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造力培养视域下的幼儿美术活动实践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美术教育;创造力;培养
正文
前言
儿童时期是创造力形成的重要时期,人类所有的创造都源于儿童时期,所以对幼儿进行创造性培养,不仅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幼儿美术教育就是培养和提高幼儿创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美术教育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供大家参考。
一、结合生活,巩固效果
生命中永远不会缺乏美,但却缺乏一双能够发现它的眼睛。自古至今,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从生活中产生的,大自然的广阔、宁静、怡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变革和科技,不管是自然美,还是人性美,都在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展示。因此,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要使幼儿美术教学课程多样化,必须将生活因素纳入其中[1]。同时,要在美术鉴赏和绘画课中加入生活元素,也有助于幼儿对美术作品和绘画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比如,在“影子”主题绘画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作品的内容,为幼儿展现不同时间段的影子图,为他们讲解影子的变化规律,这样的因素来自生活,也和幼儿的日常息息相关,他们能够充分集中注意力,并积极参与。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营造合适的情感气氛,并对其进行情感引导,接着为幼儿展示一些特色的影子作品,让他们能够参考优秀作品进行模仿和自我创作,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美术作品的学习效果。
二、剪纸手工,拓展兴趣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手工艺术是一种极具文化底蕴的美术活动,在幼儿创意美术教育中,教师们通常通过剪纸教学的活动来幼儿的动手技能,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发散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审美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剪纸活动是创意教育的一个载体,老师们要提升幼儿的参与兴趣,并正确地指导他们进行剪纸。在开展剪纸活动前,要加强幼儿的学习兴趣,确保其学习效果。若能深入地激发幼儿对剪纸的兴趣,将会不断地丰富幼儿的剪纸活动,让他们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先给幼儿提供一些剪纸作品,让他们被这种艺术深深吸引,从而产生动手的想法[2]。比如,在南方,剪纸的线条优美,雕刻厚实,而在北方,则是简单、吸引人,剪影突出。在进行剪纸课程前,老师们可以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剪纸作品或相片剪成剪贴,放到课堂上进行教学,让幼儿在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提升。同时,要根据幼儿的性格特征和意愿,将幼儿分为不同的小组,让他们用剪纸的形式来讲述一个故事,同时尽量让剪纸的活动和自己的真实生活环境相适应。比如在冬天,指导幼儿做一些雪花和雪人的剪纸,或是用“爸爸妈妈和我”作为题材,让幼儿回想起与爸爸妈妈相处时值得纪念的场景,并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剪纸中。又比如,老师们可能会用到新年的主题,通过剪纸活动,让小朋友为亲友做剪纸,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别人,以此来完成整个活动。由此,在整个剪纸活动中,孩子们的热情十分高涨,先是在剪纸学习中了解到这是一种古老的劳动艺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他们就产生了对劳动的认可和钦佩情感;接着在主题创作中亲身体验,通过动手感受劳动的整个过程,增强了他们对技能和艺术知识的掌握,促进艺术品精神对他们的影响,为他们的成长奠定优良基础。
三、改革方式,拓展活动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应摒弃传统的、枯燥乏味的美术教学方法,探索儿童所能接受并积极参与的新型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第一,生活化游戏。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设置的游戏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不能低于或高于儿童的发展水平。教师不能忽视儿童的生活体验,机械地在教学中加入游戏。如果长此以往下去,会对孩子发展很不友好,甚至会让孩子抵制美术学习。二是角色扮演游戏。以儿童丰富的生活经历为基础,提供玩具及游戏材料。有效地将角色扮演与美术教学相结合,使儿童表达对生活的想法和愿望,增强儿童的自信。三是协作游戏。传统美术教学中,孩子们很少合作,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立完成作业。老师可以共同开发合作游戏,共同创作美术作品,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思想,提高孩子的交流技巧和社交能力。这样既能在美术创作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又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美术创作的乐趣。
四、利用美术活动进行自我评价
美术是一门艺术,但它的本质属性还是一种情感艺术。美术的情感性来源于人的内心世界,美术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人类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要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不能光靠模仿,要大胆地、充分地表达自己内心对周围事物和人的态度、看法,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美术。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对幼儿进行自我评价,让幼儿了解自己在美术活动中获得了哪些新的知识和经验,自己有哪些进步[3]。教师要用肯定的、积极的语言对幼儿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幼儿认识到自己在美术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用一些不同方法来表现美术,让幼儿懂得创造性思维离不开大胆地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感受,只有大胆地表达自己内心感受才能体验到创造成功的喜悦。在活动后教师还可以对幼儿进行一些评价性语言和评价性评价来引导幼儿。教师在美术活动中要多给幼儿展示、表现机会,让他们尽情地表现自己内心真实情感,从而充分地发挥创造潜能。
结语
通过美术教育,幼儿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都是未来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素质。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美术教育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地探索创新美术教育方法,让幼儿在愉悦的美术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潜力。
参考文献
[1] 段修尧. 试析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J]. 艺术评鉴,2021(21):131-133.
[2] 李燕. 浅谈美术教育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J]. 魅力中国,2020(38):166.
[3]邵蔚.基于创造力培养的幼儿美术教学策略研究[J].魅力中国,2019(52):264-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