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CI模型的温州市高校教师知识管理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温州市高校教师;知识管理;SECI模型
正文
一、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实施阶段,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亟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知识作为第一生产力,知识创新与管理效率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整体竞争力。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承担着知识创新的重任。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知识创造与传播作用,依赖于高效的知识管理体系建设。而温州市作为我国沿海地区的重要教育中心城市,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温州市高校教师的知识管理能力将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因此,研究温州市高校教师知识管理体系构建,实现知识管理过程的优化,对于提升高校知识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SECI模型是由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提出的一种知识创造过程模型,包括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组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四个维度。本文将运用SECI模型分析温州市高校教师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探讨温州市高校教师知识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二、SECI理论框架概述
20世纪90年代,日本学者Ikujiro nonaka和Hirotaka takeuchi在研究组织内部的知识创造和传播过程时,构建了“SECI模型”。该模型将知识的转换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组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后续研究对该模型进行了扩展和深化。如图1所示:
图1
(一)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知识以隐性形式在组织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分享的过程。这种分享主要通过面对面交流实现,存在较高的经验性、情感性和动态性。社会化阶段的知识具有潜在价值,但不易表达。
(二)外化
外显化过程是指将分享而获得的隐性知识进一步进行编码、概念化和模型化,将其外在化为更系统、明确的形式。外在化是实现知识传播与延伸的关键环节。外在化后的知识更易存储、传播和处理。语言、图表、书面材料等都是外在化的主要方面。
(三)组合
组合是指将外显化的知识进行整合、补充和系统化重构的过程。组合集成了各种片段知识,创造出新的知识体系。通过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可大幅提高组合效率。
(四)内化
内化是指组织成员将组合形成的外显性知识转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并在实践中形成操作性技能和能力。这需要耗费个人大量时间和精力主动学习、实践。成功的内化能推动个人的知识更新提升。
SECI模型强调知识创造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螺旋循环过程,四个阶段互为环环相扣、循环往复,新知识源自于这个循环的不断深化与扩展。该模型为解析组织内部的知识创造动态,提供了一个简洁而有效的分析框架。
在知识管理研究领域,SECI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对不同类型组织的知识创造过程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知识管理体系优化策略。针对高校教师群体的知识管理研究也积累了较多成果。王素芹(2011)构建了面向高校教师的知识创造模型,提出要充分发挥教师在知识创造中的主体作用。杨文爽(2013)认为影响高校教师知识管理的关键因素包括组织文化、激励机制、交流平台等。此外,也有研究采用SECI模型分析高校教师知识管理。赵宁(2020)运用SECI模型描述了高校教师知识创造的过程。史江坤(2019)基于SECI模型分析了影响教师团队知识创造的因素。但目前研究多停留在模型构建和定性分析阶段,定量实证研究与对策推荐还较为缺乏,各个阶段的衔接还需加强,特别是外在化和内化环节较为薄弱。因此,需要从组织层面促进社会化,并加强激励机制以促进知识的主动外显和内化吸收。
综上,现有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启示,但关于基于SECI模型的定量研究与温州地区高校教师知识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还不足,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温州市高校教师知识管理现状调查
为深入了解温州市高校教师知识管理的现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进行现状调查。
(一)问卷调查
本研究设计的问卷遵循SECI理论模型的框架,主要包含以下变量,如图2所示:
图2
该问卷经过专家效度论证,进行了必要修改完善。我们选取温州市3所高校共6个院系的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发出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6份,回收率93%。问卷设计遵循SECI模型的框架,设置知识获取途径、知识外显形式、知识内化效果等题项。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温州市高校教师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程度相对较低,日常工作更加强调个人学术成果,而非集体知识效益的最大化。教师较少定期归纳工作学习心得,对自己的隐性知识外显化和系统化的程度不高。在学习后将新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转化效果也比较一般,知识内化程度有待提高。不同学历和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在知识管理的意识和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来看,温州市高校教师知识管理的社会化、外在化和内化环节都存在一定问题,这制约了教师知识管理效率的提升,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完善。
(二)访谈调查。
我们对上述被调查高校的12名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主要关注他们对知识管理的观点和实践情况。本次访谈调查发现,大多数被访谈教师虽然认为知识管理对教学科研非常重要,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未能进行足够的投入。教师反映学校内部不同院系和部门之间交流合作的机会不多,同行之间也较少深入交流讨论。部分教师并没有建立定期归纳工作心得的习惯,认为一些隐性知识较难用语言进行表达。也有教师建议学校应加强规章制度建设,通过完善的培训、考核等手段,进一步强化教师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总体来说,访谈结果也印证了温州市高校教师在知识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社会化和外在化方面较为薄弱。这需要学校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进。 统计结果如图3、图4所示:
图3
图4
接着我们通过SECI模型的四个维度将所有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
3.1 社会化维度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温州市高校教师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程度较低,仅3.2%的教师表示经常与同事交流分享工作心得。这反映出教师重视个人成果而非集体效益最大化。访谈中,超过50%的教师提到自己较少与同行开展深入讨论,一般只在例会等正式场合进行交流,缺乏更多非正式沟通。部分教师也提到,学校内部各学院和部门间的交流不足。
3.2 外化维度
高校教师的知识管理外化是将教师个人的经验知识与他人共享和交流的过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温州市高校教师将工作经验进行归纳整理的比例较低,仅有21.3%的教师表示有定期整理的习惯。显示教师对自己经验知识的整理系统化程度仍较弱。并且在访谈中,部分教师坦言自己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归纳记录工作心得的习惯,认为一些经验和想法不太容易用语言表达。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外在化的障碍。
3.3 组合维度
组合化可以将分布在不同教师、不同部门的专业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框架,为教学与科研提供知识支撑。虽然问卷调查设计中没有涉及到组合维度的问题,但访谈中部分教师提出学校内部不同院系和部门间的交流合作还不够,这对知识的有效重组与创新应用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目前温州所有高校之间还缺乏打通学科壁垒、建立跨领域合作平台的机制与氛围。这不利于超越个体视野的组合创新,也无法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
3.4 内化维度
问卷结果显示,温州市高校教师们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能力的效果较一般,接近80%的教师对于“定期归纳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这一问题项给出了中等以上的评价。这一结果反映出教师们在知识内化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难。而访谈中部分教师提到,学校目前在鼓励、培训、考核等方面不够,无法让教师主动投入时间精力提高知识内化程度。因此,学校还需从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帮助教师增强知识学习与吸收的主动性,有针对性地提高专业能力。
四、基于SECI模型的温州市高校教师知识管理体系构建
4.1构建教师知识交流平台,活跃社会化过程
一是支持教师自发组建专业学习小组,开展定期研讨;二是建立内部讲座制度,邀请专家进行学术报告;三是举办知识创新成果展示活动,组织经验分享;四是搭建知识管理网络平台,支持线上线下交流。这些举措可以有效拓展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渠道,激发知识分享活力。
4.2 建立教师知识档案库,推动外在化过程
一是建立统一的云端知识管理档案库,规范存储知识成果;二是制定知识成果提交标准,促进知识表达系统化;三是建立知识目录标引制度,方便组织检索;四是开发知识管理系统,实现知识再组合应用。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教师外在化知识的质量和组织度。
4.3 支持知识组合应用,丰富组合过程
一是充实完善教学资源库,利用数字资源;二是举办教师创新课程设计活动,鼓励知识再创造;三是设立知识创新与应用基金,支持知识转化;四是开展教学成果评审,总结典型案例。这些举措可以有效激发教师知识组合创新活力。
4.4引导知识内化吸收,促进内化过程
一是制定知识更新培训计划,针对性培训;二是建立导师制度,专家指导知识内化;三是鼓励跨学科交流,开拓视野;四是将知识创新能力纳入考核,强化内化动力。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教师对新知识的吸收和运用能力。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经过本研究的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和实证调查,首先发现温州市高校教师在知识管理的社会化和外在化方面存在较大问题,组合和内化也有一定不足,这验证了SECI模型的理论价值,也说明该模型在实践应用中的不足,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适当调整。其次,调查显示温州市高校教师知识交流不足、记录系统性差、应用水平有限的现状,侧面反映出了教师知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最后,本研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注重构建知识交流平台、建立规范知识储存体系、提供资源支持和加强动力激励等方面的知识管理优化策略。这为温州地区高校教师知识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也可为其他地区高校的知识管理实践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 Dalkir,K.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ory and practice. Routledge. [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
[2] 董亚芬,张巧玲. SECI模型在高校教师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教育现代化,2011(2),101-103.
[3] 高玉洁. 高校教师知识管理的现状与策略研究[J]. 医学信息,2013,26(23):15.
黄钰.论新时期高校教师知识管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2):156-157.
[4] Nonaka,lkujiro; Takeuchi,Hirotaka.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5] 史江坤.高校教师知识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9,26(7):70-74.
[6] 孙雨生. 国内高校教师知识管理研究进展:理论分析[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0(11):2595-2616.
[7] 王素芹.面向教师的知识管理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6):49-52.
[8] 杨文爽. 浅谈知识经济时代下的高校教师知识管理[J]. 教育与职业,2013(3):66-67.196-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