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治疗中胺碘酮的用药效果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肖宝 朱沈辉

长沙市第一医院急诊科 湖南长沙 410015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对于急诊治疗中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的用药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22年6月~2023年7月在我院进行急诊治疗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32例,作为本次分析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66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胺碘酮治疗方案,对两组的用药疗效,以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96.97%>对照组患者的87.88%,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3.03%<对照组患者的13.63%,P<0.05。结论:对于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同时用药的不良反应较低,用药安全性高,值得采纳。


关键词

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胺碘酮;用药效果

正文


前言快速型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疾病,通常发病较急,急诊入院。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查心电图可表现为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等[1]。若患者突发快速型心律失常,需及时进行针对性诊治,以改善患者症状。若延误治疗,易并发心功能不全以及心力衰竭等,对患者生活严重影响,严重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对于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干预治疗,但随着用药方案的不同,其疗效也存在差异。胺碘酮是目前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相较于基础的药物,具有药效快,且不良反应低等特点。故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选取在我院诊治的132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在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讨。详见下文。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研究选取20226~20237月在我院进行急诊治疗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32例,作为本次分析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66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胺碘酮治疗方案。对照组中有37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中,最大为75岁,最小为50岁,年龄平均值为(61.18±5.12)岁;患病时间最长者为6h,最短者为1h平均患病时间为(3.89±0.89h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18例,快速心房颤动15例,心房扑动12例,心动过速12例,室性期前收缩9例;同时合并基础疾病中:合并冠心病4例,合并高血压10例,合并糖尿病5例,合并肺部疾病3观察组中有36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中,最大为76岁,最小为51岁,年龄平均值为(61.47±5.18)岁;患病时间最长者为5h,最短者为1h平均患病时间为(3.78±0.45h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17例,快速心房颤动15例,心房扑动13例,心动过速11例,室性期前收缩10例;同时合并基础疾病中:合并冠心病5例,合并高血压9例,合并糖尿病5例,合并肺部疾病4。两组患者的组间资料对比p值>0.05

选取标准:132例患者均符合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标准[3]急诊入院,均通过心脏彩超以及心电图等确诊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先天性严重心脏疾病史存在药物过敏史严重肝肾功能疾病史④精神异常无法配合者;⑤恶性肿瘤疾病史;临床资料缺失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完善相关检查后进行相应的药物干预治疗方案

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方案。采用吸氧、强心利尿以及镇静药等进行治疗。若患者合并高血压疾病,则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并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进行降压处理,若患者合并糖尿病,则根据患者血糖情况,选择针对性的降糖药或者胰岛素治疗;若患者合并肺部疾病,则加用消炎以及抗感染等药物治疗,针对患者的基础疾病进行针对性处理

观察组--加用胺碘酮治疗方案。选取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武汉五景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103;规格:150mg),150mg胺碘酮注射液,20ml5%的葡萄糖溶液混合,然后进行静脉推注,需在10min内完成。然后进行静脉滴注,速率1mg/min,在连续静脉微泵6h,将速率调整0.5mg/min若患者在静脉推注胺碘酮注射液后无法改善患者症状,则追加胺碘酮注射液150mg期间根据患者心率、血压以及病情变化调整相应剂量。密切观察患者的疗效以及用药不良反应,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及时停止用药。

1.3 观察指标

    1.3.1评判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在治疗后,室性早搏次数降低>70%,心率在正常范围内,且心律失常症状完全消失,日常活动恢复正常;有效:在治疗后,室性早搏次数降低>50%,心率在正常范围内,且心律失常症状基本消失,能够进行基本日常活动。无效:在治疗后,室性早搏次数以及心率均无改善,心律失常症状无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较差。

    1.3.2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主要包括:胃肠道不适、心动过缓以及低血压。

1.4 统计学

SPSS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采用检验,P0.05表示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96.97%>对照组患者的87.8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1两组患者疗效比对[n%]

组名

例数(n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66

3959.09

2537.88

23.03

6496.97

对照组

66

3350.00

2537.88

812.12

5887.88

x2

-

-

-

-

3.895

P

-

-

-

-

0.048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3.03%<对照组患者13.6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对比[n%]

组名

例数(n

胃肠道不适

低血压

心动过缓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

66

11.51

11.52

00.00

23.03

对照组

66

34.54

46.06

23.03

913.63

x2

-

-

-

-

4.859

P

-

-

-

-

0.024

 

3

    快速型心律失常是指患者的心率>100/min以上,目前主要包括早搏、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等[4]。该病主要是由于先天性遗传因素,运动过量,精神紧张以及情绪变化引起,同时若患者伴有冠心病以及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亦可并发快速型心律失常[5-6]。目前在临床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发病率较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7]。同时该病通常起病较急,急诊入院,需及时进行针对性诊治,以降低对心功能的损害,同时减少其他并发症发生。在常规药物干预中,以控制心率,强心、利尿等为主,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患者症状的改善较慢,且复发性较高。故对于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需采用高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以提升患者的用药效果。    

    对于胺碘酮的常规用药,主要包括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钾通道阻滞剂以及钙通道阻滞剂等。钠通道阻滞剂包括利多卡因以及心律平等,该类药物在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具有一定疗效。但据相关数据显示[8]卡斯特实验证实发现,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特别是合并冠心病或者室性心律失常生存期未得到有效延长,副作用较高,故该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率较低。钙通道阻滞剂主要包括异搏定等,该药物是常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同时可进行抗心绞痛治疗,阵发性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较佳。但在使用该药物时,需注意避免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易引起低血压以及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9-10]。同时对于支气管哮喘或者心力衰竭患者,需避免使用,易引起患者症状加重,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胺碘酮是临床常用的药物,钾通道阻滞剂的一种,属于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通过抑制钠离子在心肌、心房的内流,以降低传导速度[11]。同时该药物对动作电位、静息膜电位的影响较低,药物的半衰期较长,药效持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同时通过静脉注射,可改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症状,同时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以及降低心肌耗氧量等特点,抗心律失常效果明显。但在实际用药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结合胺碘酮的半衰期,采用不同的用药剂量,以实现药效最大化,同时避免用药过量引起的不良反应等[12]。临床上通常首剂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然后进行静脉滴注进行维持治疗,该模式可维持患者体内血药浓度,发挥较强的药效,以快速恢复心率,改善心律失常症状。但在急诊复律后,需根据患者自身病情情况,进行维持用药。据临床数据显示[13],胺碘酮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均较高。故对于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需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选择适当剂量的胺碘酮药物治疗方案,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同时避免出现心动过缓等并发症,改善预后。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96.97%>对照组患者的87.88%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3.03%<对照组患者的13.63%P0.05。结果表明,胺碘酮在抗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明确,在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药物的副作用低,可减少用药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相较于基础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优势在于,治疗成本较低,同时安全性较强[14]。该药物的低成本,能够减少患者物质以及精神上的负担,进而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负面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同时该药物半衰期较长,作用时间久用药范围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将胺碘酮药物用于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效果。在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同时,可降低用药的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以及实用性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武哲文.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3):88-89.

[2]张晓曦,孙雪莲,王国兴.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刊,2019,54(6):629-631.

[3]苗艳军.胺碘酮联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19,16(2):59-60.

[4]高鹏.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4):94-95.

[5]徐玲.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药学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4):108-109.

[6]郑锐贵,郭志平,吴陈棠.食道调搏与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后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9,12(3):36-38.

[7]王瑞习,郑彦茹,陆集芬,.胺碘酮在快速型心律失常院外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1,16(4):376-379.

[8]侯冬,金杏萍,李微.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护理要点分析[J].贵州医药,2021,45(9):1481-1482.

[9]王立彪.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J].吉林医学,2021,42(8):1828-1830.

[10]姜新昌,赵承志,孟丹丹.胺碘酮急诊治疗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7):45-47.

[11]陈建华,张霞.急诊应用胺碘酮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心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6):116-118.

[12]陈雄鹏.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7):153-154.

[13]王政标.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4):42-43.

[14]胡波.用盐酸胺碘酮对老年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7):110-1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