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临床效果
正文
在临床上,冠心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在中老年群体中多发,患者患病后比较典型的症状为心绞痛。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和心肌缺血缺氧受损的联系较为紧密,同时心绞痛反复出现也导致患者承受明显的机体痛苦,并且也容易出现一定的不良情绪,进而会对患者的依从性和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1]。为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也需要关注患者情绪的改善,由此可以实现疾病控制效果的提高,实际恢复质量得到改善。心理护理是借助多种心理治疗技术来帮助优化患者心理状态的一种护理模式,而健康教育则是借助宣传教育对于患者的错误认知加以纠正,进而使其逐渐形成科学的生活习惯[2]。基于此,本文旨在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我科接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男女人数171:129,年龄53-69(61.24±5.43)岁。观察组:男女人数180:120,年龄49-64(56.02±4.75)岁。比较两组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后文数据对比可信度高。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应和家属陪同患者完成常规检查,随后依据诊断报告确定患者疾病情况及严重程度,另外注意改善患者的住院环境,使其获得较好的舒适度,保证病房的安静卫生。另外也应当加强巡视,按时巡视病房,及时了解患者存在的不适感,也应当严密监测患者的状态及体征,若是有异常状况发生要及时告知主治医生进行处置[3]。最后护理人员需提醒患者遵医嘱用药,并且提醒家属进行监督,保证患者用药较为及时准确,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出现,若患者有不适感需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置。
观察组:采用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具体如下:
(1)针对性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首先要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为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普及,随后帮助分析患者的疾病治疗方案,及时提醒患者在治疗中要进行的准备工作和相关注意事项。其次要求护理人员区分患者的病情,针对性为患者进行讲解,促使患者清楚自己的疾病状况,并且也能很好地配合,由此实现治疗效果的提高。最后护理部可以进行疾病宣传手册的制作,并给患者进行发放,也可以借助相关宣传视频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另外,可以借助微信等形式给患者发送其体检报告、用药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措施及保健方案等,促使患者能保持较为积极的应对状态[4]。另外护理人员也要给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严禁患者食用高脂、高盐、高糖的食物,提醒患者增加低盐低脂及高蛋白食物的食用量,可以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不可以饮用浓茶、咖啡等,严禁吸烟饮酒、暴饮暴食,确保饮食合理。此外,也应当提醒患者不能熬夜或过度劳累,应当按时休息,坚持定期运动。
(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当积极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对于患者的担忧及护理需要加以了解,针对患者自身的负面情绪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借助鼓励及安慰等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另外护理人员要认真对家属的问题进行回答,也要引导患者正视疾病,给患者倾诉的机会及空间,帮助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5]。最后也可以借助成功案例的介绍来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使其可以遵医嘱用药,提升日常自护能力。并且要提醒患者静养,不建议去过于喧闹的地方,可以选择咖啡馆、书店等安静的地点,并且适度的社交也能帮助患者的注意力转移,使其心情更为轻松,以免过分压抑出现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情绪状态及护理满意度,其中情绪状态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估,患者得分越高则情绪状态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统计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述,行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述,行t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
组别 | 例数 | SAS评分 | SDS评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对照组 | 300 | 52.13±2.76 | 40.75±4.04 | 54.22±1.23 | 39.86±3.64 |
观察组 | 300 | 53.32±1.07 | 32.46±3.15 | 54.36±1.35 | 30.37±3.46 |
t | 2.115 | 7.953 | 0.407 | 9.362 |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对照组 | 300 | 60(20.00) | 129(43.00) | 111(37.00) | 189(63.00) |
观察组 | 300 | 163(54.33) | 111(37.00) | 26(8.67) | 274(91.33) |
| 5.763 | ||||
P | <0.05 |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起病概率逐年增加,世卫组织将该疾病分成五种类别,其中心肌缺血及心绞痛的症状相对偏轻,若是可以及时进行科学有效的救治,则患者能正常开展工作及生活;而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猝死相对严重,一旦有意外发生就容易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进而促使血管狭窄或出现堵塞,由此致使患者的供血量不能对心肌需血量加以满足,从而不能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如果心肌有缺血缺氧的情况,则会导致心绞痛出现[6]。
多数患者对于该疾病的了解程度不深,由于这是一种慢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在未发病的状态下和正常人群没有区别,所以往往容易对疾病有所忽视;另外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对疾病过度担忧,以致情绪稳定性较差,这也会导致疾病进一步加重。为此,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对症治疗的同时,以科学的护理干预进行辅助是十分必要的[7]。针对性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的开展,可以促使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更为深入,也能明确对于治疗积极进行配合的重要价值。同时因为多数患者出院后要终身使用抗凝药物,所以也要关注患者的日常保健护理,由此使患者的预后质量得以真正提升。
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建议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由此可以促使患者的身心负担降低,并且能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患者对于此种护理模式也较为认可,治疗配合度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夏玫琪,唐春月,江玉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J].人人健康,2021(12):92-93.
[2]江芳.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4):137,139.
[3]刘小红.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价值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0,10(10):50-52.
[4]林文妮.针对性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实践价值[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0,10(07):89-91.
[5]刘金金.针对性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实践研究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6):134-135.
[6]张彩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9):284-285.
[7]张聪聪.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05):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