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优化方式思考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整体单元;深度学习;单元整合;策略探究
正文
随着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在小学课程体系中,英语课程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要以新课改为切入点,在小学英语教学方面进行不断改进和优化,创新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体现出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一定要将大单元教学设计相关内容进行全面呈现,让学生在单元整个知识影响下,深入探究实用性和系统性,唯有这样,才可以对深度学习进行有效加强,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奠定基础。而要推进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大单元的意义和目的,分析、讲解和梳理单元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小学英语学科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课本上的内容又是零散的,教师若不能将这些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造成知识之间不够连贯,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可以有效地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并将这样的教学设计模式融入实际教学中,从而实现期望的设计,这对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篇幅所限,笔者难以将所有策略都列出,只是从比较繁杂的策略选取了比较适合的且容易操作的,希望可以对英语老师们有所启发。[1]
一、把握情境,深度教学
在小学英语单元词汇教学中,教师应以构建多元语境为基础,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层面上全面提高自身对词汇的综合认识。在单元词汇课学习中,老师可以利用单元主题来构造一个核心思维导图,并通过团队协作,让学生能够围绕此核心词汇进行联想和扩展,由此极大地提高学生对词汇的认识。在此课堂中,英语教师会根据多模态理论预先制作单元词汇的思维导图,让学生们根据课本上的知识来补充内容,以此加深对单元话题的理解,以便更好地对思维导图分支进行相关研究。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其他同伴一起交流关于单元主题的观点,创造一个浓厚的英语词汇学习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好地进行分组交流和记录。接着,小组长将小组的讲话进行整理、归纳和归类,以整体上把握小组成员对单元主题的意见,并将大家讨论中出现的常用词汇和词组进行记录,接着由各个组员对相关模块知识进行阐述,并将词汇和词组含义作简要解释。最后,老师选择了小组长对小组的发言做一个简单的概述,然后教师根据组长的报告,并查看思维导图的完整程度,最终来对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定,选出“讨论之星”。基于多模态理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提倡学生在特定情境下发散自己的思维,在本堂课程教学中,老师结合思维导图,结合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学习词汇。还要从联系生活情境的角度进行词汇讲解,保证学生可以感受更加具象化的语言环境,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不断产生词汇学习的动力。[2]
二、指向合作,深化探究
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单元的整体知识进行探索,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证能够更好地学习知识。比如,在一些课程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分组进行单元英语知识的学习。首先,可以让同学们进行组队,先练习单词,按照音标拼写单词,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监督,改正错误,接着小组长带头朗读课文,保证学生可以理解文章大意。其次,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利用知识导图归纳故事发展的整个流程。同组的同学们要一起学习词汇和语法知识,自行组织对话进行训练。小组成员也可以一起讨论本文所包含的相关问题,并找出答案的依据,阐明答案的思路,然后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老师会要求大家展示小组的成绩,并将归纳出来的内容加以完善。当然,老师也可以在学生的协作学习后,与同学们进行一次总结,以加深大家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拓展能力,整合任务
教师可以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对英语进行整体的教学,以增强学生在英语交际、应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比如,在《My Family》的课程中,英语教师可以结合听说读写角度来开展活动教学。如听是基于单元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听力练习,了解听力材料中亲属关系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说是结合单元的词汇、语法等内容,促使学生掌握“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What’s your father’s job? Is this your uncle? ”等内容,结合小组语言交流完善对话讨论。读是在阅读课文过程中学习有关知识和语法,能理解文章的意思,并可以独立翻译,从中掌握更多阅读经验。写则是以前者的“掌握”为基础,结合现有所学的知识进行有关英语学习的写作。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四、专注逆向,激发主动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教师们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主动性。在小学英语单元教学中,逆向设计视角逐渐被引入,为教师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探索方式。要想使小学英语“单元”教学效果更好,就要把“UbD”理论引入到课堂上,整合教学内容与方法,使学生能够建立一个完整的英语知识系统,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进而使小学英语单元教学效果得到改善和发展。接下来,以《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单元为主题,引导学生结合英语视角探讨与“周六计划”有关的一些词汇和英语,从人文主义的视角出发,旨在激发同学们的思维,让他们复习和巩固知识。
4.1着眼预期,设计成果
预期的学习成果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不要只是虚无缥缈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明确的目标指向下进行学习。所以,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对学生学习了这一单元之后能够学会什么、能够做什么等问题展开了研究,然后整理出这一单元的具体知识,进而明确好这一单元的预期学习结果:在这一单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周六计划是怎样的”“如何构建周六计划”“做好规划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等等。在本单元中,学生能够掌握课本中与“周六计划与活动”有关的词汇,并能牢记课本中涉及的新语法知识;在此基础上,使同学们能够对规划安排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能够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能够展望自己的发展;最后,最重要的是让同学们能体会到英语学习快乐,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英语交流情境中。如此,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融入对学生文化、品格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让老师能够用合适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确保教学的效率。
4.2把控体系,掌握证据
UbD逆向教学的一大特色就是事先设计好评价的方法,所以,在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后,老师要根据自己对学情的理解,制定出合适的教学评价方法,这样老师就可以更好地在课堂上观察到学生的表现,做到“评价先行”。在进行评估方法的选择时,也应综合考量评估标准、评估方法等因素。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完成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检测任务,笔者采用了提问为主的评估方法,让学生对“你对周六的计划是怎样的”“周六计划对你有什么帮助”等问题进行解答,指导学生思考本单元蕴含的人文思想,提升他们的思想层次,同时还可以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达到有效评价的目标。
4.3设置活动,优化实践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和评估方式后,可以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理解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促进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在本单元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下的具体教学活动:当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环境和状态以后,笔者通过三个环节来指导学生对本单元的核心知识进行学习。首先,利用课件以一种非常生动的形式展现一份计划给同学们,同学们也会在观看的时候很容易就能记住一些和计划有关的词汇以及词组,在观看的时候,老师会给同学们一些语音上的提示,由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发音,让他们能够将词汇和图片、视频进行对应。其次,笔者带领同学们了解单元提到的语法结构,当学生对基础语法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笔者再指导学生将这样的语法知识融入具体的情境中,接着进行对话运用,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此,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整体性,突破了单元教学重难点,实现了单元教学目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课堂的开放性,将英语知识引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培养他们运用英语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成效。基于此,笔者还在本课程中组织了相关的实践活动,将同学们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同学们利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鼓励同学们互相发问,达到提高同学们听力和理解能力的目标。[3]
五、关注内涵,整合碎片
在传统的英语作业设计中,老师们通常会根据课程的内容来安排新的单词、句式和语法的习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所学的内容进行抄写、背诵、试题运用等等,但这样的做法,往往会让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产生一种“碎片化”的思想,认为知识联系不大。所以,在以单元整体为基础的作业设计中,教师要从整体的角度,深入挖掘知识的内涵,全面了解和消化单元的主题含义,并对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使学生能够把零散的知识组织归纳起来,进而提升对知识点的认识。例如,以小学英语教材《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为例,这一单元的主题内容是“到校园的交通方式”,并将“交通方式”作为主题进行任务型作业的整体性安排。可以做如下方案,Step1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给出的课文题目、图画和视频,推断出具体的交通方式。Step2单元作业1,设置情境对话:不同的同学在分组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通过语言交流重现课本中的情景,并互相评分;同时,把自己的经验通过“交流”重新体现出来,用英语把所遭遇的情景和所发生的事情都表现出来。Step3单元作业2,分析与理解:学生应充分理解语法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可以熟练地运用句型来和朋友描述自己上学采用的交通方式,并尝试构建不同的语境来展示单元情景。Step4单元作业3,复习、归纳并巩固知识:同学们要将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和综合归纳,加以理解,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评价,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在彼此的交流中不断提高,促进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使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大单元教学呈现效果更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教师就要突破时间和空间局限,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深度学习,遵守系统原则,循序渐进地实施,确保大单元教学模式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促进学生的核心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真实体会语言知识的含义和乐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分析[J].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1(11):93-94.
[2]刘桂清.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7):33.
[3]孙丽青.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J].中外交流,2021,28(3):15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