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蓝韬

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高岭镇德康小学廷岭教学点530705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因为只有了解了题意,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而现在大部分同学在阅读题目时,只是草草地扫了一眼,并没有仔细研究问题的习惯,这样就会遗漏一些关键的东西,导致出错的几率比较大。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解题技巧的训练,让学生多读,多看,多画图,多练习,多反思,多分享等,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并有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对是未来的学习与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审题能力 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小学是学生的基本学习时期,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社会人才的基本时期,因此,我们国家十分重视小学生的教育。数学与语文、英语这些文学科目不同,它是一门非常有逻辑性和抽象性的课程,因此,学好数学对于扩展学生的思维非常重要。要把数学科目的功课做好,首先要有认真思考的态度,要有很好的判断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犯错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审题能力是指能从试题中高效地抽取出重点的数字和文字信息,而练习审题能力,不但有助于学习数学,而且还有助于其它科目的学习。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探讨。

一、培养小学数学学生审题能力的重要性

目前,教育部门对素质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这就需要老师在讲授基本知识的同时,也要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规律和课程标准相结合,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中,审题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关键的一环,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在小学数学的初级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判断技巧,既符合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又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行为,加强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更加主动地投身于学习之中。

二、小学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现状

(一)学生未养成良好的数学审题习惯

事实上,在现实中,学生很少注意到在数学解题中的每一个细节。如果他们忽略了一些数学问题的细节,那么就会出现错误。长时间忽略细节的行为,不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解题习惯。在小学教育环境中,学生们没有形成一个好的解题习惯,这就是小学生们普遍存在的一种数学解题技能的发展状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他们的数学解题水平不高,而这种情况的发生,和学生们的心理上的忽略有很大的关系。

(二)学生未形成数学审题的正确认知

小学生,他们的意志力比较弱,在遇到一些看起来比较困难的问题时,他们往往无法克服自己对问题的恐惧感,导致自己的数学思想出现了紊乱。在小学教学的进程中,与其他科目的知识能力相比,数学课程包含了更多的计算内容,大部分中年级的学生都感觉到了一些困难,在遇到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时,他们更容易产生恐惧,从而产生一些思考上的困惑。比如,在小学课堂上经常遇到的鸡兔同笼问题,所以这一类型的数学问题都是比较繁琐的,当他们首次阅读这道题的时候,往往会觉得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害怕的时候,也容易产生与之相关的思想困惑,无法很好地把握问题的关键。

三、小学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引导学生端正自身审题态度

为了激励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和指导检查习题,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审题态度,这样才能对学生审题时产生的外在影响进行有效的应对,从而提高审题的效率。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一般都是一些基本的算术题,没有什么深奥的概念问题,因此,同学们必须要在熟练掌握各种运算规则的情况下,仔细地看题,在列好公式进行计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免出错,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审题态度的同时,也要将学生对每一章节的数学知识进行充分的调动,并对学生解题错误的步骤和不正确的理解进行修正,从而减少学生在解题时由于思维上的错误而受到的影响。

分析题目含义和数量关系

不同的数学习题,往往在题意和数量关系上存在着一些差异,从而造成了不同的解题方式。因此,教师在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时,要使学生将各类练习题和与之相关的数量关系都完全掌握,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由于忽视了关键信息造成的答题失误,确保他们的审题能力能够达到后面的解题要求。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试题中的重点资料进行标注,然后要求学生将自己所了解的内容和问题中的重点数据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另外,在做题的时候,教师也要鼓励他们反复地思考问题,让他们更好地了解问题的内容和问题中的重要数据,帮助他们在了解了问题之后,设计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保证他们的解题能力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对数学题型有一定的了解的情况下,不让自己被无关的数据所影响,从而增强自己的数学能力,逐渐地对数学感兴趣。

传授技巧,提高审题效率

首先,在审题的时候,应该按照题目的要求,采用相应的解读方式,如果题目比较多的话,可以先把要解决的题目看一遍,然后再看题干,注意采用粗略和细读的方式来判断题目。通过粗略阅读,掌握题目的总体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题目。在数学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提取有用的资料,为正确解决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在题目中出现图表的时候,要认真地看图,把图表的形式和有关的参数表达的意义都弄清楚了,然后才能答题。最后,学生在答题的时候要注意每一个细节,注意归纳各种题目的答题方法,这样就可以快速地解决同类问题了。

结语

审好题目是规范、正确解答问题的先决条件,老师们在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时,更要注意对题目的训练,只有对题目的正确理解,学生才能正确地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不仅要体现在数学课上,而且要贯穿于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之中,但是,审题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要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通过长时间的反复学习与积累,才能让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许一芹.谈小学数学审题习惯的养成[J].华夏教师,201922):15-16.

[2]许洪丽.分析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习惯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1):8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