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策略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徐晋梅

山西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 太原市 030027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原材料、人员工资等成本费用不断升高,若不能对工程造价实施全过程控制,工程建筑将难以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因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须在投资决策、图纸设计、实际施工等多个环节来展开具有针对性的造价控制,以促使建筑施工成本得以显著缩减,最大程度地确保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取得更为丰厚的经济收益。


关键词

建筑安装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措施

正文

对于任何工程建设项目来说,由最初的设计到最终完工,均会存在着一个相对较长的施工建设期,在这一期间,各施工阶段任何一项意外因素均会使工程造价受到影响。

1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决策环节

部分公司过于重视工程项目的规模,认为规模的大小与利润的高低成正相关性,但是很少综合考虑该项目工程安装难度的高低与施工周期的长短,以至于少数建筑企业在签订施工合同之后才发现其无法在规定时间内顺利竣工或现有技术设备无法满足高施工标准对大量先进技术设备的要求。还有一些建筑企业并没有科学全面地评估该项目的利润,经常出现工程项目收入少于支出的情况,这些都阻碍了建筑企业的发展。

1.2设计环节

部分建筑公司过于重视设计方案的新颖独特性,但是却忽略了安装材料的价格与装修难度。也有少数建筑公司直接套用与该工程项目相似的工程的设计方案,甚至继续使用之前的预算结果及全程控制策略,但是却忽略了部分工程材料价格上涨或下降的实际情况,这些都造成了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结果偏离实际情况的局面。同时,许多建筑公司在设计工程图纸或施工方案的时候,没有综合考虑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与气候条件,这些都增加了实现造价控制目标的难度。

1.3施工环节

部分建筑企业的施工、采购、财务等不同部门独立工作,这些部门沟通互动的渠道有限,交流次数较少,降低了各部门工作之间的协调统一性,增加了出现施工材料规格错误、施工信息落后等情况的发生率,这些都增加了工程造价全程控制工作的难度。同时,很多现场施工人员临时修改施工方案,但是却没有与企业管理、设计、财务与采购等部门进行沟通交流,这不仅容易造成各部门工程信息不对称、施工材料浪费与前期资金使用计划无效等结果。

2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措施

2.1决策阶段的措施

建筑企业应提高对工程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视度,完善工程基础资料管理机制、市场调研机制、决策讨论机制等,其中,建筑企业应让员工通过网络查询、实地勘测等方式来获取最真实、最全面、最准确的数据资料,比如,工程所在区域的天气、地质等信息,明确当地不同类型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薪酬待遇等信息,并在综合比较不同区域或同一区域不同企业所生产施工材料的价格、质量等基础上来选择出性价比更高的建筑材料。同时,建筑企业还应综合分析区域气候条件与经济环境对工程造价控制结果的影响力,估算项目回报率。另外,建筑企业还应关注不同施工材料市场供需关系与价格变化规律,并在结合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及经济结构来推测建筑安装工程未来发展方向,为建筑企业制定建筑材料采购时间、运输方式、管理机制等提供更多数据信息支撑。最后,建筑企业还应经常组织开展讨论分析会,倾听不同部门对该工程项目的观点与看法,汇总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比如、财务、技术与市场等风险,有效降低了投资失败率。

2.2设计阶段的措施

建筑企业从经济、技术、环境等方面来分析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找出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题,对技术难题进行分析讨论与解决,不断地调整完善施工方案,降低施工过程中临时变更和调整施工方案等情况的发生。同时,企业将限额设计具体运用到施工各环节中,确定每天或每一区域的施工目标,要求不同的部门与人员按照施工方案来具体施工,这有效避免了施工费用超标情况的发生。企业还应认真与专业审查工程预算,避免因工程预算错误而误导施工。另外,企业采用更为灵活合理的设计收费标准与手段,围绕项目投资估算结果来调整和确定费用标准,督促设计单位更为认真、负责地设计施工图纸。最后,建筑企业在具体施工前还应重新讨论与分析施工方案,确定更为节省时间与资源的施工流程。

2.3招标阶段的措施

企业应优化项目招标流程与完善招标机制,提高招标文件审定标准,逐条审查文件中的条款,不要使用具有歧义或错误的词语,提高合同双方权利与义务内容的明确性。同时,企业还应完善招标与投标的制度,严格规划自身的招投标行为,利用量价分离的手段来化解风险。另外,还应对标底造价结果进行全面审核,降低造价结果的错误率。最后,企业还应让法律顾问和造价工程师共同讨论分析合同内容,降低合同法律风险。

2.4施工阶段的措施

建筑企业应改革升级施工现场管理模式,优化施工方案分析、优化与确认、协调流程,完善施工应急方案,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现场发生的突发事件。同时,对施工成本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可能或者已经产生的额外支出,分析这些额外支出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建筑企业还应通过各种职业培训活动来强化施工现场所有人员的整体发展与责任创新意识,促使其严格按照企业管理制度与施工方案来施工,定期汇报施工进度及上报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企业组织相关的部门与专业人员来寻找这些困难的解决方案,促使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降低施工的时间成本。另外,建筑企业还应完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对不同的建筑材料进行分类与专业保管,避免水泥等建筑材料因雨淋等原因而无法正常使用,有效避免了建筑材料的浪费,比如,根据施工进度来调整水泥等施工材料的进场频率,避免因施工材料不足而导致工程项目无法正常开展。最后,企业还应利用分期或分阶段结算的方式来督促施工人员认真施工,通过扣除相应款项或上缴违约金等方式来避免施工人员敷衍、粗糙施工情况的发生。

2.5竣工阶段的措施

企业对工程项目相关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审核整理、存档等处理,比如施工材料的市场价格及采购时间,及时发现施工材料价格虚报等问题,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应的惩处。同时,企业还应总结施工方面的经验,为以后类似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3结论

正视传统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模式的弊端,充分认识到造价全过程控制模式对提高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企业与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完善其在决策、设计、施工与竣工等阶段的措施来促进造价全过程控制基本作用的发挥,为实现建筑企业与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余虹.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以新江湾城某地块项目全过程控制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21(5):39-41.

[2]边文霞.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策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28.

[3]肖丹萍.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优化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9(4):135.

[4]江艳环.建筑水电安装工程的造价全过程控制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2):19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