是空间理念,二是思维方式。可以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空间概念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构建出对面积单元的表象认知,并通过导出的方法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计算公式。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在进行空间意识的训练的时候,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空间意识的发展。同时,由于该课程还包括了与推定、合情的有关的知识,所以,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本课程中,老师可以从容积的理念出发,通过对容积的理解来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形成“三维图形的尺寸就是容积”这一认识,而立体图形所占的空间,就是有几个容积单元,进而让同学们进行演绎推断,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二、合理描述目标,加强目标意识

在对双减背景下的单元内容进行全面剖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教育目标都发挥着引导的作用,而在大单元教学中,教育目标更是应该具备全面性和表达精准等特征,让学生能够在单元目标的指引下进行学习,建立对单元知识的完善认知。

首先,在实施本课程时,要注意整体性。单元教学包括了单元化的学习内容,然而,单元教学目标并不只是将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的列举,它还要求老师把每节课要达到的目的放到一个整体中来考虑,使每节课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其次,在课堂上,老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三个维度的教育目标的设置。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老师要转变以往在设计和执行立体教育目标时将各维度的目标分割开来的做法,要将立体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强化对数学思想和数学育人价值的渗透,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的和谐发展,更好地达到对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注重对教育目标的明确和可操作。在教学活动中,单元教学目标发挥着引导的功能,所以在对其进行说明的时候,要做到清楚明了,而且还应该具备很好的可用性,能够让老师和学生在实际的教育中寻找到根据,从而推动教育的正常进行。

比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课程中,笔者设定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基本理解“容积”的意义,感受“容积”是一种能量守恒的概念;了解一些可以用来形容数量的一些概念,与真实的物品相结合构建出数量的概念,明确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原则,并且能够对数量进行精确的转换;能够准确地推导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公式,然后利用这些公式来处理问题。(2)课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能够从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的运算中,得到一种类似于归纳的数学思维与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概念与思维的水平。能够利用所掌握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容积计算公式来处理现实问题,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能够提高应用意识、创新意识。(3)情绪与价值观念:通过导出容积运算的公式,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将所学的公式运用到实践中,来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处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实用功能和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地去探究一些关于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的能力。在教学目的的设置上,所有的行动者都是学生,因此,同学们也可以通过这些目标来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而且,这些指标还具备一定的可实践性,对师生的行动起到引导的效果。

三、实践化讲授

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考力不够强大,他们常常不能全面把握所学的东西,也不能很好地建立起一个知识系统。所以,在实现单元教学时,有必要强化实践性教学手段的运用,让学生自己亲手进行操作,让他们在亲自实践中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为例,当同学们已经完全了解了关键的知识点,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计算公式以后,笔者就向同学们安排了一次课外的实习,要求同学们在课后挑选出几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件,根据自己的生活及学习经历,去想象一下那个物件的容积大致有多大,然后利用皮尺来进行实际的测量与运算,来证明自己的看法是不是对的。这种实践作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量感,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执行,让学生在大单元的探究中建立起一个模块化的学习架构,更好地消化与吸收知识,从而把握科学的学习数学的规则,为自己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老师们要对核心素养和大单元教学的含义进行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出对学生进行大单元教学的策略,开拓出一种全新的大单元教学思维,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林丽.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美眉,2023(3):204-206.

[2]钱爽.大单元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重构路径的研究[J].教育界,2022(5):35-3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