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家共育“多一点”策略
摘要
关键词
校家互动;协同育人;教育优化;健康成长
正文
杜威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分离是教育中最大的“浪费”。我们知道,孩子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一直在幕后操纵孩子的学校生活,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底色。由此,我们提出协同育人视域下的“多一点”策略,促使学校和家庭这两手握成的“拳头”能更紧密,更默契,构建目标一致、协同推进的教育场,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多一点沟通,让“拳头”更紧密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我们架起多种沟通桥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增强家长的主体参与意识,提高家长的家教质量,深化协同育人的理念,让“拳头”握得更紧密。
(一) “暖心窝”的公开信
用最传统的书信《致阿拉6班家长的一封信》,与家长聊聊学生在校表现情况,谈谈班级管理最新动态,提提家校需要配合之处等等。一年级时会写五封信,其他每学期期末一封。
(二) “多样化”的家长会
家长会的时间适时适人。一年级新班级要组织3次家长会,侧重点也都不同。第一次在开学初,着重介绍班级理念,教育理念,教师和家长都要做的事,让家长有明确的目标;第二次在一个月后,重点反馈这一个月孩子在校的表现,这是家长非常关心的事。同时提出以后需要改正和加强的地方;第三次在期终,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之后每学期至少一次。
家长会的形式丰富多样。以传经授道为主的“讲座式”,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沙龙式”,以亲子内容为主题的“体验式”等等。
(三)有“多功能”的微信群
“互联网+教育”的时代,班级微信群是一个非常好的沟通阵地。我们充分发挥它的分享功能和便民功能,同时还约法三章:不排名、不揭短、不传谣,打造成和谐团结,具有正能量的多功能群。
二、多一点参与,让“拳头”更有力
参与让家长更能融入学校生活、亲近老师,增强班级归属感,提高教育效果。我们充分发挥家委会的辐射引领作用,让全体家长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与管理,让“拳头”更有力。
(一)灵动的“家长课堂”
一是家长来观摩的课堂。家长在开放日作为参观者进入课堂听课观察,以了解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整体状态。
二是家长来执教的课堂。家长进入孩子的活动环境,以教育者的身份用他们的兴趣、特长、人格、行为去影响孩子,用他们的经历和经验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请做护士的家长来讲如何防疫,请妈妈来讲精彩的绘本故事,请会剪纸的奶奶一起做手工……家长根据自己的职业特征和能力,为孩子走出学校的教育提供了大量的便利和环境资源,在整个过程中真正地体现了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思想。
(二)知行合一的“行走的德育”
行有所悟,德有所立。 “行走的德育”系列活动,由家委会策划、实施。我们利用本地的书画院、艺术名人、名胜古迹等资源,带领学生在行走中感受人文、自然、民俗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引导学生探究自然、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自理自律能力和丰富内心世界。同时加深亲子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本课程共分三大类:
爱心课程:敬老院探爱、绿丝带行动;
团队课程:亲子运动会、趣味美食节;
旅行课程:探秘大自然、魅力乡村游。
每次活动都是根据学生的需求而定,并要求他们带着问题出发,带着成果和思考归来。如,在“走进石头村”之后,班里就兴起了一股石头收藏热,随便一块石头,都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在“敬老院探爱”行动之后,不断地延伸到了一个个家庭,以点带面,引起了更多人关注关爱这个群体。
多走一步,就走出了精彩。
(三)多元阅读,灵性表达的“乘风读书会”
“乘风读书会”由家长、学生、老师共同经营。
多元图书管理。图书通过“三方”共同推荐、筛选,由家委会负责添置。“三方”志愿者共同维护,如给每本书都编码、贴书袋、附上阅读登记单等。而后,学生经过分组讨论、初稿拟订、统稿完善等步骤,最后制订相对完善的“乘风读书会图书借阅公约”。
多元阅读方式。定时读,周一和周三中午阅读40分钟,每天早晨及睡前至少阅读半小时。随时读,我们提倡家长把书放在孩子伸手可及的地方,营造一个自在、有趣而且丰富的阅读情境。家里的书房、客厅,都可以是孩子阅读的场所。孩子摸得到书,就会多一个拿起书的机会、多一个和书建立感情的机会。限时读,主要用于整本书共读。
多元阅读展示。开展“亲子读书交流会”,以家长和孩子合作的形式,通过个性化的家庭介绍、家庭情景剧表演、合作诵读等形式展示亲子阅读的成果。此外,还有诗歌朗诵会、故事会、连环画绘本制作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多元阅读材料,多元阅读途径,多元阅读激励等等,无不在促进孩子有趣阅读,有效阅读。就这学年,单单整本书共读,就有13本,约210万字。评出“阅读之星”13期,计282人次,“书香家庭”26户。有了这智慧的源泉,就会有厚积薄发的灵性表达。班级文集有《一年级的阿拉6班》和《二年级的阿拉6班》,12个孩子的日记和习作单独结集成书,多篇作文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在我们班,孩子们已经把阅读当作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中最自然的事。读书也不是孩子一个人的寂寞旅行,和家长共同阅读一本书,有交流,有分享,有碰撞,让书香通过亲子共读在家庭弥漫,氤氲和谐,成就美满幸福。
三、多一点激励,让“拳头”更持久
树立榜样,表彰先进,我们每学期都对优秀家长进行多元评价,评选出“阿拉6班好爸爸好妈妈”,并进行奖励,让“拳头”更持久。
我们有比较科学的评选办法及程序步骤,精心组织,严格评选。先宣传发动,再大家推荐和自荐,接着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考核评议,最后举行隆重的表彰仪式。评价标准分四大项二十条:第一家教观念好,第二家教环境好,第三家教方法好,第四家校沟通好。如其中的一小条“孩子能做的事让孩子自己做,培养孩子独立、坚强、果敢的意志品质”等等。在颁奖典礼上,我们还会请获奖家长上台,亲述自己的教育事迹,既教育了学生,更激励了同行。评选活动成为一个美与道德的强力磁场,进一步推动了家校的良性互动。
打造校家社协同育人共同体,不仅使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更加到位,社会育人资源利用更加有效,而且有利于促进家校社各展优势、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切实增强育人合力,共同担负起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聂丽芳《中小学德育现状诊断与改进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8,(4)
[2]《德育管理:必须坚持科学的德育发展观》[J].中国教育学刊,2006
[3]潘婷婷《浅论德育网络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