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电力企业纪检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大数据;电力企业;纪检工作;应用
正文
1电力企业纪检工作应遵循的主要理念
1.1强化政治监督理念不动摇
“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工作最坚实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问题也在基层单位。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工程项目是企业效益之源、信誉之窗、文化之根、发展之基,绝大部分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也常年奋战在基层一线。可以说,项目稳则企业稳,项目强则企业强。作为党领导下的中央国有企业,基层纪检组织开展监督首先是一项政治任务,是与党中央及上级保持一致、践行“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确保上级精神在基层项目落实落地的客观必然,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政治监督理念是各级纪检组织应当始终坚守的基本理念。
1.2强化监督效能理念不动摇
监督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纪检监督亦如此。根据生产力三要素理论,生产力包含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作为基层纪检组织,纪检干部是劳动者,党内法律及约束企业、项目管理行为的各类规章制度和条款办法为劳动工具,生产经营活动即劳动对象,各要素相互契合,开展监督活动本身就是在创造生产力。同时,监督创造的良好环境能助推生产力。纪检组织履行监督职能,主要是对关键少数进行约束和规范,促使各级廉洁从业,按规定办事,保证企业风清气正、平稳健康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是电力企业的软实力和无形资产,能进一步提升生产力。此外,监督的“查缺补漏”功能可以直接创造生产力。通过监督检查,进一步发现解决企业和项目现场管理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及时堵塞漏洞,即使是惩处,也能创造价值。
1.3强化监督问题导向不动摇
发现问题、督促解决问题是纪检监督之根本目的。从深层次理解,企业发展本质也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二者高度契合,目标一致。在电力企业内部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纪检监督工作,对党的建设及党风廉政建设、生产经营管理、基础建设特别是项目经济效益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进一步起底、排查,扶正纠偏,督促研究和解决好这些问题,必将有效促进企业发展,这也与当前电力企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吻合。纪检监督不以发现问题为目标或者蜻蜓点水,监督工作难以产生质效。
2大数据应用对纪检工作的影响
2.1大数据应用对纪检工作流程的影响
在信息化建设前,纪检各部门沿用传统纪检工作流程,信息资源有限,在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判断等方面受到限制,往往依据纪检规则和工作经验进行决策。在纪检信息网络化背景下,利用大数据技术,形成对海量纪检信息监测和处理的科学流程。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给传统纪检工作流程带来影响,给纪检部门的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有效解决传统纪检工作流程与大数据应用的矛盾,对于实现纪检数据的高效互联和协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2.2大数据应用对“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的影响
大数据技术注重纪检工作的数据化和科学化,遵循数据处理标准化原则,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工作价值,容易形成过分依赖大数据技术的现象。因此,在大数据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合理把控科学技术和人本价值的融合,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的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发展。
2.3大数据应用对旧纪检制度的影响
随着企业纪检工作大数据应用的推进,改变了原有对静态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工作路径,实现了对海量监控信息进行动态监控,并借助大数据技术,对监控信息进行深度分析。但在企业数字化纪检工作推进过程中,大数据应用与旧纪检制度之间存在以下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在企业纪检工作中实施大数据应用,缺少统一的应用标准和使用规范;二是在大数据应用背景下开展企业纪检工作,新的工作流程与旧纪检制度在工作原则、方法等层面不相容;三是在企业纪检工作中引进大数据技术,使新纪检工作模式与旧纪检制度顶层设计原则和目标实施宗旨相背离。
3大数据应用在纪检工作中的实施策略
3.1注重顶层设计
在纪检业务大数据应用过程中,各单位需要的大数据技术存在重合性,为提升纪检工作效率,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原有工作流程进行改进,构建统一的纪检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大数据共享,使各单位纪检工作人员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通过平台对纪检工作信息和进程实现实时了解。因此,在大数据应用开始阶段,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企业内部统一的纪检信息网络平台,对海量监察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各区域模块化对接。
3.2加强大数据技术队伍建设
在大数据应用过程中,不仅要加强纪检专业的软硬件实施建设,还要注重大数据技术人员的培养,在技术队伍的培养模式方面,既要强化大数据技术能力的培养,同时又要对纪检业务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培养一批纪检工作大数据复合型人才。为此,要建立有效的技术人才引进机制和培养机制,完善纪检机关的岗位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各类大数据技术讲座,有效提升纪检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3.3建立纪检数据保障机制
在纪检工作中使用大数据技术,要建立健全法律和制度体系,为纪检敏感数据的安全性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确保纪检敏感数据的保密性,避免数据监管出现缺失的问题。因此,要建立纪检敏感数据的监管制度和问责机制,并实施敏感数据清单管理机制,优化业务流程,确定数据管理权限,建立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和使用规范,为纪检敏感数据合理使用提供基础保障。
3.4促进大数据技术与新技术的整合
在大数据时代,各种新技术得到应用。在纪检工作中,实现大数据技术与数据可视化等新技术有效整合,有效提高了纪检效率。通过与新技术的整合,对原有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促进纪检业务流程的智能化建设;同时,通过引入新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对海量数据的监测效果和处理效率,从而为纪检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利用大数据优化完善监督执纪问责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信访举报、纪律审查、监督等方面的业务应用,可以形成监督执纪数据统一管理,实现信息贯通。
3.5合理使用大数据技术,保障正当权益
在纪检工作中,要以稳妥为原则,注重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尺度,在技术威慑的同时,要体现组织人文关怀,在防微杜渐以及提前预警等方面,建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挽救机制,体现纪检工作的人文性。同时,在大数据采集过程中,很多信息涉及敏感、重要领域,甚至是个人隐私信息,对于这些数据,要建立完善的保护制度和使用机制,保护个人正当权益,确保大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使用正当性,从而使纪检工作得到广泛的支持,推进纪检工作大数据应用不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于提高纪检工作效率,提高科学反腐倡廉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纪检工作大数据应用过程中,要重视大数据应用对原有工作流程的影响,不断完善大数据应用工作模式,注重顶层设计,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同时,加强大数据技术队伍建设,建立纪检数据保障机制,促进大数据技术与新技术的整合,合理使用大数据技术,保障正当权益。促进纪检工作中大数据应用稳妥推进,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创新路径探析[J].才智,2018(31):189-190.
[2]张成义.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的创新研究[J].电脑迷,2018(10):179-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