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家庭访视护理在基层孕产妇保健中的作用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张颖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固安镇卫生院065500

摘要

目的:探究家庭访视护理对于基层孕妇保健的医学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22年6-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产妇纳入研究,并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22年6月-2022年12月入院治疗的孕产妇纳入对照组,2023年1月-2023年6月进入我院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根据两组不同的孕产妇护理方式,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保健知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母婴胎儿的健康状况对比。结果: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保健知识评分,发现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孕妇在进行护理前,其胎心监测、保胎饮食、情绪控制均没有明显区别(P>0.05);但是观察组在经过家庭访视护理之后,其胎心监测、保胎饮食、情绪控制方面的知识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两组的产妇在经过护理前保健知识也没有显著差异,而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卫生保健、新生儿哺育、母性角色适度评分都有所提高,但是观察组的保健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指标明显提高,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的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远远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对基层孕产妇患者进行家庭访视护理可以有效的巩固患者的保健知识,提高孕产妇的分娩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

家庭访视护理;基层;孕产妇;保健知识

正文


孕产妇在怀孕和分娩后其心理、生理都承担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在此期间不仅要重视孕产妇的心理状态[1],还有提高孕产妇的保健知识,以免孕产妇面对一些情况不知道如何进行正确的干预,导致情况进一步恶化[2]生育是一个比较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孕产妇在妊娠期和分娩期因为保健知识的缺乏,会导致出现意外情况不懂如何处理,导致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下,严重影响分娩乃至产后的情绪。

在临床上基层医院普遍采取传统护理的方式,对孕产妇进行保健知识的宣讲和推广,有效的提高了孕产妇的认知层面[3],但是同时也存在了一些缺陷,随着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逐渐重视保健知识,以便于产妇可以由妊娠期平稳度过分娩期,全面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提升护理质量[4],为了更好的研究家庭访视护理对于基层医院孕产妇的临床价值,本文特地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的孕产妇纳入研究,具体如文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孕产妇,并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人数35例,孕妇15例,产妇2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集中在22-34岁,患者的平均年龄(26.17±1.12),孕龄21-36周,平均(28.11±0.18),产妇中自然分娩9例,剖腹产11例;观察组人数为35例,其孕产妇比例与观察组一样。患者的年龄范围集中在25-4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集中在(31.35±2.19),孕龄24-35周,平均(29.11±0.22),产妇中自然分娩11例,剖腹产9例。两组患者的学历均在初中以上,经过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一般资料分析,两组数据的差异并不明显(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是在36周岁以下的孕产妇;②孕产妇均为单胎妊娠;③患者的意识清醒,可以独立思考;④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有严重的过敏史;②患者有遗传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③患者肝肾功能存在问题;④患者无法接受随时回访。

1.2方法

对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的孕产妇采用常规的产前和产后保健指导,也就是对组内所有孕产妇发放保健手册,以及孕产期注意点,叮嘱患者定期进行孕产检,根据孕产检的结果为孕妇进行饮食、心理、身体复检方面的指导建议。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家庭访视护理,具体表现如下:(1)确定家庭访问形式,将护理人员分成小组,在进行家访的时候,提前告知孕妇,并明确说明此次家访的目的以及重要性,根据约定的时间准时到访,去之前准备一些小礼物,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打好基础。(2)家庭访视内容:首先给孕妇发放保健手册。并密切关注孕产妇最近的心理状态,很多孕产妇因为孕期的不良反应以及产后身体上的疼痛产生焦虑、抑郁的心情,护理人员要疏导孕产妇的不良情绪,有生产经验的护理人员可以将自己的经验进行分享,提高孕产妇的倾诉欲,促进孕妇保持良好的情绪面对分娩。并且重点对孕妇进行胎心监测、保胎饮食、情绪控制的知识点讲解,这样可以使得孕妇自己学会分析判断产检结果。并对孕产妇的饮食结构进行科学地调整,并对产妇的哺乳及抚触方法进行正确指导。

1.3观察指标

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保健知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母婴胎儿的健康状况。保健知识评分主要是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对比,主要对比两组患者中孕妇的胎心监测、保胎饮食、情绪控制方面的知识评分,产妇的卫生保健、新生儿哺育、母性角色适度的知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主要包括外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三个维度。护理满意度主要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维度。

1.4统计学方法

对所选取的60例患者进行护理前后的保健知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母婴胎儿的健康状况,计量资料采用的是X±S,采用的是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的是[n(%)],采用的是X²检验。使用SPSS22.00软件进行了本次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孕妇保健知识评分

经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作进一步分析,观察组患者经过家庭访视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孕妇保健知识评分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但是两组经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后,两组内的孕妇保健知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的孕妇的保健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数据经过对比之后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1:两组患者的孕妇保健知识评分(n=70,X±S)

组别

护理前胎心监测

护理后胎心监测

护理前保胎饮食

护理后保胎饮食

护理前情绪控制

护理后情绪控制

观察组

66.05±5.51

81.39±5.68a

65.14±5.78

83.67±5.78a

65.91±5.98

84.61±5.97a

对照组

65.81±5.88

75.04±5.45a

65.71±5.33

73.51±5.37a

65.66±5.17

73.61±5.81a

t

0.1153

3.1242

0.2978

4.9875

0.1224

5.1140

P

0.9090

0.0041

0.7817

0.0000

0.9034

0.0000

2.2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产妇保健知识评分

经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作进一步分析,观察组患者经过家庭访视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产妇保健知识评分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但是两组经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后,两组内的产妇保健知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的产妇的保健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数据经过对比之后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两组患者的孕妇保健知识评分(n=70,X±S)

组别

护理前卫生保健

护理后卫生保健

护理前新生儿哺育

护理后新生儿哺育

护理前母性角色适应

护理后母性角色适应

观察组

65.33±5.71

84.19±5.34a

66.01±5.21

85.18±5.56a

65.51±5.68

84.21±5.78a

对照组

65.23±5.67

74.79±5.15a

65.89±5.81

77.65±5.89a

65.81±5.24

75.26±5.91a

t

0.1331

3.6458

0.3230

5.7591

0.1414

5.9052

P

0.8947

0.0008

0.7484

0.0000

0.8883

0.0000

2.3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

经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作进一步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数据在经过护理前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组内两组孕产妇经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都明显提高,观察组孕产妇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都高于对照组经过对比之后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3: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n=70,X±S)

组别

护理前生理功能

护理后生理功能

护理前心理功能

护理后心理功能

观察组

65.41±5.93

82.79±5.67

65.68±5.18

84.69±5.51

对照组

65.57±5.13

72.95±5.27

65.62±5.49

78.75±5.44

t

0.1297

7.5203

0.0525

4.5385

P

0.9043

0.0000

0.9583

0.0000

续表3

组别

护理前社会功能

护理后社会功能

护理前物质功能

护理后物质生活

观察组

65.44±5.70

81.62±5.77

65.57±5.71

81.71±5.74

对照组

65.58±5.34

73.75±5.60

65.31±5.78

71.44±5.41

t

0.1060

7.7904

0.1893

7.7029

P

0.9159

0.0000

0.8504

0.0000

2.4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

经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作进一步分析,观察组的患者及其家属对家庭访视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率达到95.00%。大于对照组的77.00%。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数据经过对比之后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1:护理满意度比较(n=70,%)

组别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观察组

27(77.00%)

6(17.50%)

2(6.00%)

33(94.00%)

对照组

20(57.00%)

7(20.00%)

8(23.00%)

27(77.00%)

X2




4.2000

P




0.0404

3讨论

基层医院孕产妇的保健知识普遍比较匮乏,自我保健能力较弱,因此医院需要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孕产妇保健知识的提高[5]。临床上多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孕产妇分发健康宣传手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保健知识[6],但是面对一些突发情况,孕产妇在面对这些情况往往没有进行细致的了解,导致巨大儿、妊娠期糖尿病、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比例很高[7],不利于保障母婴及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且根据本文的数据显示,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生活质量不如观察组,且保健知识并不完善,所以患者的满意度也不是很高[8]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发展,孕产妇对于护理要求也逐渐提高,基层医院为了弥补常规护理的缺陷,进行家庭访视护理[9],家庭访视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防止了产后抑郁,且提高了母婴的健康水平[10]。弥补了孕产妇在保健知识方面的不足,患者在面对妊娠期糖尿病时,能够调整其饮食结构,以免对身体造成损伤,而面对新生儿黄疸、皮疹等情况,产妇也能及早干预,因此被基层医院广泛使用[11]

根据本文数据显示,基层医院进行家庭访视护理,观察组内的孕产妇保健知识明显得到了拓展,相较于常规护理,两者之间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对于生活质量来说,孕产妇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生理上因为怀孕和分娩也承担了巨大的痛苦,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家庭访视护理可以提高孕产妇的生活质量(P<0.05),而观察组内对于家庭访视护理的满意度也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

家庭访视护理以小组为单位,对孕产妇进行定期的家庭访视,在熟悉的环境内可以缓解孕产妇紧张的情绪[12],有助于护理人员与孕产妇进行深度交流,及时发现孕产妇的异常情况,可以及时作出干预,必要时住院处理[13]

综上所述,对基础医院孕产妇进行家庭访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母婴孕妇的健康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王丹,汪红梅,梁国深,等. 探究社区-家庭联合护理模式对高龄经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3):21,26.

[2] 张霞. 家庭访视护理在基层孕产妇保健中的作用[J]. 特别健康,2021(13):266.

[3] 孙海霞. 加强基层孕产妇保健环节质量管理研究[J]. 健康之友,2020(5):136-137.

[4] 孙会青. 基层孕产妇保健服务开展环节质量管理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21):221-222.

[5] 周姗. 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孕产妇保健工作中的作用观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22):70-71.

[6] 刘娜. 家庭访视护理在孕产妇保健中的应用[J]. 妇儿健康导刊,2023,2(12):153-155.

[7]邹红.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J]. 母婴世界,2021(7):173.

[8]李伟,闫福磊.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应用于产妇分娩的效果研究[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18):2940-2943.

[9] 姚雪婉,黄钰婷. 产后家庭访视护理指导对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31):322-323.

[10] 黄玉兰. 产后家庭访视护理指导对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的影响[J]. 健康女性,2021(31):188.

[11] 张月艳. 把防产后抑郁应用到产褥期家庭访视护理当中的探讨[J]. 医药前沿,2020,10(12):174-175.

[12]刘璐,许子华,徐小青,等. 高龄产妇产后抑郁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J].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29):85-88.

[13]赵苏芳. 产后访视中家庭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J]. 特别健康,2020(4):171-17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