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英语单元教学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魏文丽 赵芝仪

城固县第二中学 邮编:723200

摘要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了以主题为引领、语篇为依托的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和逻辑顺序的语言实践活动,逐步提高其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如何将主题意义下的语言学习与具体的学科内容相结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尝试探讨基于单元教学设计理念的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即打破单课教学的局限性,整合多个课时进行系统化设计,从而实现知识的融合贯通和素养的全面提升,分析如何基于英语学科单元整体教学来实现学科育人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

英语核心素养;单元整体教学;教学策略

正文


一、高中英语教学现状

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实施大单元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分析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单课时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展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的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国际语言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我国,英语也成为高考科目之一,学好英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还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出于种种原因,高中生普遍缺乏英语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这就使许多学生的英语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针对这一现状,若将大单元教学方法引入到高中英语教学当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心,进而提高其英语成绩。

二、高中英语单元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是整体性原则。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从全局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处理,确保各个课时之间的衔接自然、紧密,使学生能够通过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来掌握知识技能。二是情境性原则。语言学习是一种情境化的活动,因此在设计单元教学时,我们应该注重创设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三是主题式原则。单元教学必须围绕某个特定的主题展开,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依赖某一种教学方法或者过于重视形式而忽略了实质等问题。四是渐进性原则。单元教学不是简单地将多篇课文拼凑起来,也不能只关注语法结构和词汇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听、说、读、写各方面的综合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五是多元评价原则。传统的单一试卷考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因此在实施单元教学时,我们应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如口头陈述、写作、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便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以及思维品质等方面的表现。

三、高中英语单元教学的基本环节

在高中英语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设计好各个环节。下面以外研版必修二 Unit1 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分析教材内容,确定单元主题。因此,我们可以将该单元内容作为主题来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还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并提高其语言能力。其次,制订教学目标,合理分配课时。针对本单元的主题和学生特点,我们可制订以下教学目标:一是掌握与主题相关的词汇、短语和句型;二是理解文章结构及大意;三是能够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或他人的日常生活以及教育经历等。基于此,我们应当合理分配每个课时的教学时间,确保课堂上有足够的输入和输出机会。再次,整合课程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仅仅依靠一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需要充分挖掘各种可用的课程资源,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课件、音频视频材料、图片图表等。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习趣味性,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和交流合作。最后,组织多元评价,及时反馈反思。在完成一轮教学后,我们需要及时收集学生反馈信息,发现问题所在并加以改进。

四、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英语单元教学策略

(一)抓住共同特点,构建知识网络

例如,在关于“Languages of the World”教学时,单元主要内容包括“Explore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Explore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Describe your favourite things”“Explore different kinds of English”“Chinese Characters”“a blog about English study”等部分,这几个部分之间的共同点是“语言”,借由语言桥梁相互串联。

在教学的时候,教师需立足在语言结构框架之上,通过下面的几个小部分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语言,如中国的甲骨文和毛笔字的发展、比较汉语与英语之间的不同,使其通过听和读的方式构建关于语言的知识体系,包括语言是什么、我们自己的语言是怎样的、区别于汉语的英语又是怎样的,逐步深化,先由语言点串联到自己国家的语言,再在介绍区别于汉语语言的基础上由点及面,构建关于语言的完整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语言的认知,促进深度学习。

在大单元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如电子白板,为学生搜集与本单元教学有关的视频、文章、短片、电影等资料,让书本上的知识以影像的形式活起来、动态化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资料中可以包括汉语、英语、阿拉伯语等多种语言,让学生感受不同国家的语言。在展示相关拓展教学资料之后,教师需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由谈论交流,分享自己对不同国家语言的看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为大单元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从已知构情境,培养学生思维

在英语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以问题为导向,构建特定的学习情境。情境构建和建构主义学理论所主张的观点有相似之处,都是建构一个适宜的情境进行相关教学。

从建构主义学理论分析,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来自外界如教师讲授的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从教学层面分析,则是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经验,需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点,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外研版“The World’s Cultural”教学时,该单元主题为世界文化,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我国历史发展和文化了解多少、对外国的历史了解多少,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关于不同国家历史和文化的知识和经验发表看法和想法。该单元开篇先对各个国家历史和文化进行简单介绍,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下,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或者进行分组的方式进行情境演绎,为学生构建学习情境,以视频的方式营造氛围。

教师可以以“The history and traditions of different countries”为题,为学生依次展示包括中国、英国、美国等相关的历史和文化。

关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发展历程,如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的著名代表人物有哪些、它在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占据怎样的地位等,也可以介绍我国丰富瑰丽的建筑,如故宫、苏州园林、少数民族的住房等;关于美国的发展和文化,教师可以结合历史知识和资料为学生普及美国全名的由来,也可以介绍与美国有关的战争,如美国独立战争、感恩节、独立节日、圣诞节、《独立宣言》等;关于英国的介绍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这样一来,学生能够顺利地抓住大单元教学的中心点“History and traditions of different countries”。在这之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以“How do you go to look at this cultural difference exist?”为引导,引发学生对不同国家间文化差异的思考,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自由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发散,主动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多角度、客观地看待各国间文化差异,树立多元文化意识,正确看待各国的历史文化及传统。

(三)规划课时,设计活动

单元整体教学是非常宏观的教学思路与模式,需要教师从宏观角度规划课时内容,再逐步推进教学进程,因此,安排语篇学习顺序和活动非常重要,有助于学生由浅入深地构建单元大观念,层层推进对单元每个章节的学习与理解,学懂学透单元主题内容。结合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和语篇内容,教师要合理设计课时,并保证每个课时之间的关联性和递进性。

The Violence of Nature为例,在觉知部分,是让学生认识不同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结果,对应的是Listening and Speaking( 口语:新闻报道)主题,课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课时侧重听,从聆听中学习不同词汇的读音和表达方法,第二课时侧重于说,以“新闻报道”的情境活动来引导学生自主表达,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视频素材作为参考,辅助情境教学的开展。

在探寻部分,是让学生寻找到“自然灾害”的成因、发生过程和应对措施,对应的是 Reading and Thinking( 阅读理解)主题,具体来说也可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侧重读,以略读和精读结合的方法来学懂语篇中的生字词、句式句型、语法等知识点,对文章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第二课时侧重思考,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构建思维导图,深度分析文章每个段落的核心内容,形成自己的逻辑思考。同时,也借助文章梳理的过程来培养学生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的思想情感。

在践行部分,是让学生主动承担保护自然,宣传抗灾防灾的责任,对应 Listening and talking(听说部分)。因有过前面几个课时的基础,所以该部分预定为 1 个课时。先结合文章内容,可利用头脑风暴的教学法,引导学生多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然后可布置课后实践作业,可分为小组展示和宣传海报两种,前者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关于“自然灾害预防”的 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后者则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制作抗灾救灾宣传海报,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四)明确评价标准,检测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组成部分,对完整的教学活动来说,教、学、评三者缺一不可。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动态监测,以达成教育目标,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举例来说,对本文提出的单元式项目学习,其制定的评价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包括幽默格言的情形描述,10 分;幽默意识的生动描述,20 分;人生态度的介绍,10 分。二是评价逻辑。有力推动推选的理由,15 分;描述幽默带来的积极影响,并以小故事进行佐证,15 分。三是语言评价。学习过程的语言使用准确性、词汇量的丰富性以及句式的多样性各占 5 分。四是海报制作版面简洁、美观、合理,15 分。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将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进行有机结合,在个人评价上,学生要结合个人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本节课的学习水平进行自我评价;在小组评价上,以组内评价和组间互评为主;教师评价则是教师站在宏观的角度,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知识获取情况、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自我反思能力、自我反思意识等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在三方评价结束之后,可以结合不同的评价方式的分数取平均值,作为学生本节课的最终评价结果。

教师可以以录像的方式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记录,并在课后分析录像,观察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对不足及时进行总结,不断积累教育教学经验;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仔细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是否集中,进而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合理化的方式进行处理,不断提高英语大单元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实现教学相长。

单元教学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高考的必然要求。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需要转变和创新。新时期的高中英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单元教学模式,将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机融合起来,打破教材编排体例,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此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促进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以及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为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曹维杰.2022.初中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 (27).

[2]高先宏.2022.高中英语大单元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路径[J].英语教师,(1):156-15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