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创新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
正文
本文系三河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创新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32008)研究成果之一,主持人:郑侠
一、合理设计作业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作业内容进行合理设计。比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利用自己生活中的物体进行测量”的作业,让学生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测量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掌握,而且还能培养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受益,而且还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注重不同层次学生作业内容的层次性,让他们在作业中都能学有所获。
二、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设计不同的数学作业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背景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和学习基础不同,布置不同类型的数学作业。例如,在教学“统计”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将教材中的统计图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统计等方式掌握统计图的概念、用途等内容。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将自己收集到的统计图进行整理、分类。在完成任务时,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判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统计图的概念、用途等知识,而且还能通过思考对自己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三、数量分层,减少学生作业负担
“双减”政策要求全面压减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总量以及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长。在此背景下,教师应以相关政策内容为基础,同时结合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设计数量分层的数学作业,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完成与能力相应的书面作业,减少学生作业负担。以“认识万以内的数”一课的作业设计为例。教师需要关注学生课上学习情况,根据回答问题积极性、解答问题效率等判定学生的学情,并将学生分为学困、中等、学优不同层次。之后,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力情况,设计数量分层作业。如,针对学困生,教师应用阅读作业代替书面作业,要求学生重复阅读教科书上的相关知识,在减轻书面作业负担的同时巩固学生学习成果;针对中等生,教师可设计3~5个填空题,考查学生关于万以内数的读写,计数单位,万以内数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构成等知识点的记忆情况;针对学优生,教师可在上述作业基础上增加简答题,使学优生在解答不同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夯实学习基础。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在设计作业前应先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之后根据不同学情设计少、中、多三种数量层次的数学作业,以确保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同时巩固其学习成果。
四、难度分层,减轻学生作业压力
为学生布置难度过高的数学作业是造成学生作业压力过大的主要原因。“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想切实减轻学生作业压力,就需要适当调整作业难度。但是,若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全面降低作业难度,难免会让部分学生“吃不饱”,无法满足其作业学习需求。为此,教师有必要设计难度分层作业,在全面减轻学生作业压力的同时保证部分学生学习需求得以满足。
(一)设计基础作业,夯实数学学习基础
基础作业以夯实学生数学学习基础为主,由概念问题、性质问题、观察问题等难度等级较低的,且能引领学生回顾课上所学理论知识、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内容构成。在设计小学数学基础作业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课程教学主题,并建构课程教学知识体系,确定主要教学知识点。之后,教师围绕主要教学知识点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回顾课上所学内容,从而达到夯实学习基础的作业设计目的。
(二)设计提升作业,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提升作业以提升学生数学观察、数学分析、数学抽象等数学学科关键能力为目的,由计算习题、判断问题、应用问题等难度一般的,能驱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内容构成。设计提升作业时,教师应当先提炼课程重点、难点及具体疑点,再围绕此类知识点设计可引发学生综合讨论的作业,以此驱动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与方法解决问题。
五、评价分层,巩固学生作业成果
“双减”政策要求教师认真批改作业并及时做好反馈。为此,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基本发展情况设计分层评价标准,并将分层评价标准落实在作业评价工作当中,以此指导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学习问题,在巩固学生作业学习成果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进阶提升。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的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可以先分析班级内不同学生的发展情况,之后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设计不同评价标准。适用于学困生的作业评价标准可以设计为:学生是否能够完成阅读、背诵等简单作业,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记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联系简单的生活应用。适用于中等生的作业评价标准可以设计为:学生是否能正确解答书面作业的大部分问题,充分领会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表面积计算公式内涵,并应用相关公式求解运算问题、分析应用问题。适用于学优生的作业评价标准可以设计为:学生是否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书面作业习题,并应用课程教学内容分析拓展问题。
结语
分层作业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也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作业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也应该对分层作业进行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分层作业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姜煜磊.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究[J].理科爱好者,2022,(6).[2]乔作龙.“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特色作业设计[J].甘肃教育研究,202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