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
关键词
体验式学习;小学数学;情境;游戏;合作探究;策略
正文
引言
体验式学习具有情境性、趣味性、实践性等特征,有效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将体验式学习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重要价值。但是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受到老旧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对学生主体地位不重视,也未能将核心素养培养落实到实处,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未能在教学环节上加以优化,未能给学生构建自主学习、实践探究、综合体验的学习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也制约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数学课程内容抽象、枯燥,传统的授课形式单一,缺少趣味性和互动性。将体验式学习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改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课程教学实效。具体来看,体验式学习的应用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枯燥、抽象的课程内容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加上单一的教学形式与沉闷的课堂氛围,导致学生无法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在数学学习上缺乏积极性。体验式学习以生动的情境、趣味的游戏以及多样化的实践探究活动等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同时也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思考、参与创造了条件。无论是学生学习的方式上还是课程知识的呈现上都表现出多样化特征,有效的调动了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不断探索数学的奥秘,感知数学的魅力,产生对数学的热爱。其二,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发展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教师要在传统的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的发展需求。体验式学习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借助体验式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在深度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在体验式学习中还能培养学生观察力、创造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此外,也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等优良品质,从而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1]。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应用并不理想,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教学理念老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沿用老旧的教学理念,重知识教学、轻能力培养,重教师讲授、轻课堂互动。导致学生课堂上表现出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较低,无法实现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升学习效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将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采用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题目训练,虽然能够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其二,教学方式单一。虽然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大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投影设备、教学APP等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从教学形式的整体上来看,仍然未能走出“灌输”的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过分依赖教师,缺少自主学习意识,这也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影响体验式学习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2]。
三、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构建情境,在情境体验中学习
真实生动的情境往往能够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情境互动的积极定,促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教师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结合数学课程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情境素材,构建具有体验性、互动性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同时也在情境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全面发展。例如,在“分类与整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事物分类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对零散的事物进行整理。教师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将班级中的“爱心捐书箱”打开,里面都是学生为贫困山区捐赠的各种图书,平时学生会将自己看过的图书投放到这个捐赠箱中,定期像山区小学邮寄。教师将沉甸甸的捐赠箱搬到讲台,对学生说:“同学们的爱心已经装满了这个箱子,我们需要把箱子打开,将里面的图书整理好,再打包邮走。”教师一边说一边打开箱子,五颜六色的书籍呈现在学生眼前,教师故作思索、面露难色道:“这么多图书,该如何分类整理才合适呢?”学生纷纷讲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提议按颜色分类,有的学生提议按大小分类,还有的学生提议按书的类别分类,教师鼓励学生到讲台前按照自己选择的标准完成分类。通过这一情境的构建,调动了学生参与体验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收获了良好的学习体验,对分类与整理的相关知识有了准确理解。
(二)引入游戏,在游戏体验中学习
游戏是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开展游戏教学是落实寓教于乐的关键举措。通过引入优秀,使学生在游戏体验中完成学习任务,对提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情感体验有重要帮助。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合理引入游戏环节,例如,在“倍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在完成基础的知识教学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数数接龙游戏”,教师提出数数的要求,然后学生严格按照要求依次进行数数接龙[3]。比如,教师提出如下要求:“从1开始数,凡带‘3’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跳过不数。”在数数过程中哪位学生出错,需要进行才艺表演。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能够提升专注力,不仅要认真听前面的同学数到哪,还要在心里计算接下来要数的数是否带有“3”或者是“3”的倍数,比如“13”“12”都不能数,其中“13”是带“3”的数,而“12”则是“3”的倍数。在游戏体验学习中,学生实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提升了学习效率。
(三)合作探究,在探究体验中学习
合作探究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做学习与探究思考的空间,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使用合作探究教学法,并给学生布置探究任务。例如,在进行“可能性”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可能性的相关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能够运用可能性解决具体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为学生布置如下探究任务:“两个人进行街舞比赛,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谁先跳是否公平?为什么?”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制定了抛硬币的实践探究方案,通过多次抛硬币,记录硬币的正反面,最终得出抛一次硬背出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因此结论是公平。合作探究让学生之间能够获得良好的交流体验、探究体验,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所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体验式学习模式,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符合学生学习体验的需求。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能够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作为首要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结合学生的学情以及综合发展需求,科学设计教学环节,通过构建体验式的教学情境、引入游戏教学以及开展合作探究活动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体验式学习落实到实处,在保障课堂教学实效的同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璇.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3(4):90-92.
[2]刘志彪.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名师在线,2019(34):54-55.
[3]林宏滨.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2016(18):38-3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