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活动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严素兰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石碶街道实验小学

摘要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抽象的文字符号没有兴趣,学习拼音、字词比较困难。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游戏活动,将记忆和学习寓于游戏之中,使学习和记忆成为快乐的事。寓教于乐,寓学于游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游戏活动;兴趣;寓学于游戏

正文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小学低年级是学生系统、集中接受语文学科知识启蒙的重要时期,在该时期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后期语文素养及其能力的形成、进步与发展。而6.7岁的孩子往往活泼好动、自制力差、表现欲强、注意力保持时间短,通常是无意注意。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是学习汉字的起始阶段,要让他们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还要学会汉语拼音,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等。而这些抽象的符号对学生来说是很难记忆的,这也是当今社会很多家庭一旦孩子正式步入小学,家里经常会出现鸡飞狗跳现象的原因之一,因为对孩子们而言记忆和学习是一项“苦差使”。苏联心理学家陈千科(Zinchenko,1945)在《探讨幼儿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的发展变化》实验中得出结论:幼儿中期和晚期记忆的效果是无意记忆优于有意记忆。到了小学阶段,有意记忆才赶上无意记忆,并逐渐超过无意记忆。陈千科的实验给了我们以启示:教师要根据儿童的思维和记忆特点,注重无意记忆,巧妙地通过游戏的方式表现或呈现出来,让儿童通过积极的游戏参与来进行记忆,以获得更好的记忆效果。记忆和学习并不是一项“苦差使”,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游戏活动,将记忆和学习寓于游戏之中,学习和记忆也是快乐的事。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儿童对学习过程本身发生兴趣,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儿童自觉的行为。

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际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游戏:

一、猜谜游戏。

此游戏既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又可以引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快乐和探索中学习。比如在识字教学学习“问”时,我让学生猜一猜:“一个小朋友,进门瞅一瞅,见人就张嘴,我能进来否?”又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中“识字加油站”的内容如下:“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诗中的一连串数字提供了识字的好机会。同时,旁边的“泡泡语”提示:“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吗?”可见,让学生好好猜一猜,应当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这首诗没有出示诗题,目的就是让学生开动脑筋,享受猜测的快乐。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昂,有的猜是落下的树叶,有的猜是凋落的花瓣。这时,教师可以借助谜面中被学生忽视的那一句诗“飞入水中都不见”来暗示。“如果是树叶或花瓣,飞入水中怎么会不见呢?”“只有什么东西会无数片落下来,到了水里就都不见了,都化成水了?再看看书上的画面,那白色的一片片又是什么呢?”……在这样一步又一步的观察、思考中,学生体会到了比较、甄别、探究的快乐,也真正感受到了猜谜的情趣。

二、开小火车

此游戏常用于拼音教学,生字、词语教学中。因为游戏不需要任何道具,简单方便,很适合在课堂操作,能使全体学生兴奋起来,更适合复习巩固阶段运用。比如,教师在复习学过的生字时,拿出一叠生字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认读。如果有学生读错或者不会读,就问“哎呀呀,小火车抛锚了,有没有哪位小小修理员帮忙来修理一下呀?”待读正确以后继续往下开。又比如单个字复习时候,教师出示这个字的卡片,让一组学生轮着读字音、扩词。开火车的方式绝不能千篇一律,要经常变化。横着开,竖着开,“S”型开,“之”字型开,四周围向中间开,按学号跳着开……让学生猜不到老师这节课会跟大家怎么玩“开小火车”游戏,让他们始终保持着对这个游戏的高度热情。

三、找朋友

此游戏适用于复习字的偏旁、结构,找近反、义词以及声母与韵母的组合等。比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识字《树之歌》后,拿着“梧”字卡片的同学高高举起卡片说:“找呀找呀找朋友,谁是我的好朋友?”拿着“桐”、“枫”、“松”、“柏”、“桦”、“杉”、“桂”卡片的同学都可以上前说:“我是你的好朋友。”然后让这些同学站成一排,大家一起读一读他们手中的生字卡片,说说他们为什么是好朋友?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它们的偏旁相同都是“木”字旁,然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白板出示这些树木的图片让学生认一认,最后概括出“带有木字旁的字大多跟树木有关。”

四、心有灵犀

此游戏适用于拼音、生字、词语等复习巩固中。比如看老师的口型大家猜一猜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字母。也可以请一位同学上台做动作,大家来猜猜是学过的哪个生字或者词语。还可以用身体摆一个造型来猜一猜是什么字。如在一年级下册识字《操场上》的学习中,对于“拔”、“拍”、“跑”、“踢”等字都可以用此游戏复习巩固。

五、我来编儿歌

儿歌是儿童成长中的亲密伙伴,因其语言活泼可爱,音乐感、节奏感强,朗朗上口等特点深得儿童喜欢。因此在教学容易混淆的拼音,字型相近的生字时候,我常会引导鼓励孩子们自编儿歌来加强记忆、区分。比如在学习完声母以后,qpdb”这四个声母是学生区分的难点,许多孩子一直搞不灵清,我就引导他们观察这四个字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一起编出儿歌:“小皮球,圆又圆,跳来跳去真调皮。跳到左上qqq,跳到左下ddd,跳到右上ppp,跳到右下bbb,跳来跳去真可爱。”又比如在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的生字学习中,引导学生区分“喝”和“渴”,就问学生:当你口渴的时候最想干什么?我们喝水是用什么喝的?学生们经过思考交流后自然就编出儿歌:“口渴想喝水,渴是三点水杯。喝水要用口,喝是口字旁。”

此外,“词语接龙”、“摘果子”、“悄悄话”、“猜猜他是谁”、“我来考考你”……都是低年级孩子乐此不疲的课堂小游戏。

爱玩、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曾经说过:“游戏是兼具娱乐性和教育性双重性质。游戏不仅可以让学生参与进课堂,又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专注度,使学生的心思始终保持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应创造性的根据不同课程设计游戏,寓教于乐,寓学于游戏,在课堂有秩序、有计划地展开教育游戏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董奇,边玉芳《儿童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9年4月

3)周一贯,《统编教材中的“谜语诗”教学说略》 《教学月刊》2020-09-16

4)邱月娥,《试析如何让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 “活”起来》《语文论坛》2018年第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