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逆向思维培养的小学Scratch学习方式转变
摘要
关键词
逆向思维;小学Scratch;学习方式
正文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编程教育在小学阶段日益受到重视。Scratch作为一种适合儿童学习的编程语言,因其在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的显著优势而备受欢迎,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常遇到学生思维定式、缺乏创新的问题。逆向思维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Scratch学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因此,笔者想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小学Scratch学习方式现状与问题、逆向思维的概念及培养逆向思维的意义、scratch学习方式转变策略等几个方面作论述。
一、小学Scratch学习方式的现状与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里,小学Scratch的学习方式的确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学习方式过于传统,以教师讲授和学生模仿为主,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考。其次,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反馈和评估机制,学生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作出调整。最后,缺乏实际应用和跨学科整合,导致学生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脱节。
二、逆向思维及其培养意义
1. 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它是指从问题的反面或对立面进行思考的思维方式,通过与常规思维方式相反的途径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种思考方式试图跳出常规的思考路径,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思考和审视问题,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2. 培养逆向思维的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在小学各学科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逆向思维作为一种独特又重要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意义非同寻常。
(1)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习过程中,逆向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通过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此外,逆向思维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盲点,从而有针对地加强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增强创新能力
逆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可以激发出新的创意和想法,增强创新能力。逆向思维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发现新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创新。无论是学习和生活,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机遇。
(3)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面对问题时,逆向思维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打破思维定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4)增强适应能力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变革,适应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培养逆向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变化,适应新的环境和挑战,从而更好适应未来的发展。
三、基于逆向思维培养的小学Scratch学习方式转变策略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逆向思维,教师需要在Scratch学习方式的转变采用灵活而有效的策略。笔者接下来就结合《小学Scratch编程》这一校本课程中的案例来具体谈一谈。
1. 倡导自主学习,激发逆向思维。
在当今教育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逆向思维显得尤为重要。自主学习能够使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而逆向思维则有助于打破常规,发现新的思考途径,两者结合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
(1)设定明确目标
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这有助于学生了解学习的方向,从而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策略。例如学习《三角形的判断》这一课。编程的规则是用户随机输入3个数字,系统就会判断这三个数是否能构成三角形。那为了完成这个游戏,学生就需要完成核心任务,就是学生要明确判断三角形的方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所以,明确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动力,使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习任务。
(2)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例如在学习《愤怒的小鸟》一课时,学生们就比较感兴趣,因为这是大家喜欢玩而又熟悉的一款小游戏。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自己喜欢的游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应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鼓励自主探索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例如在《松树结果》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播放动画,展示了一颗松树从生长到结果的过程,将学生引入到“松树结果”的情境中。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松树结果”自然现象背后的逻辑关系。学生经过讨论,提出了一些关键点:松树需要经过生长、成树、结果等阶段。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尝试自主探索这些过程,并提醒他们注意顺序和时间线的设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巩固学生对Scratch 编程的基本操作,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逆向思维的有效手段。例如学习《智能车流量统计》这一课。当程序开始时,会有不同种类车辆经过,程序能够自己判断车辆的类型,并统计出所有类型车的数量。教师可以通过这一情境提出相关问题,如:程序是怎样判断车型的?对应车型的数量是怎么统计的?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密切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方案,帮助他们打破思维定式,激发创新思维。
2.引导合作学习,培养逆向思维。
在教育领域中,合作学习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互动中激发思维,拓宽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逆向思维作为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与培养逆向思维相结合,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1)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例如在《西红柿的生长》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每人负责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围绕任务展开讨论。例如,针对西红柿从播种、浇水、施肥到生长的全过程,采用科学纪实的方法完成,编程整体难度较大,需要同学们反复讨论,多尝试错误,弄清楚每个角色之间的联系。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就某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的意见。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进而也锻炼了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
(2)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实际情境来培养逆向思维的合作学习方式。例如以“制作一个简单的猜数字游戏”作为分析对象。该游戏的目标是让玩家在规定次数内猜中随机生成的数字,玩家可以通过点击或拖动鼠标来进行数字选择,在游戏中还会加入计时功能,以增加游戏的挑战性。该案例的难点是如何实现数字随机生成,和如何判断数字的大小关系,这就需要学生掌握Scratch中的随机数生成器和条件判断语句来实现这些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针对某个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模拟的真实情境中锻炼逆向思维和创新能力,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寻找独特的解决方案。
(3)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种生动有趣的合作学习方式。例如在Scratch角色扮演“冒险岛大冒险”案例中,设计者创建了一系列角色,如探险家、怪兽、村民等,每个角色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技能。这些设定为玩家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他们更容易投入到游戏的情境中。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深入理解角色的立场和观点,从而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需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的需求和利益,这有助于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是一种以创新思维和逆向思维为核心的合作学习法。在Scratch头脑风暴案例中,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鼓励他们提出各种有趣的想法。例如,学生可能会想到制作一个模拟学校生活的游戏,或者创建一个与动物相关的冒险故事。通过集思广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挖掘潜在的创新点。通过头脑风暴,学生可以交流、碰撞,共同探讨问题,并提出各种创新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引导合作学习与培养逆向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合作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在互动中锻炼逆向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和综合素质。
3.鼓励探究学习,拓展逆向思维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探究学习已被广泛认为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方式。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鼓励学生深入挖掘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
(1)鼓励好奇心
好奇心是驱动学生探究学习的内在动力。在Scratch学习中,可以利用Scratch的各种功能和有趣的项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可以制作一些简单但有趣的Scratch动画或游戏,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感受到编程的乐趣和魅力。接着,可以鼓励学生保持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可以促使他们主动探究问题,寻找答案,从而逐步实现逆向思维的拓展。
(2)培养主动探究能力
主动探究能力是衡量学生成长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Scratch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积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如Scratch教程、在线视频等,让他们自主探索和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尝试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Scratch编程技能,还形成了主动探究的习惯。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主权,让他们能够自由选择探究的主题、方法和进度。通过主动探究,可以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拓展逆向思维。
综上所述,鼓励探究学习与拓展逆向思维是相互促进的过程。通过培养好奇心和主动探究能力,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逆向思维的提升。
四、评价与反思
在实现小学Scratch学习方式的转变之后,笔者通过作品评价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评估。经过评估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这些学生的作品具创意和个性,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此外,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对Scratch编程充满兴趣,愿意主动探索和尝试新的解决方案。
在基于逆向思维培养的Scratch学习方式转变实践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需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启发者,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和问题,引导他们自主探究、思考并寻找解决方案。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最佳化。这种角色的转变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探究基于逆向思维培养的Scratch学习方式,教师需要整合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教材、网络资源、实物模型等。通过合理地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更新教学资源,以保证教学的高效。
参考文献:
[1]石小鹿..基于逆向思维的小学Scratch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14):58-60.
[2]刘丹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以Scratch编程教学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10):4.
[3]赵艳华.基于逆向思维的小学Scratch创意编程教学策略教[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Z1):107-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