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摘要
关键词
双减背景;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正文
前言
事实上,小学语文课程种类繁多、内容繁杂,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学习负担。如果不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简单地安排过多的教学内容必然会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难以实现知识的学习。“双减”的意义就不存在了。只有使学生按正常的心理发展水平发展,才能接受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如何在实现“减负”的前提下,保证质量,是新时期“双减”背景下教学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建构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关键。学生的记忆源于兴趣,“双减”政策对小学生来说同样适用,让他们从“题海”中解脱出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学习新知识。要么以读书扩充自己的文字,要么以文字积累生活经验。通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他们的合作和参与能力。同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老师们要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这有助于语文老师慢慢地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持续地激发他们对小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的语文水平不断地提高。
(二)有利于更好地传授语文知识
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立足于语文,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它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应遵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建高效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能够从多个方面展示语文的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深入学习语文。
(三)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小学语文课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创设高效的语文课堂,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如《泊船瓜洲》《牧童》等知识的讲授,既能让小学生更容易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在“双减政策”下,为了减轻老师和学生在教学或学习上的压力,从而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教育部在这个时候提出了“双减政策”,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一贯很严格,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给学生增加了太多的教学压力,使学生失去了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和判断力,很多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对学习产生了反感。而这个时候,教育部提出了“双减政策”,这对师生双方都有好处,强调老师和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们也要在每天的学习时间里保持精力,积极参与到“双减政策”中来,从而推动小学语文课堂的建设。教师在教学中,多思考减少过多的单方面知识灌输,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与此同时,在小学阶段,老师给学生布置的课外作业越来越少,学生们再也不会因为作业太多而感到烦恼,他们可以在小学时期重新燃起学习的信心,把自己的学习时间都用来娱乐。
另一方面,因为作业的减少,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优势,主动探索知识,让自己有一段过度的时间,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上。因此,在小学实行“双减政策”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让老师和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来自由地学习、玩耍。此外,有些教师只注重“说”“读”,忽视“听”“写”的训练,造成学生虽然个个个个能说会道,但写作时却无从下手。而有些教师以课堂讲解教学为主,并没有给学生安排目标训练,这也导致了学生眼高手低。训练量过小会导致学生的知识点得不到巩固和掌握,语文综合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就不能达到教学目的。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创新与改进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能力的提升并不显著。小学生处在快速生长的阶段,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丰富课堂形式,优化教学设计,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才能创造出一个高效的课堂,让减负提质有成效。
例如,在教学《藏戏》这篇文章时候,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教学。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包括藏戏的内容,比如不同类型的藏戏表演、传统服饰、音乐以及舞蹈等。根据课件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了解藏戏的文化背景,并尝试表达对藏戏的情感和理解。教师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始终处于活跃的思考状态。教师也可以邀请专业的藏戏表演者来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藏戏的魅力。最后,对每一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藏戏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真正地了解藏戏的文化价值,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理解,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体现出课堂的高效率。通过多媒体课件、现场表演和思维活动的结合,学生可以在丰富的学习环境中全面地了解和感受藏戏艺术。
(二)以学生为本,创新多媒体技术教学
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在课堂中引入新形式、新花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兴趣,使他们更积极参与其中。与此同时,作为小学教师,也要注意利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教程或教学录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
例如,在讲解《狼牙山五壮士》时,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部英雄史诗,主要讲述了五位共产党员在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狼牙山上,英勇抗击日军的故事。这五位英雄分别是李顺、刘柳、王占元、杨靖宇和张连珠,他们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牺牲精神。在抗日战争期间,狼牙山成为抗日游击队的重要活动基地。五壮士在狼牙山上组织游击队,进行抗击日军的游击战。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坚决地与日寇进行斗争,为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利益,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双减”政策,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文转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既保证了相关知识的传授,有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积极参与。
在趣味的课堂中,他们可以轻松地、扎实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从而能够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涵,从而大大地提升教学的效率。而完全掌握了课堂知识,就可以从根本上减轻学生家庭作业和校外培训的双重负担,从而达到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竞争意识会逐渐被唤醒,他们对竞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能主动学习。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可将竞争性活动融入课堂,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与提升。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时,使学生了解我国的风俗习惯是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民间文化分享比赛。在具体操作方面,可以安排学生们在课后对世界各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收集、整理,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将其形成演讲汇报文稿,以便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然后再派代表全班交流。最后,教师对所学知识做一个小结,并将所学知识与所学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学生就能切身体会到语文的乐趣,达到减负提质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我,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四)融入生活元素,构建高效课堂
在“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把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加强教育教学的效果。在目前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教师更要注意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丁香结》一文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丁香结是什么吗?然后,根据了解丁香结合不了解丁香结的学生,把他们分成了几个小组,以“我对丁香结知道多少”为主题的讨论和交流活动,使学生们了解到丁香结的各种特点和文化意义。先让各组讨论,再分组讨论,总结,分享。这样才能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带着丁香结的图片、实物在课堂上展示,发表自己的看法。以这种讨论交流的形式来给学生设定学习内容,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对所学知识的内容进行指导。以生活为手段,使学生学习知识变得更加多元化、多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双向的。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学习教学方法,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未来课堂教学中追求和实践的方向,对于我们来说要从学生的现实入手,从教学促进全面发展的目标入手,认真研究理论知识,科学安排教学活动,使教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耿会娟.浅议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21(04):93.
[2]李会玲.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现状及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2016, 560(S2):61-62.
[3]商英华.基于减负增效背景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8):51-52.
备注:本文系三明市沙县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22年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立项批准号SXJYKT-220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