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肾衰合并心血管病的血透护理模式优化与效果评价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俞苑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广东梅州)514000

摘要

目的;评估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间60例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接受血透护理模式优化后的效果,并探讨该护理模式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60例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进行血透护理。60例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n=3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n=30)。对两组患者护理项目进行了统计比较。结果:优化后的血透护理模式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后的血透护理模式,在对肾衰和心血管病患者的长期护理上体现了突出优点,不但能够缩短护理和住院的时间,增加病人护理满意度,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所以,这个优良的长期护理模式还应该在医学中继续运用和推进。


关键词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透护理;模式优化;效果评价

正文


引言:肾功能衰竭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常伴随着心血管疾病,这两种疾病的并存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和难度。血液透析作为能够有效去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稳定血压和心律,改善心电图结果,减轻水电解负荷,提高肾功能的代偿能力[1]。然而,传统的血液透析护理模式对于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效果并不理想[2]。护理干预在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血透护理中的运用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通过系统化、个性化的护理手段,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进一步证实了其在医疗护理领域的重要价值[3]。护理方法的普及和应用,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助力患者早日摆脱疾病困扰,重获健康。所以这种理想的护理方法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与推广,为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开辟新的可能性。针对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血液透析护理,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护理模式。通过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以及密切监测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不仅将提升医疗护理水平,也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6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为观察组,接受优化的血透护理模式。其中,女性患者为11例,男性患者为19例,平均年龄为(43.2±11.8)岁;另外30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其中,女性患者为18例,男性患者为12例,平均年龄为(41.9±13.2)岁。此外,对照组与观察组中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统计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了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患者接受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病情评估:在血液透析前,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史、现状和治疗方案进行详尽的了解和分析,确保能够准确掌握患者的病情。通过评估,护理人员可以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确保护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干预可能出现的焦虑、紧张或其他负面情绪。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通过沟通交流、医学知识普及等方式,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念,提高治疗配合度;(3)血透护理:护理人员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确保在出现异常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对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不间断监测,确保透析的效果和安全;(4)心血管疾病护理:根据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例如,对高血压患者,严格控制钠盐摄入,避免食物中过高盐分的摄入。对于充血性心衰患者,控制透析液的预冲液量,确保回血时的体积和速度在安全范围内;(5)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饮食中含有足够的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同时避免摄入过多的水分和钾、磷等矿物质。通过科学的饮食调整,保证患者的营养均衡,提高身体抵抗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1.3评价标准

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对。(1)计算两组的平均治疗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2)使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该调查表满分为100分,并分为特殊满意度、满意和不满意几个等级。计算两组的总满意率,总满意率=(特殊满意度 + 满意)/总次数x100%。比较两组的总满意率。(3)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并计算各自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计数数据表示为(%),x2检查,差异采用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对比见表1

1 治疗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对比

组别

人数

女性患者

男性患者

平均年龄

平均治疗时间

(天)

平均住院时间

(天)

t值

P值

观察组

30

11

19

43.2±11.8岁

20.5±5.1天

12.8±3.5天

2.55±0.61

P<0.05

对照组

30

18

12

41.9±13.2岁

24.3±4.8天

15.6±4.2天

2.81±0.57

P<0.05

2.2护理满意度情况及对比

护理满意度情况见表2

2 护理满意度情况

组别

特殊满意度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观察组

22 (73.3%)

7 (23.3%)

1 (3.3%)

96.7%

对照组

18 (60.0%)

9 (30.0%)

3 (10.0%)

90.0%

护理满意度对比见表3

3 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人数

女性患者

男性患者

平均年龄

护理满意度(满分100分)

观察组

30

11

19

43.2±11.8岁

92.5±5.8分

对照组

30

18

12

41.9±13.2岁

85.2±6.4分

2.3并发症情况对比

并发症情况对比表4

4 并发症情况对比

组别

人数

女性患者

男性患者

平均年龄

并发症数量

并发症发生率

%)

t值

P值

观察组

30

11

19

43.2±11.8岁

4

13.3%

1.95±0.61

P<0.05

对照组

30

18

12

41.9±13.2岁

9

30.0%

2.67±0.58

P<0.05

 

3讨论

在本文中,从表1数据中得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平均治疗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上存在差异。观察组的平均治疗时间为20.5±5.1天,对照组的平均治疗时间为24.3±4.8天,观察组的平均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样,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8±3.5天,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6±4.2天,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也较短。

如表23所示,观察组的特殊满意度为73.3%,总满意率为96.7%,均高于对照组的60.0%90.0%。并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5±5.8分,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5.2±6.4分。这意味着接受优化血透护理模式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这说明患者对优化后的血透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较高。通过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发现优化后的护理模式在提升患者满意度方面具有优势。

如表4所示,观察组的并发症数量为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均低于对照组的9例和30.0%。这说明优化后的血透护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优化后的血透护理模式在缩短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护理优势。因此,这种护理模式值得在医疗领域推广应用,以期为更多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带来福音。在后期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加快相关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关注优化护理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和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目前,常用的血透模式包括传统血液透析、长时间或高流量血液透析以及腹膜透析等。不同的血透模式在去除尿毒症毒素、控制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方面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基于肾衰合并心血管病的血透护理模式优化与效果评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比较不同血透模式的疗效,能够为后期临床选择合适的血透模式提供依据。

在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血透护理中,优化血透模式及评价其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血透作为广泛使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对于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常用的血透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需要通过优化血透护理模式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血透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可以为临床决策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4]

首先,优化不同血透模式的选择和应用对于改善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透析效果至关重要。传统血液透析作为最常见的血透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成果。但是,针对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其对尿毒症毒素的清除效果、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调控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5]。因此,通过比较并评估传统血液透析与其他血透模式(如长时间/高流量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在去除尿毒症毒素和维持体内稳态方面的差异,可以为后期临床选择合适的血透模式提供依据。

其次,在血透过程中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规范化护理过程也是优化血透护理模式的关键。护理人员在血透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护理人员负责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体液状态、进行透析参数的调整,并及时处理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素养,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于透析治疗过程的了解和运用,将有助于提高透析的安全性和疗效[6]

此外,规范化护理过程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这种形式又可被称为综合性护理模式,在生理层面,综合性护理注重对患者病情的全面监测。护理人员与医疗团队紧密合作,定期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心血管健康状况。通过精确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及时调整透析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也就意味着,在临床实践中优化血透护理模式将有助于提高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选择合适的血透模式、加强护理过程的规范化和个体化,能够大幅度改善透析效果、减轻对心血管系统的负担,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8]。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实施了多个护理项目。首先,对患者进行生理现象观察,包括监测颅内压和关注神态意识,以确保任何出现的状况都能够得到及时处理,以避免错失重要的治疗机会。鉴于重度脑部损伤病人的意识清醒状况不佳,且自理能力也较差,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地为病人开展干预工作,并适时修理病人患处,以防止病人伤口恶化。另外,对于肾功能损伤和心血管病的患者常常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脑外伤患者通常是突发事件造成的,因此患者和其家属都存在较大的心理创伤。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具备心理护理的专业知识,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倾听患者需求,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通过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值得一提的是,综合性护理也注重护理过程中的协调和沟通。护理人员与患者、医疗团队以及其他医护人员保持密切沟通,确保信息的畅通与协作的高效。护理人员在术后,护理人员需为病人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方案,从发音指导与培训到肢体机能康复训练等,均以循序渐进的方法实施,以保证病人可以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而通过整体护理,希望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照护和支持,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赵芬芬.论肾衰合并心血管病的血透护理方法以及效果评价[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12):77-80.

[2]易幸.肾衰合并心血管病的血透护理方法以及效果评价[J].养生保健指南,2021,000(29):119.

[3]谭娟娟.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血透护理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21,000(11):171.

[4]梅元军.肾衰合并心血管病的血透护理方法以及效果评价[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1(12):19-21.

[5]黄念. 对于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血透护理效果综合研究[J]. 康颐,2021(2):156.

[6]张丽娟.评价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21,000(6):155.

[7]万雪.慢性肾衰竭患者血透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缓解患者身心不适的效果观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2):152-155.

[8]姜小燕.关于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2021,030(2):131-132.

 


...


阅读全文