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作业分层设计及评价的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江海宝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中学,新疆 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

在双减背景下,明确指出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压缩作业量与时长,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在传统的初中生物作业设计中,主要采用书面作业的形式,作业量较大,以教师评价为主,这就不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课程知识,也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此,教师应当紧紧围绕双减政策的具体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对初中生物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而提高作业质量。


关键词

双减;初中生物;作业分层;评价策略

正文


课后反馈作为初中生物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作业则是实现课后反馈的基本手段,在帮助学生巩固课程教学知识、深入理解课程内容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初中生物作业设计中,往往缺少对学生之间个体化差异的关注,采用相同的作业形式,作业评价也存在不合理之处,这就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双减政策的持续深入,要求教育工作者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初中生物作业进行分层设计,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并运用各种有效的评价方式,以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评价,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作业分层设计的重要性

一方面,有利于控制作业总量与时长。在双减政策下,要求学校重视课程的合理安排,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对于初中生而言,作业完成时间最好不超过90分钟,所以在初中生物作业设计中,教师应采用分层设计的方式来对作业进行科学安排,有效控制作业总量,既能够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还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写作业,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和喜好来选择合适的作业,从而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顺利完成作业任务。另一方面,应符合学生的真实学情,在分层作业设计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生物水平,将不同学生划分成多个学习层次,从而全面了解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当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对作业进行合理调整,因为学生的学习水平并非一成不变,不同层次的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均会产生一定的改变,通过对分层作业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分层作业需求。

二、初中生物作业设计及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是,作业设计方面。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设计初中生物作业时,常常以班级为单位,结合班级内大多数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设计难度适中的作业,然而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类作业仅仅符合中等层次的学生,对于高等层次的学生而言,这类作业比较简单,不利于其核心素养的发展,而对于低等层次的学生,此类作业的难度较高,其难以独立完成,这就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当前初中生物作业多采用书面形式,作业量大,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难以调动学生的热情,也背离了双减政策要求。二是,作业评价方面。因为初中生物作业内容与形式的单一,使得作业评价体系也相对简单,更多是按照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此种评价方式仅能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反映出其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情况,从而无法发挥出作业的育人价值。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作业分层设计及评价的策略  

(一) 设计分层作业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当在初中生物作业设计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分析学生的基本学情与学习需求,再依据分析结果来设置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的分层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即对于学优生,作业不会过于简单,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于学困生,作业难度适宜,不会打击到其自信心。例如,进行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种子的萌发》的分层作业设计时,学困生划为A层级,这类学生做作业的速度较慢,不喜欢甚至讨厌书面作业,所以教师选择为每一位学困生发放10粒绿豆种子,要求其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动手实验操作,并对种子萌发的过程进行详细观察,以帮助其更好地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中等生划为B层级,可在A层级作业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要求学生在观察种子萌发过程的同时,以书面的形式描述种子的萌发过程。学优生划分为C层级,教师可为学生设置问题,即种子萌发对温度、光照等有什么要求,学生不仅需要自己动手种植,还需要做好种子萌发过程的管理工作,对光照和温度等数据进行详细记录,从而找到答案。通过此种分层作业形式,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需求,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 设计小组合作探究作业

为了响应双减政策,教师应当尽量降低书面作业在初中生物作业中的占比,不断丰富作业形式,将学生的学科作业从单一的刷题,拓展成社会调研等活动,借助于高质量、实践性的作业形式,来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其核心素养。例如,进行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用药与急救》的分层作业设计时,教师将学困生、中等生和学优生组成一个小组,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社会调研活动,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们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分工,学困生负责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中等生负责对不同药物进行区分,以及查找急救相关内容,学优生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和领导调研活动的开展,并完成社会调研报告的书写和汇报。通过此种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实现优势互补,互相进步,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评价形式多元化

在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作业评价应当强调多元化,即彻底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既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还需对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程度进行全面评价,从而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并给予其针对性的帮助与指导,实现对其生物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例如,进行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的作业评价时,针对课前已完成的“为父母设计一份午餐食谱,分析营养物质”这项作业,教师可先让学生依次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业成果,然后采用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先由其他学生从亮点、意见、启发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再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设计多元评价量表,以更加直观、详细的呈现出评价结果,帮助学生明确自身日后的生物学习改进方向,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不断提升自我。

(四)推行激励评价制度化

在双减背景下,以往单一、生硬的评价方式已经不适应初中生的成长需求,教师应当推行激励评价制度化,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帮助,以激励学生对初中生物作业的主动性与深度思考,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其内在潜力。例如,进行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作业评价中,教师设计了“环境对生物的相关影响”的探究试验作业,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试验过程中进行客观、合理评价,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可让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经验,并将其探究过程以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张贴在黑板报一侧,以起到激励作用;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则需找出其独特的优势,给予积极的肯定,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提高作业评价的有效性,帮助初中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促进其健康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现阶段初中生物作业设计与评价活动来看,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对此,教师需要立足于双减政策与学生实情,进行科学、有效的分层作业设计,并采用多元化、激励性的评价方式,从而充分发挥出课后作业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董世清.“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作业个性化的设计及评价策略[J].求知导刊,2023(27):74-76+82.

[2]戎忻.“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学作业的设计及评价策略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9):86-88.

[3]马光军.初中生物学作业优化设计和创新评价策略[J].宁夏教育,2023(04):54-5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