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实践探索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方法措施
正文
引言
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其自身的文化知识储备,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与问题,在面对困难时采取更合理的方式进行解决,有利于学生往后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内容,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1、借助信息教学技术
小学语文教材经过精心编排,有不少内容都与我国传统文化内容相关,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素材,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不容易理解一些比较抽象或陌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单纯的将课文中、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提炼出来向学生进行讲解,那么大部分学生所做的只不过是被动的记忆而非理解。虽然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了解传统文化内容,但传统文化内容中的精神与内涵却无法被学生真正的理解与吸收,传统文化教学的效果十分有限。因此,在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还需采取合适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积累传统文化知识,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教育事半功倍。
比如为了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可以积极利用信息教学技术,将文字形式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转化为直观的图片或视频,或者为学生创设出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解与学习。例如在教学《将相和》时,这篇课文就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但是仅凭阅读教学学生将很难理解课文中传统文化的深意。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信息化教学活动,提前在网络上收集《将相和》的视频片段以及当时时代背景的介绍视频,在课堂中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透过视频直观的感受到当时赵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背景之中,而廉颇与蔺相如两人都展露出了高尚的情操,共同维护治理着赵国。通过视频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蔺相如为国为民的气节,体会到其以大局为重的心胸,更容易被其人格与精神所折服。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不仅能够更加轻松的理解课文内涵,对课文产生更多感悟与思考,还能直观的领略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更好的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内容,保障了语文教学的效果。
2、融入历史故事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可以发现,有许多课文都是与我国历史相关的,而教师并未过多重视这部分课文,而是将关注点继续落在课文本身上,依旧采取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效果,还会使学生对阅读学习感到乏味。因此,在推动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的在阅读教学中引入一些历史故事,为阅读教学注入更多的趣味性,用这些历史故事来引出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传统文化,同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三观,让学生能够在历史故事的启发下端正自己的言行与思想,从而提升传统文化教学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石灰吟》这首古诗时,为了更好的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所要传达的精神与气节,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引入作者于谦的生平故事,为学生讲述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结合真实的史料对学生进行教学。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明朝的土木堡之变、于谦坚守北京城等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故事与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丰富学生对古诗词创作背景的理解,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诗词的内涵。在了解了古诗词作者的生平故事过后,学生能够产生更多的联想与思考,对古诗词的内涵便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呐喊有了更多的共鸣。在历史故事的启发下,学生能够被诗人的精神与气节所折服,学会像诗人那样捍卫、保护自己的国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这样既保障了古诗教学的质量,同时又有效渗透了传统文化知识内容,有效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
3、开展游戏教学活动
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比起一味的向学生灌输传统文化知识的内涵与思想,要求学生记背传统文化知识内容,教师更应该采取学生更易接受、更喜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传统文化知识内容下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好的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内容,还能承担起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重任,这样的教学效果才更加理想。为此,教师可以在传统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游戏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快的接受与理解传统文化,从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在教学《草船借箭》时,为了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内容的感悟与理解,同时优化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体验,教师就可以开展游戏教学活动。由于这篇课文是一篇情节饱满的记叙文,因此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几位主要人物,再通过表演的形式还原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通过本次表演活动来直观的体会古人身上的智慧以及几位主要人物的特点。游戏活动能够快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表演以及观看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代入相关角色,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与掌握故事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在游戏活动的感染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既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同时又能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情感,从而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更加高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内容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工作与目标,教师应不断探寻传统文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及时创新语文教学的方法,点燃学生探究传统文化内涵、传承传统文化思想的热情,将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的心灵,呵护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强.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4)
[2]郎得权.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