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关键词
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正文
慢性阻塞性肺病因其病症通常称为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部大多存在受损情况或被痰堵塞[1]。患者肺功能较差,极易出现院内感染的不良情况。肺气肿形成的病理基础是吸入的香烟烟雾和其他有害颗粒引起肺损伤和炎症,导致肺实质破坏(肺气肿),阻塞性通气障碍,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弹性降低,a1-抗胰蛋白酶水平降低,因此应加强患者运动方面的有关训练,尽量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2]。患者可应用化痰的药物,使气道内的分泌物排出。还可以用碱性停喘的药物来扩张支气管,从而减轻气道阻塞的状况。防治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加重肺气肿的重要原因,有效的防治,可以减轻肺气肿的症状。本文分析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使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时的临床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5-2023.5我院接收的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研究。两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在一般性别和年龄上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n=20,例)
组别 | 年龄(岁) | 性别 | |
男患者 | 女患者 | ||
观察组 | 70.12±5.62 | 12 | 8 |
对照组 | 70.22±5.52 | 10 | 10 |
t/х2 | 0.057 | 0.404 | |
P | 0.955 | 0.525 |
纳入标准:(1)知情同意者;(2)无精神疾病的患者;(3)免疫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1)其他内分泌疾病者;(2)合并急慢性内科疾病患者;(3)肝、肾等功能不全者;(4)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组后接受常规疾病治疗并实施护理干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给予患者吸氧湿化处理,保证患者能够进行正常的呼吸。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使用药物为头孢唑林(生产厂家:齐鲁安替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217039,规格:1.0g),将2g头孢唑林与100ml0.9%的氯化钠进行充分混合,患者早晚都进行滴注。观察组使用抗生素药物使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加用5-10 mg地塞米松(生产厂家: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41021255,规格:1ml:5mg),将其与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混合,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同时口服泼尼松(生产厂家: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33021207,规格:5mg),使用药物剂量为15 mg,每天早晚各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天。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后治疗有效率。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听诊后恢复正常呼吸音表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恢复还未完全痊愈表示有效,患者病情无明显变化或者加重表示无效[3]。
(2)比较两组患者对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后的满意程度。满意度评价:选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评分(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s,NSNS),该评分表共含有19个项目,每项分值在1-5分,不满意得分为1分、较为满意得分为2-4分,非常满意得分为5分。
(3)比较两组患者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后院内感染发生率。
(4)将两组患者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s可以用计量资料进行表示,联合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将其表示出来并使用χ2 检验,统计学有意义则需要P<0.05,表示为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后治疗有效率对比
患者使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后治疗有效率对比(n=20,例)
组别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 | 15 | 4 | 1 | 19(95.00) |
对照组 | 9 | 5 | 6 | 14(70.00) |
х2 | - | - | - | 4.329 |
P | - | - | 0.037 |
2.2 两组患者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后患者满意度对比
使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后患者满意度对比(n=20,例)
组别 | 非常满意 | 较满意 | 不满意 | 护理满意度(%) |
观察组 | 11 | 7 | 2 | 18(90.00) |
对照组 | 8 | 4 | 8 | 12(60.00) |
х2 | - | - | - | 4.800 |
P | - | - | - | 0.028 |
2.3 两组患者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后院内感染率对比
患者使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院内感染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后院内感染率对比(n=20,例)
组别 | 呼吸道感染 | 肺部感染 | 感染总数(%) |
观察组 | 1 | 1 | 2(10.00) |
对照组 | 5 | 3 | 8(40.00) |
х2 | - | - | 4.800 |
P | - | - | 0.028 |
2.4 两组患者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使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20,例)
组别 | 头痛 | 恶心 | 腹泻 | 发生率(%) |
观察组 | 1 | 0 | 1 | 2(10.00) |
对照组 | 2 | 2 | 1 | 5(25.00) |
х2 | - | - | - | 1.558 |
P | - | - | 0.212 |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常见症状会在步入中年后开始显现。若患者未进行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肺气肿的发病原因有很多,比如长期的抽烟,或者外界粉尘的刺激,空气污染以及长期有害气体吸入,这些都会引起肺气肿的出现,从而导致精神恍惚,身体乏力以及四肢出现浮肿等症状[4]。肺气肿是没办法彻底治愈的,它的诱病因素比较多,包含长期处在粉尘环境中,长期吸烟等等。该症状在活动后比较明显,建议患者及时的联合舒张支气管以及抗菌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注意观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抵抗力就会下降,反复发作就会越来越频繁,病情也就会越来越重,而且长期的肺气肿可导致动脉高压,就会出现肺源性心脏病[5-6]。药物治疗是该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
有研究表明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的方式能使两种药物间发生协同作用,不仅能对患者的呼吸系统感染情况产生较好的抑制作用,还能有效促进患者呼吸道炎性反应的减轻,以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可以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避免出现院内感染,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7-8]。本研究分析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使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时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示患者使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是由于抗生素是用来抵抗病原微生物侵害机体的一种抑菌、杀菌药。糖皮质激素作用于患者的疾病部位,治疗疾病的同时会降低机体免疫力,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能有效杀死细菌,防止疾病恶化[9-10]。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还有结果表明使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这是由于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能快速抑制病原菌的增殖,降低其活性,最终将病原菌杀灭。使患者肺功能逐渐恢复,使患者的抵抗力不断加强,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11-12]。另一个结果表明患者使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院内感染率明显减少。这是因为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可达到一定的抗炎效果,主要对巨噬细胞和白细胞起到抑制作用,能够改变肺部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炎性渗出,同时可对组胺以及其他及毒性物质起到抑制作用,减少了院内感染率的发生[13-14]。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说明用药安全性较高。
由此可以看出,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能减少院内感染率,大大提升临床疗效,具有较强用药安全性,临床上应该积极运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林,周芳,刘莎,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照GOLD和CHINA评估及治疗的比较[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0):2376-2380.
[2] 余超.噻托溴铵粉与多索茶碱联合用于慢阻肺治疗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评《呼吸系统疾病专辑》[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3,29(10):263.
[3] 段兵,张凌凤,许宝珍,等.多层螺旋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价值分析[J].河北中医,2023,45(4):574-577,582.
[4] 冯云爱,李海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对象的确认:基于表象还是基于本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3,46(5):525-529.
[5] 王盈熹,吴雅楠,夏书月,等.嗜酸粒细胞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及影像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呼吸杂志,2023,43(2):174-180.
[6] 胡灏,方正,邓兵,等.外周血人类软骨糖蛋白39联合嗜酸性粒细胞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再入院风险预评估作用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23,51(1):23-26.
[7] 刘佳丽,赵卉.坏死性凋亡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23,28(1):117-120.
[8] 吴文颖,王岷,王茜.中医药干预缺氧诱导因子-1 α信号通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5(1):183-188.
[9] 吕培瑾,郝泽蕊,童春堂.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加重期患者血气分析、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22,35(12):40-43.
[10] 连雪梅,李亚男,章隽,等.基于HRR法的康复运动处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运动能力与躯体症状的效果[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2,43(10):1137-1141.
[11] 唐莉歆,周恩竹,钟城垚,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2,22(4):396-401.
[12] 李燕,李艳斐,张晓雷,等.养阴清肺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2,43(7):887-889.
[13] 李伟.益气活血法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2,40(4):59-62.
[14] 孙玉杰,顾丰华.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新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22,43(4):480-4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